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世界经济 >
世界经济
  • 朱杰进:喀山峰会夯实“大金砖合作”四梁八柱 2024-11-25 17:55
    喀山峰会喀山峰会是确定“大金砖”未来发展方向和规划“大金砖务实合作路线图”的一次盛会,从经贸财金、政治安全和人文交流“三轮驱动”的角度夯实了“大金砖合作”的四梁八柱。标志着金砖合作机制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金砖合作机制的代表性进一步扩大,感召力、影响力、生命力更加彰显,已经成长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的战略性力量。
  • 迟福林:全球新变局下,力促中日韩经贸合作新突破 2024-11-19 17:39
    美国大选后,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格局将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未来5-10年,东亚将有可能成为新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大亮点。当前,中日韩经贸合作处于关键时期,虽取得重大成果但缺乏制度型安排,因此加快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是首要任务。同时,中日韩合作对RCEP实施效果有重大影响,三国应带头在RCEP框架下,就自由贸易、市场准入、要素流通便利等重要议题取得新突破。
  • 崔洪建:什么是欧洲经济改革的“大智慧”? 2024-11-18 23:11
    面对来自美国变本加厉的打击,欧洲的有识之士大声疾呼欧洲要抛弃在美国胁迫面前头痛医头、得过且过的心态,开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改革,将以更大程度的对美经济依赖来换取美国网开一面的“小聪明”,转变为深度整合单一市场、提高经济效率和增强抗风险能力的“大智慧”。同时,若欧盟继续将经济“去风险”矛头指向中国、将更多筹码押在美国的“怜香惜玉”上,将注定付出更大代价。
  • 简军波:欧盟抡下关税大棒,中国如何超越“地缘政治竞争”陷 2024-10-31 16:03
    欧盟对华电动车征收额外高关税,此举反映出欧盟正从地缘政治竞争角度处理对华经贸竞争关系。对此,我国需以非地缘竞争方式化解。同时,欧盟此举也可成为重塑中欧经贸关系,恢复和改善双边经贸交流,实现双边经贸关系更健康稳定发展的机会。具体而言,基于未来日益增多的双边经贸摩擦,一种更为机制化和基于规则的中欧经贸关系的处理模式,以及对各自内部经济和产业发展必要且更优的改革议程可以借此机会提出。
  • 邓美薇:封装技术成为美日对华半导体竞争的最前沿 2024-10-30 18:48
    美日围绕先进封装领域的合作密度增加,其不仅迎合半导体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向、整合两国优势夯实国际领先地位,也欲引领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重塑,对华竞争意味凸显。在美日联合对华半导体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先进封装被视为中国“弯道超车”的重要渠道。中国可以通过先进封装技术向下突破美国的制程封锁。而且,先进封装市场前景广阔,中国在封装领域也已形成一定优势。因此,中国应努力掌握主动权,加速国产化替代,提升龙头企业发展韧性。
  • 马伟:美联储以超预期幅度降息对中国的影响 2024-10-19 09:03
    美联储宽松周期对中国的主要利好可能是缓解中国资本外流压力,而非短期内即能吸引外部资金大幅流入。相应的,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压力也并没有那么大。伴随着美联储进入宽松周期,中国货币政策调整获得了难得的时间窗口,具备了推动新一轮降准、降息的空间。在国内需求仍然不足的背景下,继续加大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很有必要。
  • 孙培松:亚洲国家靠向“金砖”说明什么? 2024-10-17 01:21
    经济阵营化不符合亚洲国家的利益,大多数亚洲国家靠向“金砖”是对美国版经济秩序表达失望。越来越多国家希望加入“金砖大家庭”,说明蒸蒸日上的新兴国家希望有更多以“大金砖”合作为代表的新型国际多边机制来代表这个新的世界。
  • 李亚男:土耳其的“金砖之约”,一个中等强国的自救与崛起 2024-10-11 16:01
    金砖是开放的合作平台,土与金砖“相约”也是“双向奔赴”,顺应了国家发展需要和国际发展大势。这既是土耳其经济上的自救,也是政治上的平衡,更是战略上的自主。同时这也代表着相当一部分中等强国的政策偏好:不与任何阵营绑定,不选边站队,倾向拥抱多极化未来。在大国博弈态势日趋激烈的当下,个别国家正极力想将世界拉回阵营对抗的歧途,而以土为代表的一批中等强国,若是出于维护国家利益的考虑,坚持多元化平衡策略,客观上也能成为阻止国际社会进一步滑向分裂对立的新势力。
  • 崔洪建:中欧之间如何避免一场“贸易战”? 2024-10-11 15:50
    中欧目前的谈判方向,一是借鉴双方此前在光伏争端中达成妥协的经验,就中国产电动汽车实行最低价格达成共识,这一方案尽管不能最终解决问题,但确保了中欧在电动汽车贸易方面能保持有限合作。二是满足多数欧洲国家尤其是那些投弃权票国家的诉求,中欧将双方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关系由贸易竞争转向产业合作,这一方案最终能否付诸实施,取决于欧方在未来合作中是一味坚持所谓“欧盟规则”,还是能和中方相向而行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共同规则。
  • 项昊宇: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的难点与前景 2024-07-11 19:20
    中日韩三国经济规模巨大、产供链深度互嵌、利益高度融合,是东亚区域合作的重要推动者和引领者。相较RCEP,中日韩谈成自贸协定本应顺理成章,但面对政治干扰、产业结构变迁、RCEP替代效应紧等一系列内外复杂形势,中日韩自贸区建设难以一蹴而就。同时,由于日本消极态度、敏感产业开放分歧及地缘政治干扰导致实际谈判进程步履维艰。不过,中日韩自贸区建设前景广阔,有望带来经济增长、政治安全和社会文化效应。如果三方秉持积极政治意愿进行务实谈判,同时有效管控矛盾、排除干扰,相信谈判会有光明未来。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