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首页
时事追踪
观点探索
外交亲历
国际视野
热点聚焦
中国周边
研究成果
外国人看中国
/
中国人看世界
非传统安全
一家之言
走出国门
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国际形势
>
国际形势
孙德刚:美国政策正在使中东进入“战国时代”
2020-02-14 16:45
特朗普把中东视为包袱,有意从中东撤出主要武装力量,避免战略透支。这遭到美国国会反对,其主张在重点地区(海湾、地中海东部)和重点领域(热点问题解决)继续发挥引领作用。受美国国内政治影响,特朗普中东政策体现出无序化,其不确定性加重了各方之间的安全困境,引起战略重组。
王鸿刚:美俄战略转型将进一步加速国际体系重塑
2020-02-13 13:45
美俄战略中的国家主义特征很可能是长期现象,这将导致两国可能更倾向于对对方采取竞争性战略。同时,美俄两国的国家主义转型以及其他国家广泛的战略调整,势必加速国际体系深刻重塑和新一轮国际权力转移,使未来几十年的世界政治形态、世界经济形态和世界安全形态呈现出全新面貌。
沈孝泉:英国脱欧的地缘政治影响
2020-02-13 13:41
英国脱欧使欧洲一体化遭遇挫折,欧盟影响力削弱,同时让欧盟内部权力重心转移。这导致欧盟独立倾向增强,从而缓和了欧俄关系,但使欧美关系更趋紧张。
王鸿刚:国际新秩序的“不可能”与“很可能”
2020-01-14 18:44
世界经济不可能轻易摆脱平庸增长,但新的发展方式和经济形态很可能在其中悄然孕育并逐步成势;美国不可能轻易改变霸凌主义行径,但内部政治分裂与同盟体系松动很可能挫平其霸权的“牛角”;中美两国的战略博弈很可能更加激烈,但不可能出现“新冷战”或者中国被击溃压垮的情况。以上三个“不可能”与“很可能”共同作用,将决定未来十年的世界面貌。
刘宝莱:今年中东地区局势难以平静
2020-01-14 18:41
2020年中东地区局势又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节点上,乱、变、治进一步交织、深化,乱中有变,变中有治,紧中有缓,总体可控,发生地区大乱的可能性不大。然而,1月3日美国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机场“清除”伊朗名将苏莱曼尼使本已紧张的地区局势骤然升级,不测因素增加,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吴正龙:世界大变局中大国关系的新特点
2020-01-13 18:22
当前大国关系呈现六大特点:美国软实力受损;美国盟国主权和自主意识上升;美国难以联合其他国家,一致应对第三国;大国之间相互依赖前所未有,“脱钩”不会得逞;大国关系均衡化大势所趋;大国关系进入竞相利用矛盾的时代。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要善用大国关系的变化,因势利导,从全球角度谋划应对大国关系之策,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
肖斌:“圣城旅”领导遇刺或将促使伊朗政治走向全面保守化
2020-01-10 18:13
苏莱曼尼作为“圣城旅”的指挥官,在伊朗内政外交中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刺杀事件发生后,伊朗决策层立场高度一致,扬言对美国实施报复行动。短期来看,刺杀事件后激起伊朗和伊斯兰世界尤其是什叶派的反击行动,将增加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冲突的频率、加大国际社会解决伊朗核问题难度。中长期来看,受刺杀事件影响或将促使伊朗政治走向全面保守化,而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冲突的烈度可能会上升。
牛新春:如何看中东地区的“美退俄进”
2020-01-10 17:59
尽管在中东,美国的“战略收缩”和俄罗斯的“战略跃进”是客观事实,但在可预见的将来,俄在中东的存在和影响都是有限、局部和战术性的,美国的影响仍将是最强、全面和战略性的,远没有达到“易位”的程度。从意愿、实力、利益诉求等各方面看,中东不会出现美俄争霸的前景,甚至真正的大博弈、大交易也不会很明显。
孙德刚:中东迎来“百年变局”,解决热点问题难度增大
2020-01-09 18:20
2019年,中东国家在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上艰难前行。传统热点问题久拖不决,新的热点问题层出不穷,多国发生新一轮政局动荡。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虽遭受重创,但仍伺机卷土重来,中东局势发展中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域外大国和地区国家纷纷调整自己的对外战略,各种力量分化组合,多极化格局初步形成,中东在奥斯曼帝国解体近一百年后将迎来新的“百年变局”。
顾正龙:2020年中东有令人担忧的六大变数
2020-01-07 18:02
2020年,中东将处于动荡的区域环境中,包括公开的武装冲突、持续的民众抗议、灵活的区域联盟、准机动军队、危险的有组织犯罪集团、残酷的区域狼群以及相互竞争的国际利益竞赛。一些迹象似乎表明,该地区一些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战争状态将会持续,2020年在该地区结束战争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1893条
上一页
1
..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
190
下一页
推荐文章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李硕:中国气候外交转身悄然撬动世界秩序
钱文荣:朝核向题:为何美国要承担最主要责任?
吴祖荣:特朗普施政百日,美国未见剧变
李家成:韩国大选:"文安对决"由不分伯仲到拉开差距
热门文章
日媒:安倍发誓全力推进修宪 近九成民众支持现行宪法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安倍再次表明任内修宪强烈欲望 称时机已经成熟
民调:安倍支持率稳定 64%日本人批其有所懈怠
特朗普:在适当的情况下愿与金正恩会面
频道编辑
国际网
网址:
WWW.CFISNET.COM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
版权及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9049794号-1
国际网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须注出处
Copyright©2012 cfis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