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国际视野 > 欧洲 >
欧洲
  • 李莹莹:美国暂停援助,乌克兰会立即崩溃吗? 2025-03-06 18:59
    短期内,乌尚可通过自主军工生产和欧洲的增援维持一定防御力。但考虑到乌军现有的弹药储备仅能维持几个月,俄预计会借机加大攻势,突破乌东防线。长远来看,乌能否坚挺将取决于欧洲能否快速整合资源、提升军工产能,以及美国政策是否长期转向。如果乌防线最后陷入崩溃,他将不得不考虑接受“被强加的和平”。
  • 周秋君:法非关系重塑之路充满变数 2025-03-06 18:57
    法国竞争力趋弱,使其难以全面兼顾非洲事务、欧洲防务以及对乌援助。对此,马克龙尝试调整对非政策,但这也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矛盾。法国本土产业竞争力不断下滑,单纯依靠文化认同,难以填补经济利益流失造成的缺口。而非洲国家愈发重视自主发展权,更倾向于探寻多元化的合作伙伴关系。这些因素都将令法国重塑法非关系之路充满变数。
  • 张健:“想做美国附庸而不得”的欧洲,其实还有另一条路可走 2025-03-05 15:04
    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始以来的一系列政策对美欧同盟体系造成强烈冲击,迫使欧洲重新审视对美、对华关系及战略自主问题。中国一贯支持欧洲一体化和战略自主,而欧洲近年来由于内部经济、社会和政治格局变化,以及迫于美国压力,对华关系出现波动。新形势下,中欧共同利益和中欧关系稳定的重要性凸显。欧方应以此为契机,加强构建战略自主,摆脱美国干涉,同中国加强多领域、深层次合作,共建多极化世界秩序。
  • 刘晨:“缩水”的“大联合政府”能否拯救德国? 2025-03-05 15:01
    “缩水”的“大联合政府”在德国政治经济困局下应运而生,然而,看似“老”的问题也在内部撕裂与外部压力的叠加作用下产生了新变化,给“大联合政府”带来空前的考验。当前,德国乃至欧洲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未来的德国政府肩负巨大的挑战。
  • 张云:美俄“越顶外交”与欧洲战略焦虑 2025-03-04 18:58
    冷战后,欧洲将自己看作冷战胜利者,并陶醉在这种自我认知当中。但目前欧洲最大的战略挑战不是俄罗斯,而是内部竞争力的下降。欧洲复兴需要务实主义的回归,欧洲的未来取决于保持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确保欧洲的生活质量、就业和社会安全。如果说特朗普的“越顶外交”是一次强烈冲击,那么希望这个外部影响能够加速欧洲战略认知的觉醒。
  • 叶天乐:泽连斯基的愤怒难改乌克兰“双输”命运 2025-03-03 22:37
    由于乌克兰在涉及自身利益的和平谈判中始终处于边缘地位,他难以摆脱既无法主导甚至参与战后安排,又被迫让渡资源主权的命运。更值得警惕的是,雅尔塔体系虽由大国主导,但以国际规则为基础,中小国家尚能通过国际多边机制争取权益。然而,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其外交政策日益显露出“新殖民主义”特征,与殖民时代列强行径如出一辙。
  • 赵怀普:欧盟对华政策“硬化”及其限度 2025-02-27 23:07
    虽然欧盟至今仍然声称无意对华“脱钩”,无意对华冲突,不放弃对华接触战略,但欧盟已从以往强调对华接触与合作的软性或柔性的外交,转变为强硬姿态下对华疏离、竞争乃至对抗的“硬化”状态。这种“硬化”具体表现为对华负面认知加深、合作意愿减弱、对抗性行为增多,以及涉华安全议题上的强硬态度。同时,欧盟加强与美国在涉华事务中的协调与合作,将使中国面临较大战略压力。今后,欧盟对华政策“硬化”,使中欧关系面临进一步下滑的风险。然而,鉴于中欧关系具有韧性和互利性质,双方不会放任关系持续下滑,预计欧盟对华政策“硬化”影响有限。
  • 陈旸:美国抽身,欧洲防务自主之路道阻且长 2025-02-25 20:20
    美国防长的表态对欧洲犹如晴天霹雳,欧洲意识到,美国即将从欧洲安全中抽身。对欧洲而言,这虽然也为其防务力量生长提供了空间。但鉴于欧洲的一系列防务设想在未来四年内不可能一蹴而就,而特朗普治下的美国却可以在四年任期内随时从欧洲抽身。更难的是,欧洲对美国的安全依赖深入骨髓。由此可见,欧洲发展自身防务能力,独立自主捍卫自身安全利益,道阻且长。
  • 黄萌萌:德国“战略自主”之路会怎么走 2025-02-25 20:16
    为达到战略自主的目的,德国新政府必然会承担更多欧盟防务责任,推动欧盟参与解决俄乌冲突的谈判,加强欧盟框架下的军备建设,提升国防开支在GDP中的占比超过2%的标准。但同时,新政府也将努力维持德美关系的韧性。此外,未来德国新政府的对华政策将在延续中调整,并呈现出两面性的特点。
  • 吕蕴谋:英国与乌克兰签订“百年协议”有何深意 2025-02-24 23:51
    此次签订协议的时间节点耐人寻味,背后动机值得思考,协议旨在稳定政策预期、提振乌克兰士气、展现欧洲对乌的支持,并对俄威慑,彰显英国在援乌及未来欧洲安全秩序构建中的领导力。然而,美国政策导向对于俄乌局势走向至关重要,特朗普重返白宫导致美国对乌政策陷入不确定之中,成为影响俄乌局势的最大变量。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