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国际形势 >
国际形势
  • 张敬伟:叙利亚乱局、IS乱战与美俄对博 2015-10-19 15:56
    俄罗斯打击IS,不仅在关键时刻救了巴沙尔政权,也分化了美国的中东盟友(埃及、伊拉克),使美俄在叙利亚的博弈中继续占据上风。中东回撤是奥巴马外交的硬伤,虽然伊朗核协议为其挽回些脸面。由于美欧在乌克兰危机中让俄陷入难堪,俄在叙利亚自然会不惜代价逼美让步。因而,美俄叙利亚对博,看似美俄两强中东反恐主导权之争,实际上是美俄乌克兰地缘政治博弈的延伸。虽然美国和其盟国占据战略强势地位,但是俄罗斯抓住美国打击IS不力的弱点在中东扳回了一局。
  • 纪明葵:美国撤走“爱国者”意在向俄示好  2015-10-16 18:12
    世界战略格局将发生新的变化,欧俄走近,迫使美国不得不重新考虑与俄罗斯的关系。美国撤走“爱国者”导弹,一方面表明美国不愿与俄罗斯发生正面冲突和对抗,另一方面,说世界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中俄欧印正在走近,美国独揽霸权的企图正在破产。
  • 张敬伟:中日关系的困扰与救赎 2015-10-16 18:10
    中日困扰,乃至中日韩三国的不和谐,和美国密切相关。当美国期望三国和谐相处时,中日韩关系就会由乱而治。在此现实下,中美关系的政治困扰依然还在,但中日关系会在争吵中恢复,在矛盾中得以发展。同为儒教文明的汉字圈国家,中日困扰可以通过政治家的理性引导得以慢慢解决,这最能体现两国领导人的政治判断力和外交智慧。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两国民间存在严重的信任赤字,但也对中日关系形成了最具感染力的救赎。两国民间交流越广泛,经贸合作越深化,一些宏大叙事的矛盾也会被接地气的民间交流化解掉。
  • 丁原洪:一次意义深远的战略行动-----俄军事介入叙利亚内战 2015-10-16 16:51
    俄军事介入叙利亚内战,震惊了全世界,也使一直在中东地区处于主导地位的美国陷于尴尬的被动境地。这是一次精心谋划,着眼长远的重大战略行动。它将推动改变二战后一直由美国主导的中东地缘政治格局。联系以往,俄罗斯这次在叙利亚问题上的行动,实际上是振兴俄罗斯大国地位这一总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办法是,犹如中国围棋的战法,时刻注意抓住对手的失误来谋取胜算。这次,俄罗斯又抓住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政策失误,尤其是坚持把巴沙尔政权和伊朗两股力量排除在打击“伊斯兰国”的“反恐联盟”之外,致使收效甚微,招致不满。俄迅速军事介入,等于把反恐主导权夺过来,大大提升了在中东的影响力。
  • 汪巍:“十三五”期间国际世界会如何变化 2015-10-14 17:57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初衷是把战略资源配置的重点从中东转向亚洲,同时在亚太区域内从东北亚转向东南亚。然而,“亚太再平衡”所倡导的战略重心东移从根本上颠覆了美国全球战略的传统优先次序,存在较大战略风险,在执行过程中遭到美国国内及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批评,因此,在奥巴马总统第二任期内,美国调整“亚太再平衡”战略,将“与中国建立稳定、富有成效和建设性的关系”作为战略新阶段的支柱之一,与此同时,美国增大针对东亚的军事部署。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在2015年10月5日结束“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谈判,达成TPP贸易协定,在自由贸易、投资及知识产权等广泛领域达成一致。虽然TPP形成的贸易规则可能会对中国产生影响,但程度有限。
  • 俞 邃: 俄美在叙利亚的博弈及其影响 2015-10-12 23:58
    如何将反恐与对待巴沙尔政权区分开来,是俄美争议的焦点,也决定叙利亚局势的走向。美国把反恐与搞掉巴沙尔两个问题搅合在一起,难以真诚合作,也必将削弱反恐成效。俄罗斯主张组建由联合国主导的新的反恐国际联盟,包括伊拉克及叙利亚政府军、库尔德武装,以及伊朗、埃及等地区国家的部队。美国国务卿克里提出组成一个打击“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的广泛联盟。两者如何结合,将充满较量。美国先后在多国推翻合法领导人,使局势混乱,迄今无法收拾。当今美国的唯一正当选择是,呼应中国主张,支持叙利亚危机政治解决,推动组建新的国际反恐联盟,与俄罗斯协调配合打击“伊斯兰国”。
  • 田文林:美俄在叙利亚由“暗斗”转向“明争” 2015-10-12 23:56
    美俄在叙利亚问题上的目标大相径庭。尽管美俄都力主打击“伊斯兰国”,但美国政策优先重点是推翻巴沙尔政府,乃至借“伊斯兰国”来消耗叙利亚政府军的实力,因此对打击“伊斯兰国”出工不出力。俄罗斯则恰恰相反,其一直力保巴沙尔政府。美俄在叙利亚问题上的较量,本质是对巴沙尔政府去留问题的博弈,是按照哪种思路来解决叙利亚危机。而俄罗斯军事介入叙利亚,就是要力挺巴沙尔,使叙利亚危机朝着俄罗斯期待的政策方向演进。这显然是美国所不能容忍的。俄罗斯军事介入叙利亚,是中东政治中的一件大事。俄罗斯的军事行动,不仅为巴沙尔政府继续掌权注入强心剂,还使美俄博弈日趋公开化,双方日趋由“暗斗”转向“明争”。动荡不定的中东乱局又增添一大新变数。
  • 赵瑞琦: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试金石:阿富汗重建 2015-10-10 18:52
    中美双方要同周边邻国坐在一起,共同讨论、一道推动阿富汗及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美两国有足够的影响力,可以协调邻国改变行为,在阿富汗问题上开展合作,放弃对阿国内不同势力的支持,专注于各方参与的和解进程。处于全球地缘政治的心脏位置,阿富汗问题触一发可以动全身,对亚洲乃至世界的稳定与发展有显而易见的重要性。同样显而易见的是,中美合作解决亚洲地区痼疾的重要性:这不仅有可能让这个自1979年苏联入侵以来始终处于战火中的地区实现和平;而且,这也将是中美双方能否建设“新型大国关系”的一块试金石。
  • 周方银:中国离全球治理体系的核心还有多远? 2015-10-10 18:47
  • 沈丁立:无论美国是否接受,中美关系要从成熟走向更成熟 2015-10-09 17:57
    习主席这次对美国的访问,双方在最为核心的问题上再度交底:中国不挑战美国的亚太秩序,美国不挑战中国的国内秩序。交底之后,则要处理中美在广泛合作中的利益分配以及分歧摩擦。当然,即使双方愿意尊重各自目前持有的国际秩序观或国内秩序观,但都做出了保留。在对方行为不符合本方认同的具有“稳定性”或者“建设性”的情形下,彼此并不会相互接受,矛盾还会发生甚至激化。这种状况,以前也曾数度发生。但对于日益成熟的中美关系,迄今双方已经掌握了管控矛盾、对话解决的模式和心态。本次习奥会之前曾有美方分析老手认为中美关系已到临界点,其实是低估了双方关系的韧性和两国高层对维护稳定双边关系的坚定决心和能力。中美关系没有“临界点”,只会从一个成熟点走向下一个更成熟。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