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中国周边 > 南亚 >
南亚
  • 林民旺:势比人强,“美印共同制华”难继续 2025-01-08 22:18
    沙利文此次访问,旨在继续维持拜登政府确立的“美印共同制华”的战略框架。只是,形势比人强,莫迪政府早就已经着手调整了对中国和俄罗斯的政策,来对冲“特朗普冲击”。沙利文访印的最后用意,也将成为“明日黄花”。
  • 毛克疾:尤努斯政府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孟加拉国 2025-01-06 19:05
    目前,尤努斯政府将孟从危机边缘拉了回来,避免该国上演2022年斯里兰卡式的经济崩盘。然而,囿于政治授权和时间约束,尤努斯政府或许很难更进一步,突破长期拖累孟发展动能的掣肘。而令人担忧的是,孟若缺乏彻底的结构性改革,在未来恐仍会陷入“既缺乏稳定,更没有发展”的政经动乱轮回。
  • 王旭:南亚动荡、转型和调整不断深化——世界知识论坛2024之九 2024-12-20 15:35
    2024年,南亚多国举行大选,更新内政生态,带动地区内外局势调整。总体来看,多重转型、动荡和调整相交织,是2024年南亚形势最突出特点。中国秉持正确义利观,为南亚稳定贡献力量,支持南亚国家应对政治动荡,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特朗普再次上台后,南亚国家如何应对成为一道“压轴题”,但中国与南亚国家将不断深化合作,促进地区和平稳定发展。
  • 苑基荣:美印“蜜月”难掩战略利益分歧 2024-12-12 21:56
    鉴于美印战略目标存在根本冲突,战略利益迥异,民族性相互抵触,同时两国也缺乏战略互信,这导致印度永远不会成为美国的正式盟友或伙伴。印度明白,在保持中立基础上偏向美国,同时开展竞争和合作,是最佳选择。尽管双方做不了盟友,但美印在国际秩序深度调整中也存在诸多共同利益和契合点,“勾连”合作领域未来可能拓宽和深化,这是值得我们观察的。
  • 楚亚楠:崛起的印度财团,印度国家发展新引擎? 2024-11-25 18:00
    印度财团与印度政府关系复杂:财团通过同政界复杂的裙带关系得到或明或暗的政策支持,壮大自身实力;政府则借助财团“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同时为自身谋求政治献金。尽管财团被当作印度经济增长引擎,但难解决根本问题:一是财团崛起导致印社会贫富差距拉大,二是财团同政府间的“裙带资本主义”致使中小型企业举步维艰。
  • 刘宗义:美国为何“反常”与孟加拉国高调互动 2024-11-22 22:44
    孟临时政府成立后,美孟关系迅速升温,双方高层互动频繁。美国此举旨在确保“印太战略”利益,将孟引向美西方发展模式,并压制印度野心。而孟临时政府通过与美接触,希望寻求政治、安全、财政经济支持,并以美西方支持为谈判筹码,要求中国等国减免债务,并向其提供政治和经济支持。中国有优势和信心助孟快速发展,中国也相信孟临时政府将继续推行大国平衡外交。但孟方也应认识到,以牺牲中国战略利益来赢得其他国家支持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 刘宗义:才建好一条产业链就对中企“卸磨杀驴”,印度高层后 2024-11-05 00:58
    印方之所以希望改善中印关系,一是中印边境西段对峙近4年,印方财政不堪重负,同时也影响了其南方海洋的投入。二是与中国缓和关系,将有利于印扩大外交回旋余地。三是印方认为美日印澳四边机制等遏华联盟已经形成,中美战略竞争进一步深化,印希望趁机发展经济。尤其是,印方就过早对在印中企实行“卸磨杀驴”的政策感到后悔。让中国继续助其发展经济,是印方缓和中印关系最现实的因素。虽然中印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和,但中印战略竞争态势很难改观。中方还是希望将印度作为发展伙伴,让印方真正认识到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对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但在此过程中,中国企业需要磨练与印方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且绝不吃亏的本领。
  • 郭兵云:被指“跨境谋杀”的印度与隐忍的西方:价值观与利益 2024-10-28 13:08
    引发此次外交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印加两国在核心利益认知上的重大分歧。印度是分裂势力的受害者,对以加拿大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通过锡克教徒问题,以人权、法治对其施压时,反应激烈。而加拿大很难体会印度对分离运动的敏感。同时,加又是一个移民国家,如不能保护好境内移民的人身安全,势必影响其长远发展。显然,双方都没有意识到本国的举措可能触犯对方的核心利益,这是两国外交危机持续发酵的根本原因。此外,鉴于在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美西方更需印度支持。莫迪政府才在这场外交危机中咄咄逼人,是因为它“拿捏”了美西方的软肋。
  • 林民旺:印度在金砖里讲“团结”了,不再“逢中必反”? 2024-10-28 13:04
    金砖合作机制等于承认印度是超越南亚地区的“霸主”,间接承认了印度是全球性的新兴大国,这使得印度着重强调金砖团结的重要。而中印关系的“突然改善”是这次金砖峰会前最大的“意外”。结合世界大势和印度外交套路来看,中印能够此时打破僵局有一定必然性。首先,印度这些年对华战略中使用“美国牌”的价值不断下降,风险不断上升。其次,印度逐渐意识到,“投靠”美国的战略成本和代价太高,而获得的战略利好却太少。再者,印度对华政策的失败,加速了其对华政策的调整。不过,在看到印度给喀山峰会带来的“意外”之外,其实背后仍是印度深层的“不意外”,战略上的“摇摆”是印度外交的基因。
  • 李艳芳:“国家破产”两年后,斯里兰卡怎么样了 2024-10-17 01:12
    斯里兰卡新总统迪萨纳亚克目前拥有三大利好条件:较好的民意基础、宏观经济趋稳向好、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为斯吸引外资提供机会。但同时也面临国家财政困难、缺乏政治力量支持等挑战。一旦议会选举失利,其倡导的改革政策将难以落地。倘若未能兑现改革承诺,那么受损的或将不仅是他个人的政治声望,还有斯国家复苏的希望。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