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国际形势 >
国际形势
  • 王鸿刚:论美国霸权的持续收缩 2021-09-20 11:02
    从“资本”“政治”“时代”三大逻辑来看,美国的扩张已失去势头。而且,收缩是衰落的必然结果,反过来也将加剧衰落。不过,美国的战略收缩可能是长达几十年的进程。相当时间内,扩张失去势头但惯性仍在,整体收缩的同时可能是局部进取,也必将尽量护住要害。收缩阶段的美国更加焦虑敏感,有时会在一些地缘焦点问题上刻意示强斗狠,在与中国的关系上更是如此。对中国而言,“填补真空”不足取,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引导塑造和责任担当,才是时代所需。
  • 人大重阳:换骨的世界:“9·11”二十年来的全球变局(下) 2021-09-15 16:16
    “9·11”事件以来的二十年世界格局可谓“东升西降”,全球经济可谓“脱实向虚”,全球经历了“植数造云”的升级过程,同时,不少国家的社会结构“化整为零”,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社会开始呈现撕裂态势。许多社会思潮趋向“明进实退”。“9·11”事件、由此引发的战争及其后续影响可以看作一种蝴蝶效应。在世界格局变化的大背景下,“9·11”只是倾倒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由此导致的美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开始发生裂变,也不断加速着世界格局的改变。新的世界格局逐渐形成,“冷和平”成为基调。美国和中国都可以作为世界的“软中心”而共存。世界格局的变化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认识机遇与风险、看清挑战与希望是人类文明稳定发展的必然之路。
  • 人大重阳:换骨的世界:“9·11”二十年来的全球变局(上) 2021-09-15 16:12
    “9·11”事件以来的二十年世界格局可谓“东升西降”,全球经济可谓“脱实向虚”,全球经历了“植数造云”的升级过程,同时,不少国家的社会结构“化整为零”,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社会开始呈现撕裂态势。许多社会思潮趋向“明进实退”。“9·11”事件、由此引发的战争及其后续影响可以看作一种蝴蝶效应。在世界格局变化的大背景下,“9·11”只是倾倒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由此导致的美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开始发生裂变,也不断加速着世界格局的改变。新的世界格局逐渐形成,“冷和平”成为基调。美国和中国都可以作为世界的“软中心”而共存。世界格局的变化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认识机遇与风险、看清挑战与希望是人类文明稳定发展的必然之路。
  • 秦天:莱希的三大关切将如何影响伊朗核谈判 2021-09-06 12:26
    在拿回“主动权”的总思路下,莱希的核问题政策有相互抵牾的倾向。尽快达成新的核协议,将有助于快速复苏经济、消弭社会不稳定;但要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切断美国影响伊朗的抓手,进而维护最高领袖体制权威,则需放慢核谈进程,提高要价。莱希似乎采取后一种策略。据此推断,伊核协议的谈判进程或更为曲折艰难。一个可能是,美为加速谈判进程而施压,伊朗为争取更好结果而挑战美国,双方“斗法”可能性及地区安全风险或将升高。
  • 牛新春:伊拉克会是下一个阿富汗? 2021-09-05 09:01
    伊拉克不会成为下一个阿富汗,倒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黎巴嫩。在伊拉克,为抑制伊朗势力扩张,不论撤军与否,美国将长期支持伊拉克政府和政府军。伊朗则会持续支持什叶派民兵,这里不可避免地将成为美伊博弈的舞台甚至战场。同黎巴嫩真主党一样,“人民动员力量”事实上已经是军中之军,受伊拉克政府供养,但不受其指挥。政府军和民兵谁也兼并不了谁,伊拉克政治动荡、碎片化的趋势似乎难以逆转,越来越具有黎巴嫩政治的基本特点。
  • 郑永年:网络世界濒临绝对的不安全 2021-08-31 15:15
    今后中美两大国之间互动可能形成如下几种网络关系:1、中美两国网络空间完全“脱钩”。2、不完全脱钩,但互相威慑。3、中美两国都拓展自己的互联网空间,因此形成两个大的“区域网”。事实上所呈现出来的大趋势是朝着这三种发展,或者是它们的混合。如果这样,世界必然面临绝对的不安全状态。道理很简单,如果一个大国追求绝对的安全,那么势必为另外一个大国制造绝对的不安全,因此另一个大国也必然会绝地反击,给“加害者”制造绝对的不安全。
  • 陈旸:从“北溪-2”看美欧关系走向 2021-08-26 19:35
    美国放弃反对“北溪-2”是其“拉欧”逻辑的自然延伸,旨在挺德稳俄。可以说,美国在“北溪-2”上的退让赢得了德国的认可与支持,是以退为进的妙招。但德美关系不等同于欧美关系,“北溪-2”可能是拜登政府对欧让步的最大极限,数字税、钢铝关税等问题不能一直拖下去,且不能排除在此次“北溪-2”中获得自信的欧洲在自主道路上越走越远。由此可见,美欧关系新蜜月期不会持续太久,未来在磕磕碰碰中并肩而行将是跨大西洋关系的常态。
  • 张宏明:大国竞争时代中美在非洲关系走势研判 2021-08-24 15:55
    美国将大国竞争引入非洲是其在全球范围内遏制中国的一部分,其结果必将引发“大国与非洲关系”“大国在非洲关系”“大国战略关系”之间的联动或互动效应,引发中国与其他域外国家在非洲关系的变化,也将迫使非洲国家在中美之间选边站,进而影响到中非关系。当然,美国能否或者能在多大程度上达到它的预期目标,一方面要看美国对非洲的投入有多大,另一方面还取决于非洲对中美在非洲博弈的反应。
  • 牛新春:重返伊朗核协议谈判难在哪儿? 2021-08-20 21:16
    短期看,在谈判问题上伊朗不急美国急,谈判停滞期间伊朗可以放手发展核能力,还能继续出口石油;长期看,伊朗最终不敢造出核武器,而且只要美国下了决心,仍然可以收紧对伊朗的制裁,因此伊朗的优势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 郭晓兵:美俄战略稳定对话短期难有成果 2021-08-16 15:33
    美俄启动战略稳定对话有助于维护双边军控体系,有助于减缓军备竞赛,对于国际安全具有积极意义。但双方要达成进一步的军控协议并非易事,因其在一系列关键问题上的立场差异较大。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