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首页
时事追踪
观点探索
外交亲历
国际视野
热点聚焦
中国周边
研究成果
外国人看中国
/
中国人看世界
非传统安全
一家之言
走出国门
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国际视野
>
美国
>
美国
肖河:中期选举失利:特朗普在共和党将遭遇挑战?
2023-01-13 21:55
特朗普在共和党内堪称“一强”,奈何其与中间选民的兼容性太差,难以做大选民基础。这一“强而不大”的态势让共和党陷入两难。两害相权,共和党继续让特朗普出马“赌一把”的概率恐怕还是要高于冒着基本盘分裂的风险强行“换马”。这恐怕将是共和党的不幸,却是民主党、特别是拜登的大幸。
刁大明:美国国内政治党争激烈,纷乱加剧
2023-01-03 17:28
过去两年,民主、共和两党各自进入了一个相对平静的调整期,试图找到新的方向。预计未来两党党争可能更多围绕一些常识性的社会权利问题展开,形成对历史记忆的逆动,从而更加尖锐、撕裂,更加极端。接下来的两年,美国政治内斗有许多看点,有两个特别关键:一是特朗普参选影响几何?二是身份政治问题更加突出。
张业亮:美国2022年中期选举:“红潮”未能出现
2022-12-07 20:24
共和党预期获得全面胜利的“红潮”并没有发生,这一现象可用“双否定选举”加以概括。它指的是大多数选民对两党及其领导人都持负面看法,选民会选择竞选人个人品德相对说得过去或其议题主张不那么极端的一方。本次选举中,尽管两党候选人在选民中都相对比较负面,但相对共和党,大多数选民,包括不支持拜登的选民,更倾向于投民主党的票。2022年中选将对拜登后半任期的执政和美国政治走向产生重要影响。除“分裂国会”将加剧两党在关键政策问题上的分歧,立法僵局不可避免外。更重要的是,它增强特朗普再次问鼎白宫的难度。
肖河:美国中期选举的“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
2022-11-29 19:49
拜登能意外挺过中选,有两个最主要原因:第一,共和党人高估了经济议题的重要性,忽视了特朗普推动美国急速“右转”的政治后果。第二,共和党人低估或者说无法抑制特朗普的破坏力。共和民主两党处于“胶着”对抗状态是此次美国中期选举的最大特点,其表明美国的政党轮替和不同政策方向间的动态平衡可能已处于部分失调的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此次中选可能是拜登和特朗普总统之争的“重演”,甚至可能是2024年美国大选的预演。中选之后,由于共和党控制了众院,拜登在“花钱”上将遭遇挑战,但由于民主党依然控制了参院,这保证了民主党还能继续掌握“用人”大权。但这一状况无疑会继续刺激共和党中的特朗普主义者,并将美国的政治极化和内斗推向新高潮。
孙成昊:拜登政府《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暴露出的三组矛盾
2022-11-18 15:19
拜登政府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一定程度上标志着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以“大国竞争”为主线的阶段已经定型。然而,该报告仍以固有思维应对国际新形势、新问题,暴露出拜登政府在谋划国家安全和对外战略时难以化解的三组矛盾。即:“战略竞争”与全球合作的矛盾,“投资国内”与持久国际领导力的矛盾,将中俄“绑定”还是区别对待之间的矛盾。有鉴于此,未来美国的对外战略与国内政策之间或许将出现更多矛盾和冲突,距离其设定的战略目标也可能渐行渐远。
李岩:中期选举将如何影响美国内外政策走向
2022-11-17 19:13
选举结果预示着,激烈党争的态势将继续主导美国国内政治走向。一方面,在高度政治极化的背景之下,共和党如果掌控众议院将对拜登政府施政带来重大掣肘。另一方面,在即将进入大选周期的情况下,党争态势也会不断加剧。在对外政策层面,共和党在国会席位的增加可能强化美国对外战略的“鹰派”色彩。同时,共和党内的“不干涉主义”主张则可能制约拜登政府的激进外交议程。但在对华政策方面,中期选举再次强化了美国国内的对华敌意氛围,共和党力量的上升则可能加速重大涉华议案的立法进程。从而加大中美关系的复杂性。
贾庆国:美国中期选举结果对中美关系利弊兼有
2022-11-15 18:27
中选结果使得美国政治的未来更加扑朔迷离,而对于中美关系可能是利弊兼具。鉴于共和党没有大赢,民主党没有大输。对中国而言,共和党控制国会很可能比民主党控制国会更加不利。而目前共和党掌握众议院,拜登在美国国内将很难做成事。但这也使得拜登可能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国际问题,在中国问题上有了更大的空间推动改变。对此,我们仍有待对拜登政府下一步政策动向的进一步观察。
孙成昊:2022年中期选举对美国政治意味着什么?
