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中国周边 > 东北亚 >
东北亚
  • 时殷弘:朝鲜半岛:多重压力与战略平衡 2016-07-22 18:00
    中国在朝鲜新近核试验之后公开提出的关于两项谈判彼此平行和交织进行的提议(即发动旨在缔结美朝和约的谈判,同时恢复和进行半岛无核化谈判),遭到美韩两国迅速拒绝,这部分反映了之前那种“磋商前宣告”的做法欠妥。更重要的是,这个提议实际上基于几项大为可疑的前提:1)朝鲜发展核武器的首要目的是遏阻传统意义上的安全危险,或曰美韩对朝的“常规”军事威胁;2)朝鲜会相信可设想的、美国根据朝美和约承担的对朝承诺;3)朝鲜不会利用半岛无核化谈判从事战略性欺骗。对此,中国需要有所反思。
  • 梁立昌:反制萨德,中国应对朝鲜“网开一面”? 2016-07-21 17:27
    由于萨德部署带来的利益损害无法通过对朝原则妥协来实现,因此,对韩国无视中国安全利益的政策行为,中国政府应旗帜鲜明地反对,理所当然地反击,而且需要采取实质性的制裁措施,而不是让韩国政客乃至于舆论界抱着中国不会反制的侥幸心理。不过维护本国的安全利益必须针对韩国这个主体,而不是盲目地转移到朝鲜一边。
  • 千里岩:“萨德”入韩:亚洲小北约欲成型 2016-07-20 15:51
    与冷战模式下建立起的北约不同,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之下拼组的亚洲版小北约,必然带有独特之处。这与中国和平崛起的模式甚为关联。目前来看,亚洲版小北约短期内在韩日强化“前沿部署”,用军事力量对中俄进行战略挤压,诱发军备竞赛,试图拖住中国继续上升,并阻止俄罗斯恢复国力,重新在欧洲方向对美形成牵制。与此同时,在南海问题上,恶化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拉拢盟友。目前中国面对“三海联动”的局面大约成因于此。远期来看,美国从经济到政治军事多管齐下,将抽调更多军事力量部署于亚太地区。与此同时,通过强化和扩大TPP、再工业化和资金回流等手段,剥离与中国经济的紧密度,扩大对华战略选择。
  • 马晓霖:日本这次修宪后,亚太军力将改变 2016-07-19 17:19
    修宪后的日本因其军力大增以及日美关系更加牢固,无疑将提升其在亚太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眼下在安全上追随美国的亚太小国,未来也许将更多合作空间让渡给日本,进而增加它们与中国关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换言之,中国今后与亚太国家打交道,不再单独考虑美国因素,将增加日本因素。未来中日关系的处理会更加棘手,中国周边战略环境会趋于恶化,面临着两强遏制和多国钻营的不利局面。如果说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处理好中美俄大三角关系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那么在亚太区域,处理好中美日“次三角”关系也变得重要而迫切。
  • 张琏瑰:“东北亚合作对话会”透露了什么 2016-07-01 17:46
    朝鲜和美、日、韩都主观认为胜券在手,只要给对方施加进一步压力,对方会投降认输。朝鲜给出的选择是:或是承认维护半岛无核化失败投降,承认朝鲜核国地位,或者是开战。美、日、韩给出的选择是:或是弃核融入国际社会以获生存发展,或是拥核被制裁孤立“窒息而亡”。双方都否定了除开列的两种选项之外存在第三种选择的可能性。双方态度严厉,但还不是“最后通牒”。待明年1月美国新总统上台后,朝鲜将会集中精力对美展开“外交攻势”,提出一系列交易计划。美国新政府如何应对,将是世界的关注点。
  • 王木克:中朝关系无需靠“凿洞”外交 2016-06-16 16:57
    中朝在在无核化这一涉及本地区安全、中国重要利益的关键核心问题上存在分歧,不过能把问题摊在桌面上,和朝方谈起来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当然,中国与美国等有关方面的合作和互动,不会轻易被某个玩家的小伎俩所“绑架”。目前金正恩的设想是以小国的身份,全方位铺开外交,以牢牢占据地区地缘战略中心地位,在大国之间谋利、在东北亚地区固基。而能否取得成效,无核化是最大一道坎。
  • 孙兴杰:金正恩的二次外交突围? 2016-06-15 17:47
    李洙墉访华并不是金正恩的第二次外交突围,也不可能实现突围,然而,中朝之间的互动是对各方政策底线和姿态的考验。金正恩不仅确立了自己的时代,也自我加冕为核武国家,他的焦虑感和孤独感也许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强烈。
  • 陈琪:轻拨战略平衡的指针:习近平总书记会见朝鲜劳动党代表 2016-06-13 17:22
    习总书记此次接见李洙墉一行,无疑是中朝关系转暖的一个明确指标,其背后是中朝两国基于各自战略利益的理性考量。从更大的战略层面来看,改善中朝关系也是中国应对美国“重返亚太”紧锣密鼓、中美在亚太尤其是在南海战略竞争加剧的必然选择。2016年日益明显,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面临2010年以来最为严峻的时期。中国对周边战略政策的目标不是称霸和扩张,而是要以更加积极有为和更加坚定的态度来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地区的和平稳定。此次习总书记与朝鲜代表团的会晤,看似轻轻拨动了东亚战略平衡的指针,实则暗示了中国坚持既有对外战略方向的决心与信心。
  • 王俊生:李洙墉访华,如何走出“有惊无喜”的怪圈? 2016-06-03 17:38
    如果想摆脱这种“有惊无喜”的局面,必然需要朝鲜展现灵活姿态。比如回到金正日时期,指出朝鲜半岛无核化是朝鲜的最终目标。这样以来,不仅中朝关系局面将大大改善,而且朝鲜半岛局势也将很有可能为之焕然一新。中朝在半岛局势上的被动局面与压力也都将大大缓解。而且这次李洙墉访华再次告诉韩国两点:其一,中朝关系的纽带仍然非常坚固。其二,韩国应放弃“吞并”朝鲜实现统一的任何幻想,最终回到对话的轨道上。
  • 曹世功:朝鲜党的“七大”:核导战略变化 及半岛无核化的严 2016-05-30 16:59
    今后“无核化”将成为朝的禁忌,以无核化为目标的对话和解决方案,包括六方会谈和中方提出的“无核化与停和机制转换并行推进”方案,都无望提上议程。朝鲜同国际无核化阵线之间的僵持和对立将趋于白热化,朝同周边国家关系的僵局持续。另一方面,美国为强化对朝鲜的管控和诱导,阻滞朝核武能力提升,防范发生和卷入战争,美有可能将更多力量投向对朝接触和对话。但朝美即使能够对话,也是前途凶险,破裂几率极大。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对朝政策只能回归强硬。下届美国政府很可能向“积极介入”政策转圜,“武力解决”的可能性难以完全排除。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