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国际形势 >
国际形势
  • 陶短房:中国在中东利益的点、线和面 2016-02-01 18:42
    中东地位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和大国博弈场,中国在这里是后来者,如何与“先来者”竞争、协调和共处,恐怕并非一门有标准答案的考试。以中国当前在该地区的“存在”,尚缺乏居间调停地区矛盾的实力和号召力,但袖手旁观既影响自身“点、线、面”的间架,更不利于中国在该地区和国际级威信的积累,如何量力而行、审时度势,则是对中国地缘政治、“地缘经济”谋略的重大考验。
  • 陶文钊:2016中美关系将稳定中有颠簸,美国应调整好心态 2016-01-29 18:30
    2016年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将继续实行,但中美关系大局仍然稳定。在国际关系史上,还从来没有过如中美关系这样的大国关系。两国关系确实变得更加复杂了,而且这种状况还会继续下去。双方的依赖和竞争、合作和博弈都会继续深化。中美两国智库要认真研究两国如何相处。对美国来说,主要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在这个世纪美国肯定不能像上个世纪那样领导世界。多极化和国际政治民主化是时代潮流,美国不应该惧怕其他大国的崛起,如果美国能够顺应世界的这个变化,那对美国对世界都是一件幸事。美国具备持续实现国家繁荣的手段。但美国要完成这个心理过渡,这也许是困难的,却是必须的。
  • 顾正龙:“阿拉伯之春”并未远去 2016-01-27 11:03
    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是一场历史性的大变局,是阿拉伯世界政治经济社会矛盾积累的总爆发,“这场运动是必然要发生的、不可阻挡的”。从整体上看,阿拉伯世界的政治转型探索,必将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因此,根据目前的状况,要判断阿拉伯国家‘政治转型’是否成功,为时尚早。阿拉伯国家必须认识到前方的道路不仅曲折和漫长,而且还要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 何毅亭:大调整大重组大格局中的国际局势 ——说说2015年的 2016-01-21 19:06
  • 华黎明:对当前中东局势的几点看法 2016-01-19 18:01
    “阿拉伯之春”发生后,中东一批“军人独裁者”先后倒台,美期待的“自由派世俗政权”在中东并未出现。中东各国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还需苦苦探索,付出战争和血的代价。中东长达36年之久的所谓“逊尼派”和“什叶派”之争实际上是与美伊对抗的衍生物。只要美伊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不解决,美沙同盟不破裂,伊朗与沙特、什叶派与逊尼派的矛盾与冲突还会继续。美伊关系缓和以及伊核协议的签订是中东地区具有分水岭意义的历史事件,在后伊核时期,美国将以为最低的代价维系它对中东局势的主导权,减少以色列和沙特对美国中东政策的掣肘,将伊朗推上反ISIS战争的第一线。以、沙退潮,伊朗涨潮是必然的趋势。
  • 丁原洪:为何美国反恐“越反越恐”? 2016-01-19 17:50
    美国反恐有三大“失误”:一是撇开联合国,自行其是,毫不顾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从而使其他国家难以与其合力打击极端势力。二是采取“双重标准”。对各种极端组织,美国有的打击,有的则包庇甚至支持,一切以是否损害美国利益为准,这样做等同“养虎遗患”。三是坚持“以暴制暴”。以“反恐”为名滥用武力,残害无辜,甚至借机颠覆主权国家合法政权。这样做只会尽失人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必然的结果。
  • 尹承德:中美关系:曲折中迈上新台阶 2016-01-14 17:02
    美国不会改变对华既接触又遏制的两面政策,中美关系还会发生曲折与风浪。但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基本面和向前向上推进的总趋势,体现了两国历史发展的根本需要与世界潮流所向,是不会改变的。
  • 贾庆国:中美这个时候最容易出问题? 2016-01-13 17:00
  • 田文林:中东乱局下沙特与伊朗的地区“新冷战” 2016-01-08 18:46
    中东一向缺乏“核心国家”,没有哪个国家有能力主导和塑造地区格局。沙特与伊朗两国势均力敌,“谁也吃不掉谁”,由此决定了双方博弈看似激烈,实则在可控范围之内。换句话说,沙特与伊朗的地区博弈,更像当年美苏“冷战”,冲突更多是一种“低烈度冲突”,而不会演变为不断升级的“新三十年战争”。“合则两利,战则两伤”。沙特与伊朗只有“化剑为犁”,强化地区合作,才能使中东摆脱动荡与危机,迎来和平与发展的“新中东”。
  • 张玉友:沙特和伊朗两个老大翻脸:海湾小国何去何从? 2016-01-08 18:42
    战略对冲策略在短期内可以减少海合会五小国与伊朗发生冲突的危险,同时能够在长期内保存解决潜在威胁以及应对不确定性的应急计划。简而言之,对于想获得短期效益的小国来说,战略对冲策略既能让其获利(维持与处于上升势头国家的关系)又能使其规避威胁(避免与其他国家产生冲突)。也就是说既可以与两敌对国保持同等关系,又能与某一潜在威胁国家保持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关于该战略的具体做法,视具体国家而定。总的来看,尽管战略对冲策略可能会降低海合会作为一种联盟的效率,但对于各成员国来说,运用对冲策略可能是较为实用的策略。如近日伊朗和沙特外交危机中,巴林和阿联酋的选择也许就是一个“明智”的举措。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