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首页
时事追踪
观点探索
外交亲历
国际视野
热点聚焦
中国周边
研究成果
外国人看中国
/
中国人看世界
非传统安全
一家之言
走出国门
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国际视野
>
美国
>
美国
孙立鹏:美国经济为何突然“点刹降速”?
2021-11-11 19:48
疫情反复、供应链困局、财政刺激减弱、以及通胀,这些不利因素叠加使美国经济以超预期的方式降速。聚焦2021年美国经济,虽然第4季度经济增长无法像上半年一样实现6%以上高增速,但仍有一定上升空间。不过展望未来3年,美国经济增速将不断减弱,或再回归“新平庸”增长水平。
张文宗:少数族裔“政治崛起”怎样改变美国
2021-11-11 19:28
美国人口在族裔结构上的持续多元化,正让共和党处于长期不利的状况。面对这个趋势,共和党在继续搞“选民压制”的同时,要么通过保守的贸易和移民政策从民主党阵营中“挖白人”,要么提出对特定少数族群有利的政策“挖有色人种”。在人口结构变化这个“海潮”面前,两党最终都要适应并顺应这一变化,美国少数族裔在政治上获得与其人口数量和比例相称的更大代表性,相信只是时间问题。
宋国友:拜登的“疫情牌”为何输了
2021-11-09 19:16
鉴于拜登政府几乎没有在任何重大议题上让美国民众满意,导致其支持率急剧下滑。这使得明年美国国会中期选举正朝着更有利于共和党的方向发展。因此,拜登政府必须在美国民众关切的上述议题上让民众感到实际效果。但拜登政府面对的不仅是民调,更是结构性的两党政治体制。在当前政治极化的束缚下,拜登团队的作为空间十分有限。
杨楠:不打“新冷战”,拜登语意深几许?
2021-11-03 21:07
拜登政府虽尽力摆脱“新冷战”的叙事框架,但美国的行为模式却难以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继续强化对华遏制”既是美战略界的思维定势,也是民主、共和两党的高度共识。源自美方的“激烈竞争”在所难免,中国各界应直面这一现实,“如网在纲,炳若观火”,用自己的实力和精巧外交打破“新冷战”魔咒。
朱锋:“对华战略竞争”已适得其反
2021-09-26 15:27
拜登政府的外交政策设计,是想要在安全、经济和国际影响力三个领域同时发力,让21世纪的美国重复上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的执政业绩。但简单地把“对华战略竞争”视为首要目标,欲借此重振美国的世界领袖地位和保障美国的势力优势,事实上已适得其反。美国与中国的竞争需要的是“合作性竞争”。
朱永彪等:阿富汗大溃逃,美国“情报失败”败在何处
2021-09-22 17:37
美国政府和军情部门此次确实大失颜面,人们不仅看到了其专业能力的下滑,更看出了美阿富汗政策乃至全球战略的“系统性失败”。即,长期以来的霸权、帝国心态,推行战后“国家建设”的一厢情愿,处理与伊斯兰意识形态矛盾时的居高临下,美国内承包商、军火商利益熏心的精打细算,所有这些在阿富汗的复杂性、特殊性面前撞得粉碎。美国及其扶持的势力无法从民众底层和历史深处认识阿富汗问题的症结,长期为情报而情报,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即便能预判形势,也无力改变它。
李成:拜登“中产阶级”政策能否奏效?
2021-09-15 16:06
鉴于美国社会日渐加重的贫富分化,拜登和特朗普主张把内政放到首位是理性的举措。但拜登上台后的外交政策是“南辕北辙”。在对华关系上有很大是作秀,而且在作秀时,没有掌握好分寸。拜登和其团队没有走出特朗普鹰派团队所留下的圈套。在新冠疫情发生期间,美国没有把握住与中国的合作机会,反而进行甩锅,让人遗憾。
曹永福:从加州到得州:美国经济重心会向南转移吗
2021-09-14 16:00
尽管近年来得州经济快速崛起,在美国政治中的话语权逐渐增大,然而,由于得州在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方面仍然较为薄弱,教育产业仍是其短板,因此得州要真正取代加州,成为美国经济体量最大的州,仍然是值得观察的问题。
沈丁立:两场战争后,美国不再如“独孤求败”般高冷
2021-09-13 16:09
美国二十年反恐,见证了国内外巨变。在国内,美国反恐机制逐渐完善,虽然“小恐”事件不断,但是“大恐”事件没有。但在国际上,美国在伊拉克“反恐”缺乏法理,其国际道义受损。两场反恐战争造成美军死亡七千受伤七万,还产生约8万亿美元的巨额开支。由于美国软硬实力都严重受损,美国的国际地位也相应下降,那种冷战结束时美国“独孤求败”的高冷时光也已一去不复返。
肖河:9.11事件20年,美国站在新的“十字路口”
2021-09-10 22:05
目前的美国,一面共和党和民主党人在打一场涉及全社会的“准内战”,另一面,又试图通过渲染外部“竞争”和“挑战”寻求支持和团结。对美国而言,他徘徊在自身兴衰成败的“十字路口”,这背后又是包括中国崛起在内的全球大势。中国有耐心和余裕面对美国的踯躅,有能力和决心应对美国的遏制,也有诚意等待其找到真正符合美国人民利益的国家之路。
1139条
上一页
1
..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
114
下一页
推荐文章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李硕:中国气候外交转身悄然撬动世界秩序
钱文荣:朝核向题:为何美国要承担最主要责任?
吴祖荣:特朗普施政百日,美国未见剧变
李家成:韩国大选:"文安对决"由不分伯仲到拉开差距
热门文章
日媒:安倍发誓全力推进修宪 近九成民众支持现行宪法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安倍再次表明任内修宪强烈欲望 称时机已经成熟
民调:安倍支持率稳定 64%日本人批其有所懈怠
特朗普:在适当的情况下愿与金正恩会面
频道编辑
国际网
网址:
WWW.CFISNET.COM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
版权及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9049794号-1
国际网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须注出处
Copyright©2012 cfis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