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国际视野 > 欧洲 >
欧洲
  • 吕蕴谋:香格里拉对话会透露出的欧洲“印太”动向 2023-06-09 10:16
    当前欧洲仍未放弃参与印太事务的雄心,尽管他渐以“安全视角”看待印太事务,但其“印太观”与美不同。同时,鉴于经济利益是其在“印太地区”的主要利益,地区局势紧张对欧不利。因此,欧洲更希望在“印太地区”塑造自己“平衡性力量”、“更智慧的和平促成者”角色,并不乐见地区局势升温。
  • 前德国外交官:欧洲“自主”之路,既不追随中美,也不保持“ 2023-06-07 18:45
    法国总统马克龙近期关于“欧洲战略自主”的论述再次引发热议。当前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欧洲国家必须重新调整外交政策——既不偏向中美任意一方,也不是简单地在中美之间保持“等距”。真正自主的欧洲外交政策必须找到独立的“第三条道路”,同世界其他主要力量共存,以平等互惠为原则处理重大国际问题,在多极世界中引领自身向前发展。
  • 胡春春:德法政客的“迷惑行为大赏”与德法发动机重启 2023-06-05 18:11
    就在俄乌冲突仍看不出解决路径的时刻,法、德却各自陷入了奇怪的内政漩涡。我们在这些貌似花边新闻的争论背后看出了一种共同的逻辑,即两国的政治精英与民众之间的鸿沟有逐渐加深的趋势,这种鸿沟都指向西方现代社会的机制性失灵。这种失灵不是必然发生,但其发生确是必然。如何用一种更为宏大的叙事替代或者遮盖当下的僵局,可能也是法德领导人在7月会面时必须讨论的主题。
  • 李俊:重压下的塞尔维亚 2023-06-02 17:22
    5月,塞尔维亚风波不断。这与一年多来在对俄罗斯制裁与科索沃问题上,美西方加紧向塞尔维亚施压密切相关。在重重压力下,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欲通过新组政治力量,增强国家团结,以维护塞尔维亚主权、领土完整与独立自主。
  • 孙榕泽:《欧洲芯片法案》能促进欧洲芯片产业复苏吗 2023-05-29 15:15
    欧盟推出《欧洲芯片法案》,展现了其在全球芯片产业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积极布局芯片产业的意愿。但鉴于,法案有违市场经济理念,建立自给自足的芯片产业链难度较大;美欧间的利益冲突难以协调;欧盟难以长期集中政治意愿、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建设芯片产业。法案要达到预期目标面临相当程度的挑战。
  • 原航:中国与欧洲安全,过去、现在和未来 2023-05-18 16:51
    俄乌之间的悲剧,是有历史和现实原因的,根源在于欧洲的安全机制有问题。解决欧洲安全问题的长久之道在于通过谈判形成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机制。这是中国的基本主张,具体蓝图如何擘画有待战场态势的进一步明朗化,更要看直接相关各方的理念更新、利益勾兑和态度转变。可以预见,有中国积极参与的乌克兰危机政治解决进程将开启中国直接、深入影响欧洲安全机制发展演变和战后欧洲乃至国际秩序的新时期,中方一直以来积极倡导的持久和平、共同发展理念必将在其中得到更多具体反映。
  • 姬文刚:欧洲安全局势,多重挑战与和平愿景 2023-05-17 17:41
    欧洲安全机制的基本架构,是围绕北约、欧盟、欧安组织展开的。欧洲的和平取决于它们。但鉴于它们无法有效应对当前的复杂挑战,其使命需被重新界定。在目前的地缘政治形势下,往旧瓶里装新酒不足以形成稳定持久的秩序。未来欧洲安全秩序无可回避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应对俄罗斯。现在欧洲面临两难,既视俄为敌人,又离不开俄的合作。当务之急,欧洲需要找到符合21世纪时代特征的建设性解决方案。
  • 孔田平:欧洲安全秩序:历史、困境与选择 2023-05-16 18:54
    欧盟和北约的“双扩大”塑造了冷战后的欧洲安全秩序。无论是欧盟还是北约都试图将俄罗斯融入特定的制度框架内,但最终以失败告终。2022年爆发的乌克兰冲突宣告了冷战后欧洲安全秩序的分崩离析,其结局将在很大程度重塑欧洲安全结构。冲突结束后欧洲将呼唤新的安全秩序,需要有超越结盟和均势的新的战略思维,重新思考既有欧洲安全机制的使命,并创建针对原苏联空间的新安全机制。无论冲突结果如何,俄仍将是欧洲无法选择、难以避开的邻国。如果没有其参与,就不可能有一个稳定的欧洲安全架构,而如果俄完全融入新安全架构,欧盟和北约的利益如何与俄的利益实现平衡又将是一大难题。
  • 吴白乙:三重挑战促使欧洲改变对华姿态 2023-05-09 18:46
    欧方对华姿态有所变化,主要是与当前其内外形势的三重挑战有关:一是欧洲经济困难重重,需要抓住中国疫后重启的重要机遇。二是欧洲“战与和”前景尚不可料,需要中国发挥“稳定器”作用。三是国际形势持续剧变,欧美关系需要“再平衡”。
  • 孙榕泽:“欧洲芯片法案”与欧盟“入局” 2023-05-05 17:21
    “欧洲芯片法案”彰显欧盟积极入局“全球芯片竞赛”的决心。但就实际情况而言,欧洲芯片产业与其“竞争对手”相比相对落后且结构性问题突出,想要全面追赶并非易事。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