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国际形势 >
国际形势
  • 赵俊杰:美欧防务进入“互拖待变”模式 2019-12-05 17:28
    未来欧洲和美国在防务合作上会形成何种关系,取决于以下要素:其一,法、德能否携手合作、坚定推进欧洲独立防务力量建设。其二,美国主导的北约和欧洲主导的独立防务能否相互依托、互为补充。其三,欧洲逐步摆脱美国及北约控制是必然的。欧洲构建起共同安全与防务体系,能够独立自主地维护自身利益之日,是北约寿终正寝之时。
  • 王义桅:2020中欧关系的机遇与挑战 2019-12-04 17:49
    中国一贯高度重视与欧洲的合作,欧盟近年来也越来越在乎中国。拿中国说事儿,逐渐成为欧洲人的家常便饭。中欧关系正在进入一个新时代,未来前景可期,不过挑战也前所未有。
  • 唐恬波:2019年的伊拉克抗议与“阿拉伯之春” 2019-12-04 17:39
    伊拉克抗议者对政府极不信任,要求对整个政治体制实行根本性变革。这实际上也折射了“阿拉伯之春”的几个突出特征。一方面,单凭选举解决不了问题。另一方面,阿拉伯世界的整体沉沦,倒逼了阿拉伯民众的国族主义情绪。这种阿拉伯民族主义情绪的泛起,将会遏制伊朗影响力的扩张。
  • 龚正:叙利亚前途的迷雾仍未散去 2019-12-04 17:36
    围绕叙利亚的博弈不仅仅在地面战场,外交与政治舞台上的斗争同样精彩。10月30日,叙利亚宪法委员会首次会议终于在日内瓦开幕。不过,其前景并不乐观。叙政府和反对派对会谈都没有十足的诚意。在战场纷争未定、大国博弈胶着局面下,宪法委员会下的谈判充其量只是一个接触渠道,奢谈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不切实际。
  • 李莹莹:俄罗斯伊朗在叙分歧日渐凸显,地区局势添新变数 2019-12-03 17:37
    对俄、伊两国来说,失去叙利亚这一盟友的代价过高,因此近年来双方展开了一系列有效协作,重塑了地区安全秩序。但由于他们不是天然的合作伙伴,而是在共同盟友面临生存威胁时进行了短暂的协作。如今,随着阿萨德政权地位日益巩固,双方的战略分歧和利益矛盾开始逐渐浮出水面,这给叙战后地缘政治形势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
  • 赵会荣:乌克兰危机僵持三年迎破局可能 2019-12-02 18:07
    在欧亚空间地缘政治较量远未尘埃落定的背景下,本次诺曼底四方会谈可能在局部问题上取得一定进展。这是由四方会谈的力量格局决定的:占据主导地位的俄罗斯掌握着谈判的主导权,会提出符合自身利益的脚本,推动乌克兰朝着联邦化的方向发展。在法德两国的调和下,乌克兰作为弱势一方如以往一样对俄罗斯的脚本做出选择性适度妥协。
  • 陈旸:北约还能再活70年吗? 2019-12-02 17:55
    北约想克服目前的矛盾并不容易,但因此断言北约即将迎来葬礼也为时尚早。不过,倘若北约仍在当前浑浑噩噩的氛围中前进,随着国际力量进一步斗转星移,用不了70年,很可能将被边缘化。
  • 王锦:承认以定居点合法,美国“拉偏架”政策更进一步 2019-11-21 18:48
    美国11月18日称,不再根据国际法将以色列定居点视为“非法”。这标志着美国在以色列定居点问题上40年来政策的重大转变。特朗普比以往任何一任美国总统在偏袒以色列问题上都走得更远,被其一推再推的“中东和平计划”也必然是一个“一边倒”的、不会带来和平的计划。
  • 左希迎:美国亚太联盟体系会走向瓦解吗 2019-11-19 18:0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长期维持着在西太平洋地区的主导权,亚太联盟体系是美国维持这一优势的关键。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和军事现代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结果是中国与美国亚太联盟体系之间的张力逐渐增加并已成为中国必须面对的难题。从美国的亚太盟友、亚太地区的美军驻军数量、美国在亚太联盟体系内的主导权和亚太地区的产业链四个重要指标来看,美国亚太联盟体系在历史上是逐渐衰落的,其松动或瓦解的原因主要有战争方式、战略妥协、国内政治和威胁消失四种。未来美国亚太联盟体系将会部分瓦解,在5—10年内,美国更倾向于选择强化联盟关系。在未来10—30年,中国进一步发展和个别美国亚太盟友的民族主义可能导致美国亚太联盟体系部分瓦解。
  • 李伟:巴格达迪之死冲击国际恐情 2019-11-19 17:59
    巴格达迪之死和美反恐战略进一步“内倾”将对国际反恐态势产生冲击。其中最关键的是,美国撤军后,地区国家是否有足够能力来确保地区安全。一旦美真正撤出,乱源地区国际恐怖势力与反恐力量之间不均衡的态势恐集中凸显,如何应对地区安全真空、防止恐怖分子卷土重来将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难题。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