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首页
时事追踪
观点探索
外交亲历
国际视野
热点聚焦
中国周边
研究成果
外国人看中国
/
中国人看世界
非传统安全
一家之言
走出国门
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世界经济
>
世界经济
王有鑫:美元化能使阿根廷摆脱经济困局吗
2024-03-12 18:46
当前,阿根廷经济呈现高通胀、高外债、本币持续贬值、资本外流等特点,经济增长潜力明显弱化。阿根廷目前面临的经济金融困局并非偶然现象,而是结构性问题、周期性因素以及长期以来政府错误决策的集中体现。考虑到当前阿根廷不具备实现经济全面美元化的条件,即使未来具备了,米莱实施全面美元化政策也需付出巨大代价,但也无法实现预期的政策效果,还将使阿根廷经济陷入更加剧烈的动荡之中。
张建平:世贸组织被美西方“绑架”,发展中国家如何推动改革
2024-03-11 22:07
世贸组织第13届部长级会议于2月26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召开。近年来,美西方持续推行“本国优先”,干扰阻挠多边贸易体制和国际经济秩序,世贸组织改革迫在眉睫。为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促进世贸组织改革公平正义,作为新兴市场国家集合体的“全球南方”要紧密团结,维护世贸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既有优惠待遇,同时在新兴贸易领域争取主动。
孙洪波:阿根廷“休克”近百天,难突破困境
2024-03-08 18:05
当前阿根廷正处于改革的剧烈阵痛期,希望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米莱的“休克疗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政策设计上并无新意,虽不断释放立足于“破”的政治勇气,但要争取到“立”住的内外有利条件,面临重重困难。但阿根廷是一个非常有韧性和生命力的国家,我们需客观辩证、积极乐观地看待阿根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就中阿关系而言,中阿友好的民意基础牢固,阿根廷一些亲美政客企图打“中国牌”,仅是一时噪音,长远看并不能改变中阿友好合作的历史趋势。
赵建伟:美国试图以国家力量限制关键技术流入中国,实现起来
2024-02-29 19:00
为维持科技霸权,美国政府正运用国家力量“校正”市场逻辑,制定一项目标宏大且内容丰富的科技创新议程,让自己跑得更快的同时,拖慢竞争对手的技术进步步伐。这对中国的科技发展和技术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但能否成功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方面,过度关注“安全”将令美国企业遭受巨大损失,拖累美国自身创新体系的发展;另一方面,美国的单边主义做法可能损害自身形象,激化其与盟友之间、盟国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矛盾。
于宏源:变能源为“地缘”,美国又划了个“小圈子”
2024-02-27 17:04
拜登政府试图打造一个以美国为中心、多伙伴参与分工的“能源地缘俱乐部”,以其为工具将经济增长、国家安全、低碳环保、盟友约束等目标相统一,进而促进其战略优势地位回归。中美能源资源领域的竞争不断挤压双方气候合作空间,中国应警惕美国能源地缘俱乐部的战略风险,强化能源安全韧性建设,同时在联合国等多边框架下防范美国能源俱乐部损害全球能源治理的完整性。
苑春强:“百年变局”如何变?——当前国际经济秩序特点面面
2024-02-22 22:06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经济发展格局和运行模式的变化,呈现出多方向、多速度、多领域的态势与特点。1、在相当长时期内,中美博弈将是国际经济秩序和格局变化的主线。2、在国际经济治理层面,美西方主导权逐渐松动下滑。3、区域一体化从未止步,东亚、北美、欧洲三大市场深耕内部建设。4、美西方试图重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5、国际产业竞合的新热点转为数字平台经济、绿色低碳科技。6、东西方之间传统的意识形态分争已经部分“外化”为国家利益、资本流向、经贸市场的争夺。7、中国“全面型制造中心+超大规模市场”逐步完善,与全球市场内外效应“互溢”越加明显。
王永中:新一轮资源民族主义抬头
2024-02-20 22:41
近年来,全球矿产资源的供需不平衡矛盾突出,部分关键矿产价格创历史新高,这引发了新一轮资源民族主义抬头。资源民族主义的兴起,阻碍了关键矿产国际贸易投资的有序开展,不利于全球矿业投资和产能的稳定增长,加剧了关键矿产资源供应的不确定风险。但需指出的是,引发资源民族主义抬头的一个重要诱因是矿产开发收益在跨国公司与资源国之间分配不平衡,资源国借矿产价格大幅上涨之机提出要求具有一定合理性。
董秀成:新一轮巴以冲突对主要经济体的影响
2024-02-20 22:17
从经济上看,目前新一轮巴以冲突带来的影响不大,但其对主要经济体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政治影响。首先,它冲击了美国的中东战略,迫使美国推迟从中东撤出军事力量。第二,冲突可能给俄罗斯带来有利影响。第三,从能源安全角度看,欧洲对冲突的关注度要高于美俄,非常不希望冲突外溢。如局势进一步恶化,欧或将采取行动。第四,冲突对中国影响有限,但需关注冲突导致油价上升的潜在风险。
项昊宇:韩中贸易逆差折射地缘经济变局
2024-02-18 18:05
目前中韩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正在被前所未有的地缘经济风险所侵蚀。韩国在中国市场面临日益严酷的竞争,对外则面临来自美国的“去中国化”压力,对华经贸关系正在陷入进退失据的困境。而韩国的剧本,未来也可能会在日本和欧洲国家上演。对于韩国这样的发达经济体而言,与其忙于寻找对华替代选择,不如主动拥抱中国的发展机遇,地缘经济时代,下先手棋的主动出击远比“去风险化”的被动防守更为重要。
董一凡:美欧“集体经济安全”是伪命题
2024-02-08 19:31
近来,美国极力拉拢欧盟构建排华反华的经济和科技同盟,现在提出美欧“集体经济安全”也是其中一环,但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经济能否安全不仅取决于管理“外部风险”,还在于本国能否拥有长期增长潜力和发展动力。割裂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本就是缘木求鱼,欧洲跟随美国以“集体经济安全”为名行阵营对抗、筑墙设垒之实,对欧而言无异火中取栗、损人害己。
1102条
上一页
1
..
4
5
6
7
8
9
10
11
12
..
111
下一页
推荐文章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李硕:中国气候外交转身悄然撬动世界秩序
钱文荣:朝核向题:为何美国要承担最主要责任?
吴祖荣:特朗普施政百日,美国未见剧变
李家成:韩国大选:"文安对决"由不分伯仲到拉开差距
热门文章
日媒:安倍发誓全力推进修宪 近九成民众支持现行宪法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安倍再次表明任内修宪强烈欲望 称时机已经成熟
民调:安倍支持率稳定 64%日本人批其有所懈怠
特朗普:在适当的情况下愿与金正恩会面
频道编辑
国际网
网址:
WWW.CFISNET.COM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
版权及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9049794号-1
国际网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须注出处
Copyright©2012 cfis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