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中国周边 > 东北亚 >
东北亚
  • 闫亮:日韩关系破冰有多难? 2015-06-26 16:22
    日韩关系迟迟难以破冰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安倍晋三政权在二战历史认识上的倒行逆施。安倍自出任日本首相以来,先后发表一系列否认二战侵略历史、主张修宪、实施军扩的言论,严重伤害了中韩等国民众的感情。随后,安倍不断推动修改日本和平宪法解释,解禁集体自卫权,在军国主义的道路上暴走,包括韩国在内的二战受害国表示强烈不满和抵制。这也成为日韩关系不断降温的主要原因。此外,领土争端也是阻碍日韩关系趋暖的重要原因。如果安倍政权在历史问题上不能拿出诚意,表达歉意并付诸实际行动,如果日韩间的领土争端不能妥善解决,今后,这些横亘在日韩间的历史悬案仍会不断冒出来,阻碍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 张琏瑰:韩国为什么不会学朝鲜走有核道路? 2015-06-19 17:32
    对于一般国家,特别是对那些小国来说,核武器实在是一种“奢侈品”。第一,搞核武器无非是为了国家安全,但小国拥核,反而会更不安全。相比大国,小国没有战略纵深,一次密集袭击可摧毁其所有反击能力,攻击者基本上没有后顾之忧。所以对小国来说,其核威慑力是大打折扣的,它不但不会增加安全系数,反而会引火烧身。第二,一旦拥核将会自动成为核打击目标。第三,拥核将使国家背负沉重的包袱。第四,搞核试验会使国家环境安全面临巨大威胁。第五,拥核或使国家主权失去完整。罔顾一切闯关拥核,必遭国际社会严厉谴责和制裁,恶化国际关系,使国家日益孤立。
  • 尹锡俊:韩国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为何不怕美国生气? 2015-06-04 17:58
    韩国外交部长尹炳世最近表达出这样一种观点,即韩国特定的战略地位使其能够为地区和平及繁荣作出重要贡献。事实上,如果韩国能够通过现行外交策略来平衡中美这两个地区大国的影响力,韩国就应该能获得并享用自己的那份蛋糕。毫无疑问,韩国参与“一带一路”将会为其自己带来挑战,但韩国应该巧妙而坚定地面对它——因为它是潜在的不应被忽视的巨大经济利益。
  • 曹世功:不要把“改革开放”标签强加给朝鲜 2015-05-22 11:14
  • 薛理泰:朝鲜潜射导弹成功恐酿大事端 2015-05-13 18:01
    朝鲜核计划不仅威胁到周边邻国的安全利益,而且也对美国的安全构成了挑战。当前美国对朝核问题采取“战略耐心”的政策,但这次朝鲜试射潜地导弹以后,美国迟早可能对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原因在于:其一,国际社会对朝核问题采取“战略耐心”的政策,长此以往,是否可能劝说朝鲜遵循半岛无核化的原则?其二,假如朝鲜继续锲而不舍地扩大核武库,至2020年拥有100枚核弹。国际社会对此前景能否继续容忍?显然,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 王冲:东北亚看似紧张,实则可控 2015-05-07 17:54
    当今局势和100年前大有不同。简而言之,全球化让战争的控制阀愈加难以开启,而核武器让战争的后果愈发严重,经济的一体化则让任何妄言战争的人都显得无知。因此,不要轻言战争,不要夸大风险。日美同盟强化,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出现危机,这不是零和游戏。日本人其实特别担心中美走进撇开它。美国在中日争端中,更愿意做一个调停者,它当然会偏向日本,但也不会一屁股坐在日本一边,帮日本人火中取栗。更为关键的是,中国是融入世界体系后得以发展的,更愿意做国际体系的建设者而不是破坏者。因此,东北亚局势虽然看似紧张,有新冷战迹象,但依旧是可控的、变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必过于悲观。
  • 曹 世 功:韩国部署“萨德”不威胁中国吗? 2015-03-26 15:27
    事实表明,美国积极构筑导弹防御系统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第一、增强导弹防御手段的结果必然是削弱对方的报复能力,这就等于加强了进攻手段。第二、美国虽口头上表示不希望出现新一轮军备竞赛,但实际上军备竞赛恰恰是其拖垮对手的有力武器。第三、美国实现“战略再平衡”的主要措施之一就是强化军事同盟。而美日韩导弹防御系统“一体化”将会加快三方实质性军事同盟的形成。以上从战略遏制、先制攻击、军备竞赛、军事同盟四个方面揭示了美国导弹防御体系的战略目的,韩国部署“萨德”对中国的威胁也主要体现在这里。“萨德”与中国战略利害密切相关,中国绝不会听之任之。何去何从,韩国政府需慎重考虑。
  • 张琏瑰:朝鲜“停核试换停军演”交易夭折记 2015-03-04 16:40
    目前朝鲜“闯关制核”阶段任务几近完成,下一阶段任务是迫使国际社会承认其“核国现实”的“C计划”。在推进“C计划”受挫后,朝鲜开始调整战术,在不对其核计划构成根本损伤的前提下,通过对其核计划某些项目进行有限退让,换取国际社会在朝核问题上做出根本改变。可以肯定,若朝鲜用“暂停核试”消除了美国军事压力,它将提出一系列交易建议,待“核朝鲜”被世界“公认”并“接纳”后,其整个核计划便大功告成。年初朝鲜这项“深远且重要”的提议遇阻了,朝美对抗将开始新一轮升级,2015年的朝鲜半岛将进入多事之秋。
  • 李敦球:从新口号颁布看朝鲜未来走向 2015-03-02 16:30
    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和党中央军事委员会2月11日发表联合口号。这些口号客观地反映了朝鲜未来内政、外交的新变化和发展方向,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首先是继承传统,团结对敌。其次是淡化拥核,首提人权。第三是强调民生,振兴经济。第四是多元外交,突围破困。它们反映了朝鲜在求变求新,对此国际社会也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朝鲜,因为朝鲜是否能够成功实现社会转型既取决于自身的努力,也取决于其所处的国际环境。
  • 吴正龙:“安倍谈话”不应成为亚太和平发展的负资产 2015-02-25 17:37
    二战结束70周年,对安倍来说,是历史给他一个机会,也是一个严峻挑战。摆在安倍面前是两种诀择:是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狂奔下去,还是悬崖勒马,回到正确对待历史的轨道上来。德国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赢得邻国和全世界尊重。日本应引以为鉴,避免历史问题成为亚太和平发展的负资产。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