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中国周边 > 东北亚 >
东北亚
  • 张云:美国有朝鲜战略吗? 2017-03-08 18:14
    朝鲜半岛局势发展到今天,朝鲜当然有责任,但美国的记录也并不光彩。美国对朝鲜没有长期政治性战略政策,而仅仅是军事性战略政策,如果没有政治-外交层面的共识,那么军事问题包括核武器和弹道导弹都不可能有进展。美朝缓和,是今后唯一选择。如何打破今天的僵局?首先美国要尊重朝鲜作为主权国家的事实。
  • 孙兴杰:“萨德”、乐天与韩国之困 2017-03-06 17:30
    就本质而言,“萨德”终归还是中美俄之间的战略博弈。中美之间的战略平衡与共识是朝鲜半岛稳定的前提。当中美大国实现妥协之后,朝韩任何一方都很难延续“以小博大”的游戏。于韩国而言,最重要的不是部署“萨德”或者什么其他超级武器,而是认清自身在朝鲜半岛乃至东北亚地区的优势,扬长避短,充当大国之间的沟通者,在大国战略平衡的基础之上,遏制朝核的发展。无论朝鲜还是韩国,投机行为都会给中美造成困扰。
  • 郭锐:朝鲜半岛的可测和不可测:局势仍将“变中有度,度中求 2017-02-27 15:51
    尽管东北亚局势的变化及走向仍然承受着或明或暗的各种风险和隐患,但是不会改变“变中有度,度中求序”的总体格局。结构性力量的博弈和联系性矛盾的变化,虽然会继续诱发可预测和不可预测的各种紧张事态,但是,对东北亚国家而言,稳定、和平与发展仍是压倒一切的最重要任务,需要相关各方的共同努力和行动,而不是相互指责或是谋取私利。
  • 曹 世 功:半岛无核化是“防战避乱”的根本出路 —与阎学 2017-02-27 15:49
    接纳“有核武器的朝鲜”虽然可能成为拉近中朝关系的“粘合剂”,但对中国国家利益的损害更为巨大和深远。而且让朝鲜成为巴基斯坦式的友好国家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实现的可能性不大。且不说国家性格、地缘政治环境差别等因素,单从国家意愿上看,朝鲜就不具备条件。巴基斯坦有成为中国“全天候友好国家”的需求和意愿,这最关键的一点可惜朝鲜没有。朝鲜以“主体思想”为圭臬,追求超级独立自主的“世界强国”目标。中国在它自恃已成“核强国”的时刻转而支持其拥核,尽管会令其喜出望外,但最终给中朝关系不会加分多少。它给朝鲜增添的将是对周边国家颐指气使的资本。
  • 李熙玉:东北亚秩序重置需新外交想象力 2017-02-24 17:49
    东北亚秩序已经进入非常不确定的时期。大局面之下应有大智慧,我们应警惕欲扩大差距而寻找自我认同的做法。应将“亲、诚、惠、容”打造成实践外交,而非仅停留在理念层面。另外,有必要在尊重各国核心利益的前提下扩大相互利益。兼顾国家利益与地区利益的新的外交想象力,应成为重置东北亚秩序的外交哲学。
  • 张云:金正男事件与中国对朝政策的战略选择 2017-02-23 17:30
    引导朝鲜进行自发性改革,实现朝美关系正常化,让朝鲜重返国际社会,融入世界经济,渐进促成朝鲜和平统一,最终实现朝鲜半岛和东北亚的“增量稳定”,这是中国冷战后一贯的战略选择。这个战略选择不应因金正男事件而动摇,今后可能还会出现其他的危机和挑战。而中国外交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如何减少外界对华误解,如何把上述中国的战略选择的基本逻辑,转化为东北亚地区各主要国家的共识。而建立国际共识,正是对中国大国外交能力的大考验。
  • 张敬伟:再射导弹是朝鲜焦虑美国获益的危险游戏 2017-02-15 17:50
    朝鲜发射导弹,难掩朝鲜焦虑,而且朝鲜也陷入了通过危险动作来维持国家安全的怪圈。日韩两国,面对朝鲜这个危险邻居,也只能靠强化对美同盟来增加安全感。中国则陷入朝鲜捣乱中国躺枪的尴尬中。只有美国,是朝核危机和朝鲜发射导弹的获益者。
  • 郭锐:朝鲜的“主体武器”有那么厉害么 2017-02-15 17:46
    朝鲜的弹道导弹的实际作战能力和战略威慑效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大。朝鲜以核试验和试射导弹等军事动作为手段,其大秀肌肉的真正目的仍是为了获取政治、经济方面的实利好处,如推动实现朝美关系正常化等。当务之急是要引导朝、美、韩、日四国重新步入正确轨道,尽早重启六方会谈,以“冻核”为优先目标。借助六方会谈框架,先行推进朝鲜半岛停和机制转换,营造宽松氛围,为朝鲜“弃核”创造进一步的条件。
  • 李家成:特朗普上台后朝鲜首次射弹释放多个外交信号 2017-02-13 17:59
    朝鲜射弹后,韩日表示强烈谴责,分别召开国家安保会议,商讨对策,与美国展开沟通磋商。安倍表示:“绝对不能容忍”,特朗普表示:“100%支持”。预计,美日韩会加强针对朝鲜核导威胁的美日韩三角同盟化趋势,升级对朝威慑强度,加速“萨德”入韩进程。作为接下来的对应措施,朝鲜可能会再次射弹或进行第六次核试验。
  • 葛小辉:韩国政党为什么一言不合就改名 2017-02-10 17:35
    目前韩国政治精英或者无意去改变这种有益于既得利益集团的状况,或者无力去改变这种让普通民众日益喘不过气来的现实。各大政党虽然无意或无力去改变令普通人不满的惨淡现实,但在选举政治的框架和逻辑下,政党仍不得不至少在表面上做出改革或求变的姿态,以迎合民众的普遍诉求。而在韩国,做出这种姿态的常见方式便是在大选期间改变政党名称。既然改不了“实”,那就改一改“名”吧;至于名实是否相符,等先争取到选票、获得政权再说吧。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