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国际形势 >
国际形势
  • 丁隆:中东国家采取措施因应美战略收缩 2021-08-10 13:55
    美国从中东收缩,从阿富汗撤军,战略重心向“印太”地区转移,对地区盟友伙伴的安全保护能力弱化,迫使他们自主承担安全责任,中东各国纷纷“自救”。因此,以沙特为首的阿拉伯国家认识到自身能力的局限性,继续与伊朗、土耳其对抗不符合其利益。未来四年随着美国对中东投入的持续减少,中东地缘政治环境或将进入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期。
  • 唐志超:当西方遭遇莱希,冲突会升级吗 2021-08-09 13:18
    伊核问题一天不处理好,美国就难以真正实现从中东抽身,难以全身心投身于与中俄的全球战略竞争中去。就这次的海上危机对伊朗发难,拜登政府不仅担心事态扩大,伊核谈判生变,还必须提防以色列借此生事,致使危机升级。保守派莱希的当选加深了美国和西方的焦虑,也带来多重不确定性。
  • 范龙佩:缺少信任,何谈世界秩序? 2021-08-06 12:01
    近年来多边主义出现倒退,民粹主义有所抬头,世界各国相互依赖的程度相对下降,新冠肺炎的全球流行更加剧了这一趋势。当前多边治理体系亟待完善,治理机构亟待改革,而这一切的基础是重建信任。可喜的是,多边主义在某些领域仍取得了进展,尤其是中美愿在气候问题上进行合作,说明竞争对手也可以成为合作伙伴。
  • 黄靖:美国能够搭建起压制中国的美日韩三方联盟吗? 2021-08-05 16:08
    拜登政府敦促日韩应该与美团结一致,“发挥联盟的优势”压倒中国。然而,日韩在对华政策上表现迥异的事实却非美国所愿。美日韩难以在对华政策上“发挥联盟的优势”有着广泛和深刻的政治和经济原因:联盟关系上的不平等、美日同盟和美韩同盟结构上的不对称、美国挑起的中美“竞争”激化了美日韩在对华政策中难以克服的矛盾。
  • 聂文娟:天津会谈:启动中美关系新阶段 2021-08-03 16:59
    一次天津会谈显然解决不了中美如何管控竞争这一重大问题,但至少确立了管控竞争这一战略共识。在此意义上讲,天津会谈之后中美的各级别会谈有望在吵吵闹闹中陆续展开。
  • 田文林:疫情冲击“阿拉伯之春”样板 2021-07-27 15:57
    目前突尼斯的实际状况并不乐观,政治碎片化趋势明显,同时经济状况今不如昔,这与“茉莉花革命”之后的政治转型直接相关。2011年中东剧变后,一些北非国家将打碎原有政体、转向分权政体视为头等大事,将“民主转型”作为纾解困境的制胜之道。但实际上这些国家治理模式“破旧立新”的过程并不成功,可以说“阿拉伯之春”只是一场“只开花不结果”的“革命”。
  • 专访郑永年:谁是国际秩序的破坏者? 2021-07-26 16:26
    中国是国际秩序的改革者、补充者。下一步,中国要真正强大起来,就要继续消化吸收世界上好的规则,同时,结合自己的情况,完善、强化、补充现有的国际规则。现在世界进入有限全球化时代,这个阶段的全球化,资本、技术还是会流动,但会受到限制,贸易程度会降低,各国家的经济主权会强化一些。所以说,全球化不会退回40多年前。而且从大历史看,经济逻辑最终还是会打败政治逻辑,所以这种有限全球化不会完全改变全球产业链格局。同时,中国同其他西方国家不会完全脱钩。由于中国在市场和技术上还有发展潜力,目前应利用内循环的机会,把国内规则统一起来。
  • 牛新春:中东到底还有多重要? 2021-07-22 16:48
    从全球战略角度看,中东到底还有多重要,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争论的话题。但是中东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了,应该是一个没有争议的确定结论。
  • 邹治波:新形势下,伊朗核问题走向何方? 2021-07-21 17:02
    当前伊核协议恢复的前景面临新形势。美国拜登政府有意兑现竞选承诺,修复盟友关系,防止中东局面失控,牵制中国与伊朗合作。伊朗也有缓解制裁压力、改善外部环境的需求。美伊达成妥协可能性较大,最终协议能否恢复,取决于伊朗在多大程度上能接受美国提出的限制条件,和美国能在多大程度上解除对伊制裁。
  • 邹志强:土耳其与欧盟关系:对立日益深化 2021-07-15 16:54
    土耳其与欧洲虽然龃龉不断、问题层出不穷,但双方仍试图维持“斗而不破”的局面。不过,随着地缘政治矛盾和宗教话语冲突不断加深,土欧关系的前景依然黯淡,双方关系起伏波动的势头也将持续下去。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