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中国周边 > 东北亚 >
东北亚
  • 孙兴杰:朝鲜半岛的僵局与破局 2014-11-14 18:58
    一个国家的核威慑力取决于其使用核武器的可信度,朝鲜的行为模式已经告诉世人,若拥有核武器,很可能会投入使用,这种可信度随着朝鲜核弹的武器化而变成了切实的威胁。信任是半岛的稀缺产品,也是半岛局势堪忧的根源,没有信任意味着没有安全感,没有安全感就会自我救赎,就会军备竞赛。而且不仅朝鲜与各大国之间没有信任,更多的是核威慑,各大国之间也缺少信任,甚至在制裁朝鲜的问题上也没有共识和定力,被朝鲜逐一攻破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最后,这个地缘的破碎带上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依然是强势的规范和观念,这是巨大的秩序反差。凡此种种,半岛局势处于变局之中,急于打破僵局并不一定是好事,朝核问题积弊已久,在一两年内获得重大突破只是个理想,而没有定力的破局只能破坏目前以制裁促使朝核转机的局面。
  • 徐一睿:从东亚共同体到TPP:日中渐行渐远 2014-08-27 16:45
    日本的国家战略从东亚共同体向TPP转移的过程,也伴随着中日关系外部环境的恶化,此前,提到中日关系往往会形容为“政冷经热”,但现在用“政冻经冷”来形容中日关系会更贴切。人们往往会将中日关系恶化归根为安倍晋三的右倾化路线,但从日本从东亚共同体向TPP的转变过程,可以明显的看到中日经贸寒潮的背后是日本亚洲战略变化的必然结果。
  • 张敬伟:中日关系能否解套? 2014-08-12 16:52
    中日乃至中日韩关系正常化符合区域利益,中日领导日实现会晤也让人期待。但是安倍凭借机会主义姿态很难获得中国谅解,安倍仅有不参拜靖国神社的态度还不行,更要在中日间的核心冲突上有所表示,即搁置钓鱼岛主权争议。现实矛盾不破解,中日关系难解套。
  • 黄彬华:安倍何以沦为“空中飞人” 2014-08-07 16:16
    安倍穿梭五大洲,对47个国家进行“飞行外交”,外表只是要实现其“俯瞰地球仪外交”目标,实际则是要以此抬高身价,巩固日美盟友关系之余,也能助日本对中国施加强大的压力,先是解除历史紧箍咒的枷锁,后便是让日本提早成为一个“正常国家”。它既然急于要求成为一个“正常国家”,说明它原本就“不是”一个“正常国家”,而其来龙去脉,大家心知肚明,单靠“飞行外交”是解不开谜底的。
  • 陈向阳:牢牢掌握东北亚博弈战略主动权 2014-08-04 15:31
    习主席访韩彰显了中国参与东北亚博弈的战略主动权,中国的新东北亚战略将对东北亚地缘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在中朝韩三角中,中国将与南、北均衡发展关系,故该三角将呈等腰形。在中日韩三角中,右倾化的日本已成中韩共同挑战,中韩联手抵制日本已是大势所趋。在中美韩三角中,美韩距离趋于拉大,而中韩距离则趋于缩小。在“六方会谈”的六方之间,中俄因美国霸权强权而稳步接近,美日相互利用抱成一团,朝鲜因不满中韩接近而接近日本,故而呈现中俄与美日彼此抗衡、韩朝两家居中游移的战略态势。
  • 鲍盛刚:日本威胁与亚太再平衡 2014-07-16 17:28
    日本解禁自卫权,是安倍政府“正常国家”道路最具实质意义的一步。这意味着,日本可以摆脱和平宪法的束缚,以“集体自卫”的名义动刀动枪。这离不开美国的支持和怂恿,美国的目的就是利用日本牵制中国,美国巧实力外交就是离岸平衡,让各种力量相互争斗,相互牵制,避免在欧亚大陆出现美国的竞争者,以此确保美国的本土安全与对世界的领导力。但安倍否定日本侵略历史,否定战后秩序,正在使日本成为亚洲和平的威胁,美国放出日本,说明了美国的短视和无奈,这不过是美国的饮鸩止渴罢了。
  • 张云:在理性范围内期待中韩关系 2014-07-11 18:02
    由于安全和战略的考量,中韩接近不会导致韩国与中美日关系的结构性变化。中韩战略政治关系,受制于美韩同盟与日韩准同盟结构,中国把重点放在经济外交上,中韩的最大共同点,是两国在经济上都位列本地区最大的经济体。中韩在资本金融领域上的合作强化,加上之前与英国、新加坡的合作,将对美日形成示范效应。此外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进展缓慢的情况下,中韩自贸协定将会增加美日,特别是日本在经济竞争上的焦虑。总之对中国的大战略来说,中韩关系潜力巨大,但是对此要在理性范围内期待,并找准期待点。
  • 孙兴杰:日朝接近,止于抱团取暖 2014-07-08 17:07
    东北亚四国中,中韩关系进入了“蜜月期”,日朝都处于孤立之中。在应对孤立这个问题上,日朝想法一致。但日朝只是抱团取暖,两国关系改善的空间并不大,一是缺乏共同的利益纽带,人质问题是为数不多的共同议题。二是日朝缺乏情感的纽带,两个国家都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三是日本无法与朝鲜绑定在一起,改善与中韩两国关系还是日本的重心所在。当日韩、中日关系有所改善之后,日本就不需要再与朝鲜这个“大刺猬”抱团取暖了。
  • 孙兴杰:中日关系何时超越“历史” 2014-07-08 17:05
    历史正义不能伸张,和解就难以达成。美国支持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承担更多的防务责任,造成了东亚的一个根本性变化:日本朝“正常国家”迈进了一大步,以后可以名正言顺地参与地区安全事务。与德国相比,日本与受害国的历史和解还没有完成,解禁集体自卫权是不是意味着日本可以摆脱战败国地位,进而获得了从历史罪责中摆脱出来的机会呢?如此一来,将来中日关系的难题也将不仅局限于钓鱼岛这一双边难题,还可能涉及到南海、朝鲜问题等。中日对峙的领域会进一步延伸。如此下去,中日关系就多了更多的变数。
  • 孙兴杰:“颠倒”的东北亚 2014-07-07 13:26
    中韩紧密的关系将成为东北亚稳定的柱石,但不意味着中韩结盟,美韩军事同盟仍是韩国安全的基石。韩国的目的是既得到美国的安全承诺,又获得中国的经济红利。现在东北亚安全的框架是美日、美韩军事同盟,但美国要以此来遏制中国面临两个难题:韩国不愿与中国交恶;中日关系恶化,美国过多的承诺会被迫为日本外交买单。现在东亚从不存在的“东北亚秩序”走向模糊的敌友关系,已成未来趋势。这种敌我界线的混沌状态既增加了各国外交的灵活性,也增加了突变的风险。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