2022-11-15 17:36
这次中选对民主党意义重大。在各方不看好拜登政绩的情况下,民主党能够抵御住共和党的攻势,这为民主党谋求大选的胜利保留了更大希望。而如何应对“特朗普光环”的暗淡则成为中选留给共和党的难题。这次中选也是观察下一阶段美国政治趋势走向的窗口。首先,两党都在利用这次中选,为2024年大选作准备。其次,随着越来越多美国人的生活方式被经济困境和社会变革所撕裂,共和党或将借此获得更多支持力量。最后,从选举策略看,两党激烈竞争的背后是经济民粹主义与激进文化主义矛盾的激化。这或导致美国难以完成政治折中与妥协,内政恐长期分裂。
韦宗友:如果民主党失去众议院,等着拜登的是什么?
2022-11-14 21:10
在当前美国政治高度极化,民主、共和两党斗得你死我活的大背景下,如果共和党控制众议院,肯定会给拜登接下来两年的执政挖坑、埋雷、使绊子,不让他好过。在国内,除对其展开调查,捂住钱袋子,阻挠、破坏拜登政府的施政计划外。共和党还会借着控制众议院,推行自己的保守主义政策理念和政策议程。不过,外交方面,在援助乌克兰这个大方向上,双方并没有本质差异。此外,在对华关系上,共和党或采取更加对抗性姿态和措施。而拜登政府的气候变化外交,要受到来自共和党的强力阻拦。
付随鑫:2022年中期选举过后,美国照常分裂
2022-11-14 18:11
此次选举没能解决美国任何大问题。两党依旧保持势均力敌、尖锐对立的态势,美国政治分裂的态势将长期持续。而且从2016年开始,美国政治实际上进入一个政党频繁更迭、政府长期分裂的时期。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一党占据白宫很难超过四年,一党同时控制白宫和国会两院至多限于新总统前两年。这意味着两党都会在执政前两年突击立法,但在其他时期陷入僵局,治理和立法能力严重受限。目前鉴于共和党控制众院后,拜登未来两年的执政将更加困难,他将把更多精力放在外交政策上,重点放在两党更具共识、更容易推进的对华、对俄打压、维护同盟关系、加强技术和经济脱钩等方面。这会对中美关系提出挑战,也不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
1145条
上一页
1
..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115
下一页
推荐文章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李硕:中国气候外交转身悄然撬动世界秩序
钱文荣:朝核向题:为何美国要承担最主要责任?
吴祖荣:特朗普施政百日,美国未见剧变
李家成:韩国大选:"文安对决"由不分伯仲到拉开差距
热门文章
日媒:安倍发誓全力推进修宪 近九成民众支持现行宪法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安倍再次表明任内修宪强烈欲望 称时机已经成熟
民调:安倍支持率稳定 64%日本人批其有所懈怠
特朗普:在适当的情况下愿与金正恩会面
频道编辑
国际网
网址:
WWW.CFISNET.COM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
版权及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9049794号-1
国际网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须注出处
Copyright©2012 cfis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