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国际视野 > 欧洲 >
欧洲
  • 田德文:“北欧神话”走向终结 2024-03-04 21:59
    二战后形成的“北欧神话”面临着经济、社会、政治的全面挑战,这当然并不意味着北欧国家将走向经济衰落、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但是可以提示人们更加关注国际社会中“优等生”赖以存在的客观条件。每个国家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走向现代化的路径,别国的经验可资借鉴,但绝不能成为金科玉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中,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方面,北欧国家都有一些值得参考的经验。也许,破除了“北欧神话”,反而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借鉴“北欧经验”。
  • 马麟贺:法国史上最年轻总理的关键词 2024-02-29 19:01
    纵观阿塔尔年少得志的人生经历,可概括为“精英、忠诚、多元”三个关键词。马克龙此时任命他为新总理,主要考量有三。首先,革新政府形象,挽救支持率。其次,着眼年中选举,力阻极右翼力量。最后,培养“马克龙主义”接班人。目前,这位史上最年轻总理肩负的担子并不轻松,最重要的是他如何化解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这不仅关系到其个人政治前途,更关系到“马克龙主义”所代表的中间派政治力量的未来。
  • 张禄彭:匈牙利放行瑞典入北约显示西方与俄对峙阶段性升级 2024-02-29 18:15
    在欧洲国家普遍感觉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匈牙利政府难以继续顶住来自整个西方世界的巨大压力,此时审时度势地为瑞典放行是最好选择。同时,也不排除美欧有关国家给予了相应的利益和承诺,匈牙利也正好趁此时机见好就收。瑞典即将正式加入北约无疑将进一步升级欧洲北部的军事对峙,必将造成波罗的海地区的结构化对抗,对欧洲安全形势产生不利影响。
  • 刘晨:德国农民抗议暴露政府执政困境 2024-02-28 13:20
    岁末年初,德国正经历“不满之冬”,德国农民因不满政府削减农业补贴接连掀起多次大规模抗议浪潮,极右势力混迹抗议人群,民众对政府不满情绪持续升温,德国政府支持率创下历史新低。目前,德国执政联盟式微、在野党虎视眈眈,加之德国经济短期内难回暖,未来联邦政府恐踉跄前行,不排除遭遇其他执政危机的可能。
  • 赵纪周:欧洲多国“火上浇油”,与乌克兰签署安全合作协议 2024-02-26 19:33
    在乌克兰危机持续两周年之际,英法等国接连与乌克兰签署类似协议,此举或将导致乌克兰危机再度延宕升级。这不但无益于扭转战场局势,对美西方未来援乌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考验。如果乌克兰危机未来陷入“火上浇油火更旺”的恶性循环,西方国家终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损人害己”的下场。
  • 张健:“精英政治”正在动摇欧盟根基 2024-02-26 19:12
    当前,欧盟内部“精英政治”愈益盛行,不断动摇欧盟根基,“疑欧主义”甚至“反欧主义”正在积聚越来越多势能,这样的欧盟恐难持续成为一支真正有影响力的地缘政治力量。要走出这样的困境,需要欧盟各个层面包括精英阶层进行深刻的反思与调整。
  • 丁晓星:俄乌冲突两周年记 2024-02-23 18:34
    俄乌冲突延宕至今,战局僵持。2023年乌方贸然反攻损失惨重,形势对其愈发不利。2024年或迎来决战,无论战局如何,双方都有可能和谈。但和谈的过程注定不会顺利,将形成打打停停,谈谈打打的局面。目前看来,由于俄与西方在欧洲安全框架问题上的结构性矛盾难以消除,乌克兰危机就或长期存在,俄与北约的对峙也就会长期持续。
  • 伍慧萍:“超级大选年”,欧洲会集体右转吗 2024-02-21 10:51
    近年来在一系列国内外因素的作用下,欧洲极右翼和右翼民粹政党的上升势头无疑强化了欧洲右转的态势。但在不少欧洲国家,主流政党将极右翼和右翼民粹政党视为民主的风险挑战与威胁,不仅拒绝与其合作,且合力筑起“防火墙”加以排斥。因此,虽然欧洲各大主流政党的整体规模极可能在6月的欧洲议会选举后明显萎缩,但他们或能守住欧洲议会的多数票,避免欧洲政坛地震。可以预见,在近年来系列危机的冲击下,欧洲社会的右转将是一个长期和渐进的过程。
  • 张健:慕尼黑安全会议凸显欧洲对“输”的四大焦虑 2024-02-19 22:33
    从2024年慕安会报告、会议议程设置以及会议讨论情况来看,可以明显看出西方特别是德国和欧洲对局势失控的焦虑和无力感,对输的害怕,以及对自身未来愈益凸显的迷茫。不过,正如慕安会报告所言,当前全球“双输”局面的形成是“人为的”,因此双输也不必然,如何变输为赢,需要世界各国包括欧洲和西方国家的共同努力。唯此,西方才不会有输的焦虑,世界也才会有更多的合作共赢。
  • 董一凡:《关键原材料法案》能否支持欧盟绿色产业雄心 2024-02-06 19:33
    法案意在通过发展采掘和加工能力、构建原材料供应评估和分析体系以及推进国际原材料供应链合作,以内外多重手段增强欧洲关键原材料的供应保障。但鉴于欧盟自身的资源禀赋、产业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外部资源地缘政治环境,实现相关愿景存在诸多挑战。不可否认的是,该法案对中欧在原材料供应链方面的合作产生了较为复杂的影响。中国愿与欧盟就关键原材料供应链稳定进行政策沟通。只有中欧在关键原材料领域本着谋和平、促发展的积极意愿,以包容开放的态度加强合作,才能为全球能源资源治理注入更多稳定性与可预见性。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