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中国周边 > 东北亚 >
东北亚
  • 李家成:韩日军事情报协定无异于火上浇油 2016-11-03 16:51
    对中国来说,韩国引进部署“萨德”已经让中韩关系大幅下滑。此时,韩日推进签署GSOMIA,无异于火上浇油。韩国会因此将被纳入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MD),美日韩的反导合作会进一步强化。中国需保持足够的战略敏感性,以韩美日强化军事同盟会侵害本国利益为由进行反对,并向韩国指出交好日本只会留下后患。而目前朴槿惠政府深陷“崔顺实干政门”风波之中,不努力解决此次执政危机,不顾韩国民众的安保担忧,却还在外交安保领域继续肆意妄为,这实在是让人捉摸不透。
  • 郭锐:美朝频频接触而朴槿惠深陷危机,朝鲜半岛局势会发生巨 2016-11-02 17:53
    时时需要被高看一眼的朝鲜与习惯于战略忽视政策的美国之间,还缺少足够的战略互信基础,当然也就不会有实质性的、有效果的、有保障的、持续性的“接近”。美朝之间关系正常化依然任重而道远。闺蜜干政这场政治风波不会轻易平复。对朴槿惠来说,其尚未完全失去对政权和国家的控制力。但总统权威的极大丧失、国民信任的急剧下降。一系列的内忧外患不会让朴槿惠轻轻松松地走完剩下十几月的执政余程。对中国而言,对朝鲜半岛的稳定、发展与繁荣至关重要的两点是力避风险和追求保险。力避风险,就要树立风险意识;追求保险,就要建设保险能力。
  • 李国峰:“闺蜜事件”背后——彼此依偎的韩国财阀与韩国政治 2016-11-02 17:51
    目前韩国在经济发展方面走上了“富国之路”,但讽刺的是,不管韩国政治与财阀集团的力量对比是强还是弱,不管韩国财阀对韩国政治的作用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其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财富渐渐向财阀集团集中,并且朝着深化的方向发展。这是因为韩国政治和财阀的相互需要。随着小工商业者立足之地的消失,社会的两极分化不断扩大,并逐渐固化。
  • 曹 世 功:朴槿惠政府外交安保政策 加速“深度右转”值得关注 2016-10-31 18:10
    目前朴槿惠政府外交安保政策的“深度右转”正在加快进行。韩国外交安保政策加快“深度右转”,违背后冷战时代的历史潮流,加剧南北紧张对立,阻碍半岛无核化进程,打破本地区的战略平衡,损伤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利于半岛和东北亚地区和平稳定,最终也必将严重损害韩国的根本利益。中国应当从国际政治格局和东北亚战略全局的高度,冷静、全面地审视部署“萨德”等韩国外交安保政策右倾化趋向,采取恰当有力的综合对策,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消除可能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 李敦球:韩国核野心祸害东北亚 2016-10-24 17:54
    如果韩国成功拥核,对半岛和本地区安全的破坏性和危险性更大。因为韩国拥核的目的就不是自卫性质,而是带有明显的进攻目的。相反,弱势的一方追求核遏制力的主要动机是为了弥补常规武器现代化程度不高的短板,自卫属性明显。所以,韩国一旦拥核,半岛爆发核战争的几率将大幅提升,将极大威胁东北亚与世界和平,应引起世人足够的警惕。只有通过六方会谈,在弃核的同时建立半岛永久和平机制,才是实现半岛无核化的正道。
  • 李开盛:制裁朝鲜应抛离情绪化 2016-10-21 16:55
    当前把对话视同绥靖的思想是情绪化而且不负责任的。现在的关键是同时而不是先后执行“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推动制裁与谈判的双轨并进。国际社会的对话信号应该是十分明确的:如果朝鲜愿意重归无核化目标、暂停核活动,国际社会将减少制裁并且对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援助;如果一意孤行,那么就必须承受更大的外交孤立与经济痛苦。考虑到现有对话机制的有限性,笔者认为,联合国秘书长可提请安理会任命一位特别大使,专门来协调朝核问题,同朝鲜进行深入而直接的对话。
  • 贾庆国:韩国应充分给予中国改变对朝政策的空间 2016-10-20 17:29
    韩国要保持耐心,对中国指手画脚、不断催促,不会起到任何效果。现在中国的朝鲜半岛政策正在变化。当然,这个变化的速度可能无法令韩国满意。但中国确实正在改变,而且这个方向是正确的。中国对朝鲜开发核武器的反对力度越来越强,因为越来越多中国人开始意识到,朝鲜开发核武器不仅对其他国家,对中国也构成了日渐严重的威胁。所以中国正在对朝鲜采取比以前更加强硬的措施。这是一种巨大的变化趋势。以前中国将这个问题视为美国的事情,认为朝核只是对美国的威胁,但现在中国已经将其视为自己的事,视为对自己的威胁。韩国应给中国更多空间,使中国自己慢慢改变,说不定最后中国会比韩国更加着急。但如果现在向中国施加压力,对中国指手画脚,中国会认为这是你们关心的事情,是你们的事,而不是中国的事。
  • 樊吉社:核与东北亚:是静态平衡还是动态博弈? 2016-10-13 17:19
    朝核问题无论向哪种方向发展,都不会是当前僵局的长期延续,朝鲜半岛的任何变化都将牵动东北亚地缘政治环境的显著变化:首先,朝核问题可能强化中美之间的战略互疑。其次,东北亚的冷战安全架构可能因为朝核问题的未来发展而固化、强化,地缘安全竞争可能日益突出。本地区各主要大国在朝鲜半岛恢复冷战对抗态势的可能性无法排除。其三,朝核问题将考验现存国际防扩散、核裁军、核安全体系。
  • 汪星宇:朝鲜,崩溃边缘还是改革前夜? 2016-10-12 17:36
    朝鲜领导层故意不用“改革”这个词。“改革”意味着过去是错的,错的才需要改变,但是一脉相承的金氏家族如何能承认自己的父辈是错误的?何况,批判前任领导人的错误是最容易引起社会动荡的举动。于是,金正恩用“经济调整”一词代替“经济改革”,表面上拒绝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建议,却在暗地里默默推动改革。综上所述,可以判断今天的朝鲜在改革的前夜,而非崩溃的边缘。
  • 樊吉社:朝鲜意图:是谈判筹码还是威慑手段? 2016-10-12 17:32
    从1993年朝核危机初起迄今,朝鲜的核能力羽翼日益丰满,拥核决心和意志愈发坚定,它所追求的已经不再是用核换取经济援助和外部安全环境改善,而是希望各国接受朝鲜拥核的既定事实,弃核已经在朝鲜的内政和外交语境中消失了。核之于朝鲜,已经完成了从谈判筹码到威慑手段的转换。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