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国际视野 > 美国 >
美国
  • 张志新:搜查海湖庄园,美国政治恶斗新章节 2022-09-22 18:08
    8月8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位于佛罗里达州的私人俱乐部与住所海湖庄园遭联邦调查局(FBI)特工突击搜查,多箱物品被带走。此举在美国政治史上尚属首次,特朗普公开发声抨击美国进入“至暗时刻”,指责民主党为阻止其参加2024年大选“不择手段”。白宫发言人宣称拜登总统事先并不知情。在中期选举还有不到100天之际,美国司法部授权的此次行动激化了两党恶斗,使得2024年总统选举更具不确定性。
  • 唐慧云:今年国会中期选举,亚裔不再是“被遗忘的角落” 2022-09-13 18:14
    当前,亚裔人口数量是仅次于拉美裔、非裔的美国第三大少数族裔,亚裔也是美国人口数量增速最快的族群,政治参与积极性提高。鉴于此,亚裔选民不可能成为今年国会中期选举中“被遗忘的角落”。另外,从国会中期选举的初选来看,两党均重视亚裔选民。上述报告所反映出的亚裔选民“不被重视”的失落感可能会随着中期选举下半场临近而得到弥补。不过,亚裔并非铁定投票给民主党。
  • 韦宗友:搅动印太,打压中国,零和博弈,拜登最终变成了自己 2022-09-05 18:41
    在对华和印太政策方面,美国现任的拜登政府与前任特朗普政府并无本质区别,仍视中国为首要挑战,加大了针对中国的挑衅力度,试图以更强硬的态度遏制中国发展。唯一不同的是,拜登更强调同盟体系的作用,新建或升级了一些小多边地区集团以围堵中国。虽然拜登口头上说无意挑起“新冷战”,但仍未走出“零和”思维的美国,事实上正在推高“新冷战”的风险。
  • 刁大明:莉兹·切尼败选:成也特朗普,败也特朗普 2022-08-29 18:00
    原先,莉兹·切尼曾经以忠实支持者的角色推动了共和党的“特朗普化”,并因此实现了权势的快速聚集。鉴于她更倾向于规避风险的政治算计,并不会轻易冒险行事。从这个角度出发,她后来与特朗普的针锋相对,大概已不是主动冒险与否的问题,更像是将特朗普视为无法回避的风险与威胁,必须不计成本地予以回击。由此观之,她与特朗普的对决,是共和党内部某些建制派精英对共和党“特朗普化”的最后阻碍,但这一努力并不奏效。
  • 何晓跃:种族主义回潮如何影响美国选举政治? 2022-08-25 20:48
    种族主义作为美国国内的一种系统性存在,在美国政治精英和普通公众中有着大量拥趸,对美国国家治理产生了重大影响。当前,美国种族主义正处于新一轮回潮的上升周期,种族主义力量日趋活跃,种族不平等、种族仇恨和种族分裂持续加剧。同时,种族主义作为美国民主体制的重要内嵌性因素,对美国政治的中长期影响不断凸显。从制度层面看,种族主义始终是美国民主体制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种族主义回潮是美国民主体制难以适应人口结构变化和种族关系变革的结果,使美国民主政治面临一系列的新困境。
  • 唐慧云:民主党为中期选举发力争取非裔,但拜登恐成拖累 2022-08-25 18:05
    民主党对非裔选民极为重视。2020年美国总统竞选,非裔选民为拜登入驻白宫发挥了重要作用。2022年国会中期选举,非裔选民对民主党的影响更不容忽视。从非裔选民的政党认同和分布特点而言,非裔选民保持对民主党较高的政治认同以及非裔选民集中在摇摆州将对民主党的选举产生积极影响。但与此同时,年轻非裔选民对拜登的离心则是民主党“美梦成真”的重要挑战。
  • 孙畅:美国在南太平洋地区展开外交攻势 2022-08-20 16:28
    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南太采取“战略收缩”和“善意忽视”,长期依靠盟友对地区发挥影响,如今选择“重新回归”更多出于地缘政治和大国竞夺考量。具体而言,美国正在南太地区玩一场大型的“追赶游戏”,而在这场所谓的“游戏”中,不管是“太平洋岛屿国家战略”“蓝色太平洋伙伴”机制,还是各项承诺和投入,都只是美国为排挤中国而“攻城略地”的一种方式。
  • 孙太一:中美摩擦可能会源于美国的制度缺陷 2022-08-16 21:08
    “佩洛西事件”让我们进一步看清,布林肯的演说充其量仅仅是美国三权中的一权的对华愿景。即使白宫自身的思路是统一的,府院之间、执政党内部都缺乏很好的协调重要外交政策的机制,因为不同政客之间缺乏互相约束的机制,各方的利益又极为不同,很多并不了解外交事务中微妙因素的政客很容易踢翻火药桶,造成极其深远的影响。在这典型的“集体行动困境”下,议员们的个人理性与利益和集体理性与利益之间存在冲突,且因为政治收益往往由个体收割而政治成本则大体上由集体承担。也正因为此,在研究中美关系时仅仅以国家为分析单位来进行研究已远远不够,中美之间未来的摩擦很可能会源于美国内部因制度缺陷导致的外交混乱。
  • 陈佳骏:德桑蒂斯,代表“特朗普主义”未来的政治新星 2022-08-15 21:20
    尽管特朗普在共和党内的影响力短时间内不会式微。但德桑蒂斯向共和党人提供了另外一种前景:有观点甚至把他称为“称职的特朗普”。他有能力把基于道德理由反对特朗普的共和党选民“找回来”,也有潜力笼络住由特朗普带入共和党阵营的极右翼团体。有了他,共和党有了由“更靠谱”的人掌舵向右调转美国航向的计划。果真如此,世界可能面对一个“称职的特朗普主义”政客领导的民粹主义政党或是民粹主义美国,这意味着什么?
  • 牛新春:拜登中东行尴尬收场 2022-08-11 20:27
    7月13~16日,美国总统拜登先后对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地区与沙特阿拉伯进行了访问,这也是他上任后对中东地区的首访。然而,尴尬的氛围却伴随了他访问的始终。2011年,拜登曾作为奥巴马政府时期的副总统访问中东,此番故地重游,美国已不是当年的美国,中东也不是当年的中东。持续不断的战略收缩让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明显下降,而中东地区各国则正在经历“史无前例”的合纵连横式格局重组,地区主要国家的战略自主性增强,对美国的不信任感日益凸显。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