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首页
时事追踪
观点探索
外交亲历
国际视野
热点聚焦
中国周边
研究成果
外国人看中国
/
中国人看世界
非传统安全
一家之言
走出国门
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世界经济
>
世界经济
郑仪:稳定币真的稳定吗?
2025-07-01 16:35
稳定币是一种以特定资产为价值锚定物的加密货币,其作为数字时代金融基础设施的作用越发凸显,但诸多风险令其难言稳定。整体而言,要理性看待稳定币,既重视其在跨境支付等领域的潜在优势,也要意识到这一新兴事物面临诸多尚未解决的风险。长远看,稳定币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需平衡审慎监管和鼓励市场创新,优化网络安全技术,打造全面的监管框架,推动国际标准对接和监管协同,不断提升稳定币的稳定性和可信度。
黄梅波:发展有效性议程的结构性困境与前路
2025-07-01 16:33
“发展有效性”议程曾是全球发展合作的新范式,但受制于OECD传统援助国承诺落空和治理机制的内在矛盾,其影响力逐渐式微。“有效发展合作全球伙伴关系”仍由西方主导,制度设计并没有体现差异化责任,新兴国家在规则制定中缺乏话语权,南南合作的灵活性被忽视。中国提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通过“一带一路”等平台推动透明与合作创新,努力推动构建多元、公平、差异化的全球发展治理机制。
朱欣同:黄金热潮与美元自救
2025-06-25 17:33
各国投资黄金和美国推动加密资产是两条大相径庭的道路。黄金热凸显“去美元化”,美国投资稳定币旨在巩固美元霸权。但美国的“如意算盘”难如意,稳定币的储备资产不必是美元,也可以是黄金、欧元等其他主权货币,若这样,美元作为稳定锚的唯一地位将受到挑战。因此,即便美国意图借稳定币巩固美元霸权,仍是治标不治本,如果美国不采取措施切实控制美债,无论什么加密币都无法拯救美债。
万广华:贸易战6年多,美国越打越“亏”陷泥潭,中国苦练“
2025-06-17 16:58
近年来,美国打着减少贸易逆差、重振制造业的旗号,发起对华贸易战,然而事与愿违,逆差不降反升,制造业就业不增反减,且导致国内通胀高企,全球供应链紊乱。在中美博弈将长期持续的背景下,面对技术封锁和外需疲软等挑战,中国需完善创新体系,优化研发资源配置,同时改革收入分配、税收和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消费在GDP中的比重,进而缓解通缩压力,推动经济向更包容、均衡、可持续的方向转型。
苏庆义:世贸规则大洗牌,WTO面临失灵风险,中国破局之道何
2025-06-16 18:02
世界贸易治理体系正加速转型。部分发达国家逐渐背离国际规则与多边机制,转而依赖区域或单边工具,加剧全球市场碎片化。世界贸易治理规则延伸至国内规制领域,议题扩展至非经济范畴。在此背景下,中国积极倡导多边主义,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国际贸易网络建设,强调贸易与发展良性互动,致力于促进全球贸易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
宋锦:美国“退场”,全球发展治理困境如何破局?
2025-06-11 17:10
近年来美国在国际发展领域的参与度明显下降,同时加大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发展机构的干预,损害了全球发展治理的专业性与公平性。在“全球南方”崛起、全球发展力量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世行等机构亟需强化发展中国家的参与权。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绿色发展等方面可提供系统性支持,是引领全球发展治理更加包容、公平与务实的重要力量。
徐进:没有发展的“援助”催生没有援助的发展
2025-06-10 19:46
西方长期主导的发展援助模式将价值观输出等附加条件置于经济议题之前,颠倒了发展的优先序,尤其是近年来,其对外援助日益异化为战略安全工具。受援国不仅难以实现经济增长,反而对外依赖更加严重。面对全球发展赤字的扩大,“全球南方”的自主发展意识觉醒,南南合作日益崛起,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发生重构。中国等新兴大国将提供替代性发展资源,但可能面临国际发展责任过重的风险。
张宇燕:“一带一路”的底层逻辑和世界意义
2025-06-06 17:30
“一带一路”倡议的根本目标之一是促进伙伴国的共同发展,包括提升民众生活水平、改善收入分配、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等。其底层逻辑是通过深化分工、促进贸易、激励创新、清除制度障碍,来提高各伙伴国的劳动生产率。中国在“硬件”和“软件”层面齐头并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致力于构建平等有序的多极化和开放包容的全球化,最终实现全人类的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
赵会荣:美乌矿产协议能给乌克兰带来和平吗
2025-06-05 11:41
美乌矿产协议的签署表明一度紧张的美乌关系有所缓和,双方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利益捆绑。从公布的协议内容看,其本质并非和平方案,反而使乌克兰危机进一步复杂化。
宋国友:新型全球化来了,美国的“三板斧”能挡得住吗?
2025-06-05 11:34
以中国等“全球南方”国家为主导的新型全球化已经出现,并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挑战了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为了继续在全球经济体系中享有特殊且优先的位置,美国使出关税、科技和美元武器,试图抑制新型全球化的整体发展。美国的策略并不能解决社会包容度、公共产品供给和大国协调等关键问题,反而会加剧全球分裂。新型全球化需要强化内生动力,以彰显更为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1142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115
下一页
推荐文章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李硕:中国气候外交转身悄然撬动世界秩序
钱文荣:朝核向题:为何美国要承担最主要责任?
吴祖荣:特朗普施政百日,美国未见剧变
李家成:韩国大选:"文安对决"由不分伯仲到拉开差距
热门文章
日媒:安倍发誓全力推进修宪 近九成民众支持现行宪法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安倍再次表明任内修宪强烈欲望 称时机已经成熟
民调:安倍支持率稳定 64%日本人批其有所懈怠
特朗普:在适当的情况下愿与金正恩会面
频道编辑
国际网
网址:
WWW.CFISNET.COM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
版权及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9049794号-1
国际网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须注出处
Copyright©2012 cfis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