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首页
时事追踪
观点探索
外交亲历
国际视野
热点聚焦
中国周边
研究成果
外国人看中国
/
中国人看世界
非传统安全
一家之言
走出国门
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国际视野
>
美国
>
美国
林玲:面对巴以冲突,美国社会是撕裂的
2023-12-08 19:19
11月4日,数千人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的自由广场举行抗议集会,谴责以色列在新一轮巴以冲突中对加沙的军事行动。14日,数万名示威者在华盛顿举行主题为“为以色列游行”的示威活动,谴责美国社会“日益高涨的反犹情绪”。目前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仍在激烈进行,持续上升的平民死伤人数引发美国社会的严重分歧,巴以双方支持者纷纷走上街头,形成紧张对峙,公众舆论显著极化。
马雪:美国“铁锈带”难以振兴成“电池带”
2023-12-05 18:06
美国政府希望鼓励本土汽车供应链的发展,推动“铁锈带”转变为“电池带”,在清洁能源技术上赢得与中国的竞争。目前在新政策推动下,虽有相关企业在美国建厂,但他们想生产不使用中国材料的电动车,还需时日。再加上美国电动车企面临两难选择,“铁锈带”工人不接受以及美国利率环境,导致“铁锈带”变为“电池带”面临重重困难。
秦立志:基辛格的战略思想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
2023-12-01 19:10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大战略思想家们的冷静与审慎的高贵品质。基辛格像马汉、斯拜克曼、凯南一样是美国历史上战略转型期的关键塑造者。他不希望美国推进更容易陷入战略透支风险的超地区霸权战略。他的存在让中美关系多了一些“压舱石”。今天美国政府的决策者们必将在未来某个时刻验证基辛格的战略远见。
肖河:基辛格逝世:一位现实主义者与美国现实主义外交远去了
2023-11-30 19:24
基辛格一生的政治活动完美诠释了何为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然而可惜的是,基辛格在卸任之后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在亲眼目睹美国外交一步步背离他所偏爱的轨道。
袁满等:美国汽车工人罢工落下帷幕,但切肤之痛仍在
2023-11-30 19:17
近日,持续六周的美国汽车工人大罢工落下帷幕。罢工问题不仅是美国的社会问题,更是西方国家的共同挑战。当前全球产业结构面临转型与调整,企业与工人之间的裂痕、传统与创新之间的矛盾、全球化与逆全球化之间的冲突不断加深。虽然本轮“罢工潮”可归结为财富分配不均导致的社会矛盾激化,但究其根本还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缺陷。鉴于本轮“罢工潮”必将使美国汽车行业遭遇改革的切肤之痛,预计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美国汽车产业的重组。
王鹏:“印欧经济走廊”暴露美国全球地缘战略意图
2023-11-24 19:34
美式基建计划成事不足,却败事有余。其政策实质是,以“基建”为借口和抓手拉拢盟友伙伴,然后裹挟盟友伙伴共同遏制中国,即“以盟遏华”。同时,“印欧经济走廊”暴露美国全球地缘战略野心——以“斯皮克曼线”连通大西洋—欧洲板块和印度洋—太平洋板块,同时切割亚非欧大陆,进一步缩小对华包围圈。由此可见,“走廊”虽在理论上并无新意,但在政策层面则颇有分析价值,值得密切关注。加之它暴露了美国地缘战略意图,使得其他国家有较为充裕的时间予以反制。
张文宗:美国维持“熔炉效应”的手段失灵了?
2023-11-24 19:25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不同族群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属常态。族群的文化认同和对美国的政治认同相随,对祖籍国的忠诚和对美国的忠诚同在,这种“双重认同”“双重忠诚”也是常态。因此,新一轮巴以冲突在美激起的抗议,不会冲击美主要族群的国家认同。真正对美凝聚力或“熔炉效应”的长期挑战,是白人人口比例下降和少数族裔人口比例上升的不可逆趋势。美国政治体系如何应对,原有的“硬手段”还是“软管理”会产生不同结果。此外,他是否还有财力维持原有政策也很关键。
凤凰网:6年资历就当美国新议长,约翰逊会成为特朗普的“传
2023-11-01 19:26
约翰逊从小家庭困顿,依靠自己努力当上律师最后走上政界。他是一个性格刚硬但身段柔软的人,这正是特朗普所需的,根基薄弱易于控制,同时能力出众可以跟政治精英们撕扯制衡的最佳人选。在约翰逊拿起议长锤子的时候,他的政见就已消失,坐在美国议长宝座上的,就是特朗普本人。约翰逊唯一的核心任务,就是搞垮拜登,保证明年特朗普选举的胜利。美国的府院之争,将会更加精彩热闹,两党之争也会更加白热化,美国政府的管制失灵,也会更加凸显。
凤凰网:“背刺”拜登,加州州长访华意欲何为
2023-11-01 00:18
正在访华的加州州长纽森,是民主党冉冉升起的新星,也是拜登大选前,必须压住的地方豪强。纽森也在拜登雪上加霜的民望里,看见了“上位”的大好机会。纽森一出生就拿着一手好牌,以豪族“三代”的出身,年纪轻轻便平步青云。上任州长后,他激进推动极深蓝政策,仍能以67%的支持率涉险连任,有望在党内更进一步。控枪始终是美国政治中抓人眼球的话题。拜登仓促上阵的控枪法案收效甚微,而纽森却亮剑控枪,在地方上斩获人气,走出了一条“黑红”路线:既张扬反抗共和党,又通过暗踩拜登,包装自己为民主党内最敢于亮剑的“草莽英雄”。如今华盛顿纷争不断,大选悬念重重。纽森努力和中国搭建更多联系,在混乱中走出了一条相对务实的道路,无疑是有利中美关系的。
王萍:警惕美国加大离间金砖国家关系
2023-10-30 16:17
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打压难以在短期内发生改变,分化瓦解金砖国家,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一大着力点。当然,金砖国家的自主意识已越来越强,没有谁愿意对美唯命是从,更不会选择在大国博弈中站队,使自身利益受损。但我们仍需保持相当的警惕,中国作为金砖国家成员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继续积极推动“金砖+”合作模式,打造开放多元的发展伙伴网络,有效化解美国的离间。
963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97
下一页
推荐文章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李硕:中国气候外交转身悄然撬动世界秩序
钱文荣:朝核向题:为何美国要承担最主要责任?
吴祖荣:特朗普施政百日,美国未见剧变
李家成:韩国大选:"文安对决"由不分伯仲到拉开差距
热门文章
日媒:安倍发誓全力推进修宪 近九成民众支持现行宪法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安倍再次表明任内修宪强烈欲望 称时机已经成熟
民调:安倍支持率稳定 64%日本人批其有所懈怠
特朗普:在适当的情况下愿与金正恩会面
频道编辑
国际网
网址:
WWW.CFISNET.COM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
版权及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9049794号-1
国际网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须注出处
Copyright©2012 cfis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