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首页
时事追踪
观点探索
外交亲历
国际视野
热点聚焦
中国周边
研究成果
外国人看中国
/
中国人看世界
非传统安全
一家之言
走出国门
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国际形势
>
国际形势
崔珩:土俄明知相互需要,也只能各自为营
2015-11-26 10:06
不管俄罗斯和土耳其接下来如何修复双边关系抑或是进入对抗状态,无疑,建立针对伊斯兰国的国际反恐合作将愈发困难。土耳其击落俄罗斯飞机之后,土耳其与俄罗斯的关系在近期将会陷入低谷,即便两国领导人明确知道俄土两国相互需要,但是政治精英也需要考虑国内的汹汹民意。接下来的国际反恐合作,俄罗斯只能选择叙利亚、利比亚、伊拉克等国作为盟友,土耳其只能更加依赖美国和西方大国,在俄罗斯和西方对抗的大背景下,两个相互独立的国际反恐合作联盟已经渐渐露出雏形。
王晋:法国遇袭促国际体系变革?
2015-11-24 17:45
从根本上说,无论说法国的行为促进了,亦或是说法国的行为没有促进,九一一事件之后的国际体系的“深刻变革”,其辩论的关键点在于如何定义“深刻”。如果我们将“深刻”定义为“根本性”的(如二战或是苏联解体那般),法国无疑可能不能满足此条件。因此从当前看,法国遭遇恐怖袭击,确实意味着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是否是根本上的变化,尤其是“向善”的变化,仍然需要各个国际行为体通力合作,共同努力。
崔珩:俄罗斯反恐需要别国帮助,但可能不是西方
2015-11-23 18:41
巴黎恐怖袭击之后俄罗斯和西方国家面临的反恐形势可能出现两种变化。乐观一点的情况是反恐怖联盟能够建立起来,区别于911后的反恐联盟的地方在于这个联盟内不会只有一个核心,俄罗斯必须在其中扮演和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但这样做的政治风险太大,毫不夸张的说甚至足以关系到西方国家阵营和欧盟的凝聚力。西方国家需要仔细衡量反恐带来的红利与放弃新东欧的影响。悲观的前景是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反恐联盟,而是西方国家和俄罗斯各自组成自己的反恐联盟,俄、美分别扮演各自反恐联盟的核心角色。俄罗斯可以寻求和叙利亚、伊拉克、伊朗的支持,西方国家则会团结传统的盟友沙特、以色列、阿联酋。这种前景更符合当前反恐形势和美俄关系的现实。
尹承德:两种国际秩序的博奕
2015-11-23 17:17
现在,联合国版与美国版两种国际秩序的无形博奕仍在继续。其结果关系着世界的前途走向。前者代表公理,愈呈胜势,后者代表强权,愈显败势。由于美国仍拥有独超强势,不会轻易放弃单极国际秩序,会继续对前者进行干挠和挑战,这仍然是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中的主要负面因素。美国坚持这样做,有如无法卸下一个沉重的包袱而前行,只能拖垮自己,加速其霸权地位的衰落,是极不明智的。
张敬伟:法国的悲剧与欧洲的悲哀
2015-11-18 18:49
这起悲剧不仅仅属于法国,更是整个欧洲的悲哀。法国连环暴恐事件后,有观察者认为下一个可能发生在英国的伦敦。因为欧洲的中东政策大抵一致,而且欧洲各国之间存在着恐怖分子渗透的漏洞。不管巴黎还是伦敦,抑或柏林、罗马和马德里,都有可能是恐怖袭击的下一个目标。另外还有让欧洲头疼的难民问题,即使欧洲封闭边境,不再接受任何难民,“堵”带来的政治和安全风险更加难以控制。这不仅导致伊斯兰世界和欧洲更大的隔阂,已经进入欧洲的难民也可能制造事端。如果真有恐怖分子渗透的话,他们的恐袭行动在欧洲将是星火燎原式的,这将是欧洲的灾难。
袁鹏:世界新秩序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2015-11-18 18:47
世界秩序确实变了,但这一次秩序的变化则没有发生世界性战争,而是通过一个个累积起来的事件逐渐完成的。对此中国率先提出合作共赢、命运共同体、新型大国关系等一系列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理念。然而,美国囿于霸权思维,不希望有一个大国过早与之分庭抗礼,不愿意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也不希望中美关系的话语权被中国人所掌握,所以对新型大国关系欲迎还拒,心态复杂。不过我们不能因为美国冷处理就不了了之,相反,要一如既往地推进下去。可以说,新型大国关系是中美关系唯一正确的选择。坚持新型大国关系,中美关系就有希望。
陈积敏:“巴黎之痛”的多重思考
2015-11-17 17:32
恐怖主义已经对国际社会构成了最现实、最紧迫的安全挑战,各国必须立即行动起来,在恐怖主义标准界定、反恐政策协调、情报共享等方面加强合作。此外,在应对恐怖主义与暴力极端主义势力的过程中,军事手段的运用虽是必须,但远未充分。根除滋生恐怖主义与暴力极端势力的土壤才是治本之策,而消除贫困、实现全球均衡发展、加强全球治理机制的有效性与包容性、尊重各国人民的道路选择权利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政策选项。
马尧:巴黎恐袭,欧洲防务为何不能保障欧洲安全?
