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首页
时事追踪
观点探索
外交亲历
国际视野
热点聚焦
中国周边
研究成果
外国人看中国
/
中国人看世界
非传统安全
一家之言
走出国门
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国际形势
>
国际形势
李岩:疫情后,各国“整军备战”会加剧吗
2020-05-13 18:06
这次疫情对于“整军备战”倾向的潜在影响目前尚难定论。安全需求的进一步上升,伴随财政支撑的极大弱化,将使各国决策者面临全新挑战。总之,“天下大势,治乱相替而已”。疫情引发的国际体系“大乱”能否走向新的人类社会“大治”,这一问题根本上仍然取决于各国的战略选择。
张宇燕:新冠疫情与世界格局
2020-05-12 17:18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并未改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开启的历史进程,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特定方式在某些方面加速或延缓了这一进程。但此次疫情作用于现有历史进程的加速力或迟滞力使全球化进程中形成的世界产业链“客观”断裂。而且相对于产业链的“客观”断裂,“主观”上的断裂更值得警惕。今后各经济体内部情势演化是影响未来世界格局走势的重要决定力量。
陈向阳:把脉新冠疫情六大国际战略影响
2020-05-11 18:21
疫情正给世界带来全方位深远影响,对业已展开的世界秩序重塑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将起多方面作用:一是加速大变局,令其加快从量变到质变;二是催化大变局,诱发新变局;三是全面引爆大变局,令其全面展开;四是深度重塑大变局。
陈凤英:疫情后世界秩序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0-05-06 17:32
疫情可能会给未来世界带来几个大变化,可以概括为,三个常态化:防控防疫常态化,负利率、零利率、低利率常态化,高债务、高赤字率常态化。两个恶化:贫富分化更严重,西方国家政治极化更加加剧。一个加速:新的科技革命进程将加快。一个优化:西方人口优化。疫情给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带来的结构性变化,可以概括为,两个上升:安全性上升、科技性上升,一个加强:区域化更加强化。
赵明昊:欢迎来到后疫情世界
2020-04-30 16:48
后疫情世界,全球化将更具地方性、区域性,“经济问题安全化”将更加突出,地缘政治博弈将更加敏感,国家治理和国际治理之争将更趋升温。无疑,后疫情世界与中美关系的走向和前景息息相关,中国既要多几分战略警觉,也要多几分战略审慎,在深入把握两者互动的基础上妥谋对策。
陈文玲:当前国际经济形势非常严峻,主要表现为四个“世所罕
2020-04-27 17:35
近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线上举办的第127期“经济每月谈”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表示,我们正在见证历史,国际形势的变化“世所罕见”。一是全球面临的经济大衰退,甚至大萧条世所罕见;二是这场新冠疫情带来的全球大流行,造成的人类灾难世所罕见;三是从全球看,目前人为推动和肢解经济全球化的言行和举措世所罕见;四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政客,甩锅、栽赃、追责、索赔、恶名化中国世所罕见。
陈小工:新冠疫情改变全球化格局,中美关系何去何从
2020-04-27 17:32
新冠疫情对人类社会是一次巨大冲击,其对全球经济及社会生活的影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今后我们也许回不到我们曾经经历过的那种全球化了。此外,如何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和提高治理能力迫在眉睫,希望此次危机能够焕发国际多边体系的新的活力。与此同时,中美关系何去何从将对疫情后的全球变局产生重大影响。
周弘:疫情下的欧洲与中欧关系
2020-04-26 17:45
作者认为:疫情下德国体制的稳定,对整个欧洲来说是很大利好。欧洲并没有因疫情而出现大规模的社会恐慌。欧洲国家各主流政党因疫情,民众支持率大幅上升。欧盟此前的一体化趋势并没有逆转,医疗卫生领域的一体化程度有可能加强。对中欧关系而言,经济贸易仍是中欧关系的压舱石,中欧需要提高政治合作的层次,此外社会舆论需要引导。
张蕴岭:“百年大变局”,变的是什么
2020-04-24 17:56
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纪,变局将非常深刻,涉及政治、国际关系、国际秩序、发展范式、社会结构以及文化价值观等。如今,我们正处在大变局的初始期,由此,对于未来,还很难描述清楚。从这个意义上说,未来似乎是一个“未知的世界”。研究和分析新百年变局,既需要有历史的眼光,更需要有前瞻的视野,以新的“世界观”观察大势,以新的理念推动未来发展。
郑永年:大变局中的大国关系新趋势
2020-04-24 17:51
目前无论是围绕着贸易还是冠状病毒,中美两国间日益恶化的政治气氛,已使本来可以发生的合作烟消云散。同时今天双方的冲突越来越具有厚的社会基础,即两国内部日益滋生的民族主义情绪。这导致各种因素都有可能激化中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今后中美两国能否跳出大国竞争“零和博弈”的历史怪圈,是“大变局”时代对两国政治智慧的最大考验。
1893条
上一页
1
..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
190
下一页
推荐文章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李硕:中国气候外交转身悄然撬动世界秩序
钱文荣:朝核向题:为何美国要承担最主要责任?
吴祖荣:特朗普施政百日,美国未见剧变
李家成:韩国大选:"文安对决"由不分伯仲到拉开差距
热门文章
日媒:安倍发誓全力推进修宪 近九成民众支持现行宪法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安倍再次表明任内修宪强烈欲望 称时机已经成熟
民调:安倍支持率稳定 64%日本人批其有所懈怠
特朗普:在适当的情况下愿与金正恩会面
频道编辑
国际网
网址:
WWW.CFISNET.COM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
版权及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9049794号-1
国际网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须注出处
Copyright©2012 cfis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