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中国周边 > 南亚 >
南亚
  • 王世达:阿富汗临时政府执政三年回眸 2024-10-10 23:18
    阿富汗塔利班(阿塔)自2021年8月重掌政权已逾三年。经济上,阿既没有出现“经济崩溃”,也没有出现“灾难性人道主义危机”,未来阿临时政府重在寻求经济持久增长动力。安全上,阿正处于“近几十年来最安全时刻”,但其安全仍存重大隐忧,尤其是“伊斯兰国”已成为其最大内部安全威胁。外交上,阿临时政府外部空间有所增加,有望逐渐获得国际社会尤其是地区国家的实际认可。总之,当前阿仍处关键过渡期,对于阿富汗问题,当前地区国家有望持续沟通合作,推动其局势平稳过渡。
  • 毛克疾:印度为何忽然加速开发伊朗恰巴哈尔港 2024-07-12 17:40
    印度对恰港的地缘战略谋划由来已久,以下三重因素共同推动印度采取本轮针对恰港的大动作。一是美西方主导的中东政经倡议进展滞后,迫使印度重新考虑恰港的战略价值。二是由于“亲以疏巴”面临的道德风险越来越大,莫迪政府不得不扭转立场。三是阿富汗局势出现重大变化,印度在不断演变的局势中重新发现恰港的机遇。虽然美对印“重返恰港”立即做出“威胁表态”,但考虑到印度的“未来价值”和“遏华战略价值”,美对印制裁“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仍是最可能出现的场景。
  • 林一鸣:阿富汗塔利班能否“以经掩政”实现突围? 2024-07-12 17:31
    阿塔临时政府利用经济开发项目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外部环境,打破了被绝对孤立的局面,从周边国家打开突破口,但显然还没有突围成功。因为经济这张牌虽然好用,但并非万能。今后,地区国家在对阿富汗务实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凝聚共识,可以为之创造更有利的外部条件,但阿塔临时政府更有力的主动作为才是根本所在。
  • 王瑟:莫迪访俄,背后打的什么算盘? 2024-07-11 19:17
    莫迪访俄表明印俄关系根基仍在、“韧性尚存”。但同时,国际格局和地区环境的变化依然为双边合作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印俄关系依然面临重重挑战。如此错综复杂的因素交织叠加,使得印俄关系近也无法太近,远又不会太远。如何把控好这种微妙的距离感,继续在美俄之间寻求平衡,或许是对莫迪外交手腕的又一次考验。
  • 刘宗义:莫迪组建新政府,正式开启第三任期 2024-07-08 18:20
    本届印度人民院选举结束后,莫迪所在印人党仅获240席,未达独立组阁所需半数,“莫迪光环不再”“印人党虽胜犹败”的说法开始在国际舆论中流行。然而,印人党及印度教民族主义在印度的基本盘实际并未被削弱,印人党在以莫迪为首的新政府中仍处于绝对主导地位。从莫迪新政府的人员任命情况来看,关键岗位人事的延续性表明其内外政策将保持一定的延续性,但同时也将有所调整或面临更多掣肘。
  • 楼春豪:美国印度大破防!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何圈粉南亚 2024-07-01 17:25
    中国与南亚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结出一系列硕果,如今已迈入第二个十年的新阶段,除印度外的南亚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都持肯定和欢迎立场。与“马歇尔计划”不同,“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强调政治互信和开放包容。南亚国家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交通、能源、经贸等领域取得显著发展,有效惠及民生福祉。面对全球经济动荡、科技革命和气候变化等挑战,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南亚国家提供了增强经济韧性、更新增长动力和应对复杂挑战的新机遇、新平台。这一倡议将持续为南亚国家抵御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提供助益。
  • 林民旺:中印关系十年的发展与曲折 2024-06-27 15:53
    经过莫迪十年执政,中印两国关系在全球、地区和双边上,都越来越呈现出以对抗为主导的特征。尽管两国关系的基础与互动模式都已发生改变,但保持两国关系的有限稳定且不陷入“完全敌对”,仍是中印的基本共识。本届大选后,印度中央政府的人事变动,可能给印调整对外政策、双方改善中印关系带来新的不确定性。为此,我们要继续保持定力,准确判断印度新政府改善中印关系的能力和意愿,进而在中印关系的发展轨道上相向而行。
  • 朱永彪:一廊连四国,阿富汗瓦罕走廊迎来新生? 2024-06-26 17:25
    综合来看,瓦罕走廊尽管占据重要地缘位置,但各种不稳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仍阻碍其变现自身的重要价值。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修建公路将极大便利走廊居民的生产生活,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与和平稳定打下基础。
  • 毛克疾:美国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容忍印度? 2024-06-24 18:40
    美国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容忍印度?归根到底要搞清楚美印战略合作的基础和限度。可以说,对华共同敌意是美印战略趋近的基础,而美国的意愿——而非印度的意愿——很大程度上决定美印合作的理论上限,但印度的意愿却能决定美印合作的实际水平。
  • 张书剑:莫迪的政治光环褪色了? 2024-06-18 19:31
    大选结果揭晓前,人们纷纷预测印人党将继续保持在人民院“一党独大”的优势,印人党将迎来莫迪第三任期,结果却事与愿违。尽管许多莫迪反对者在大选结果出炉后欢呼“民主的胜利”,但印度教民族主义议程对印度社会的长期影响并不会因印人党政治影响力的收紧而消失。联盟政治的暂时回归能否逆转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发展势头,对印度文官和司法系统“政治化”的趋势是否有所抑制,有待观察。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