2015-11-17 17:28
承载着“集体安全”理念的防务一体化机制却没有能够保证欧洲的安全。其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欧洲防务机制主要基于传统安全威胁建立,面对日益猖獗的非传统安全问题稍显捉襟见肘。第二,由于不同的国情以及国家利益,欧盟各成员国在共同防务领域的立场难以协调一致。第三,美国为保持自身在欧洲防务领域的主导权,利用北约遏制欧洲共同防务进展。日趋严重的恐怖主义威胁恶化了欧洲安全形势,欧洲共同防务将被迫作出大幅度的转型:其一,明确自身定位,将反恐作为欧洲军团的首要威胁;其二,阶段性地举行大型联合反恐演习以提高应对恐怖主义威胁的能力;其三,成立联合反恐情报中心、实施反恐情报共享。
邱明红:恐怖主义“越反越恐”,欧洲还要追随美国吗?
2015-11-17 09:50
由于“亚太再平衡”战略,使得美国“9·11”后塑造和主导的反恐体系日趋松散、反恐战线也全面收缩,欧美国家阵营对恐怖组织的打击无法形成合力,各自为政,正是美国的不作为和乱作为给“伊斯兰国”组织的壮大提供了“夹缝中生存”的机会。此外,欧洲各国在打击恐怖主义联合作战上还缺乏合力。而打击恐怖主义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欧洲本土的恐怖主义在未来一段时间有更加猖獗、愈演愈烈的趋势,欧洲各国应加强警惕,反思恐怖主义生成的根源,从政治、经济、社会、宗教等方面展开“标本兼治”,才能改变恐怖主义“越反越恐”的局面。
郑永年:法国巴黎恐怖袭击:是西方的失败还是恐怖主义的成功
2015-11-17 09:47
恐怖主义的盛行不仅仅是西方政府的失败,更是西方社会整合的失败。恐怖主义的盛行和西方反恐的无效,对中国本身来说,也具有深刻的意涵。首先,反恐必须成为中国国际战略和外交的重要一部分。其次,中国本身的反恐必须防止西方化,尤其是美国化。在反恐问题上,中国也要硬软两手一起抓,但关切点必须在软的一方面。必须是社会层面的民族整合。如果社会整合层面失败了,政府最强大的力量也会在恐怖主义面前无济于事。在社会整合这个过程中,可以把国家的力量转化成为社会的力量。作为个体或者集体行为的恐怖主义,只有在社会层面,受到同样是个体和集体的制约(监督和管制),才能得到有效的遏止。
1893条
上一页
1
..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
190
下一页
推荐文章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李硕:中国气候外交转身悄然撬动世界秩序
钱文荣:朝核向题:为何美国要承担最主要责任?
吴祖荣:特朗普施政百日,美国未见剧变
李家成:韩国大选:"文安对决"由不分伯仲到拉开差距
热门文章
日媒:安倍发誓全力推进修宪 近九成民众支持现行宪法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安倍再次表明任内修宪强烈欲望 称时机已经成熟
民调:安倍支持率稳定 64%日本人批其有所懈怠
特朗普:在适当的情况下愿与金正恩会面
频道编辑
国际网
网址:
WWW.CFISNET.COM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
版权及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9049794号-1
国际网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须注出处
Copyright©2012 cfis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