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国际视野 > 欧洲 >
欧洲
  • 吕蕴谋:若搞砸了对华关系,欧洲将更加被动 2025-07-04 15:38
    本次王毅访欧时机有一定特殊性,释放出与以往不同的深意:其一,总结中欧50年来的交往经验并继往开来,具有重要意义。其二,当前大国关系互动与博弈呈现出新的态势,中欧对彼此的需求上升,中欧关系的发展面临重要机遇。欧洲应该明白,如果处理不好与中国的关系,那么其在全球格局中的位置将更被动,掉队、降级将加速到来。其三,2025年在全球安全史上是不寻常的一年,中欧有责任为全球安全秩序的恢复共同努力。
  • 徐若杰:欧洲“重新武装”为何是个错误 2025-07-04 15:36
    大刀阔斧提升整体军事投入水平,彰显了欧盟和欧洲国家以提升战略自主谋求脱困向前的战略雄心,然而前路并非一条坦途。要实现整体军费支出的跃升,最关键的是资金筹措问题,稍有不慎将引发社会动荡。另外,迎合美国快速增加军费,或将继续增大欧盟和欧洲国家对美依赖,为美国军工企业对欧新一轮利润收割创造条件。
  • 李莹莹:普京为何此时对乌克兰发动“最大规模空袭”? 2025-07-03 16:54
    目前来看,俄乌双方政治解决危机的意愿仍在,战场上的收益将提升谈判桌上的筹码。但即使俄乌能举行第三轮谈判,也将围绕技术性问题或局部停火展开,难取实质性成果。预计今后,俄乌将边打边谈。双方的无人机军备竞赛将加剧,战事或进一步升级。
  • 周秋君:法国能推动欧洲防务“去美化”吗? 2025-06-30 15:00
    鉴于欧洲存在政治结构分歧、预算困境、战略文化不同等问题,法国推动欧盟军工“去美国化”,短期内难以形成实质性变革。但在全球安全格局日益复杂、美国政策日趋内向的背景下,马克龙对欧洲军工独立性的“振臂高呼”,却也不失为欧洲战略自主道路上的一次重要探索。
  • 王朔:英欧“破镜重圆”难在哪里? 2025-06-30 14:58
    英欧之间想要真正“和解”,最关键的是解决互信难题。正所谓“破镜难圆”,当年英国不顾欧盟挽留执意“脱欧”,对极其重视欧洲一体化的欧盟冲击极大。无论现在欧盟再怎么需要英国,也不可能当作“脱欧”没有发生;而英国再怎么想和欧盟走近,也不太可能重新入盟。换言之,英欧现在可以因为共同利益“大而合”,未来也就可以因为共同利益“小而分”。英欧关系的“新篇章”能书写到何种程度,充满不确定。
  • 简军波:“5%军费目标”炸出欧洲多少深层矛盾 2025-06-25 17:35
    对于同处北约和欧盟内的欧洲国家而言,地理上的隔阂和能力意愿上的差距,导致它们很难在北约问题上形成共识。欧洲各国在安全等问题上都有着自己的考量,就算北约秘书处在美国“极限施压”下全力配合,也难以改变各国在该议题上意见“四分五裂”的现状,欧洲“两头堵”的困境在短时间内也难以解决。
  • 董一凡:以伊冲突,欧洲立场为何拧巴? 2025-06-23 16:48
    欧洲自身利益考量带来的立场问题,以及其自身硬实力的不足,导致欧洲在以伊冲突爆发后一方面希望靠自身力量推进停火止战,另一方面却无法在该问题上站到与美国和以色列不同的位置,陷入“两难”的尴尬境地。欧洲在变局下地缘政治雄心及现实作用之间的巨大落差,体现出其在国际事务中的道义责任与其现实利益之间的矛盾。
  • 忻华:避险潮下,英国与欧盟“再牵手” 2025-06-19 16:59
    禁止英国“既要停止对欧盟承担义务和支付款项,又要留在欧洲单一市场之内”的做法,一直是欧盟处理与英国关系的“铁律”。如今欧盟允许英国参加“欧洲安全行动”计划的资源分配体系,说明欧盟的“铁律”已经松动。不过,目前英欧实质上仅达成了粗线条的意向和约定,要将它们付诸落实,英欧在各自内部都面临不小的阻力。但不论怎样,英国与欧盟关系的“重启”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正在深刻影响着欧洲战略格局的未来走向。
  • 黄萌萌:新外长上任,德国外交有哪些变化 2025-06-12 21:13
    此次新外长任命形成了自1966年来德国总理与外长首次出自同一政党的局面,将减少内部分歧。面对欧洲安全失序与国际秩序动荡等挑战,德国外交政策或将做出更多务实性调整。在特朗普2.0时期,美国背离传统联盟政策。但基于中短期内欧洲难以摆脱对美防务依赖,德国仍将尽力劝说美国重拾联盟政策。在中美博弈的背景下,德国将留有对华战略回旋空间,以缓解国内经济压力、应对美国发动的关税战和美国部分退出全球治理后的资金缺口。不过,面对欧洲安全挑战与美国极限施压,中德关系改善空间有限。
  • 叶天乐:俄乌和谈:越谈越不和 2025-06-12 20:54
    乌克兰危机已持续近1200天,巨大的压力让双方萌生谈判意愿。但双方在谈判细节上存在无解的“死结”,导致双方战略目标不可调和。在“谈而不成”的刺激下,军事袭击成为双方的“替代语言”。美方特使的“穿梭外交”虽促成停火提议,但其施压战术也遭遇“反噬”,欧洲的应对同样进退失据。眼下的当务之急,各方应建立危机管控机制。同时,任何方案必须考虑双方的安全关切。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