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世界经济 >
世界经济
  • 周玉渊:深陷债务危机的加纳,下个“斯里兰卡”? 2023-02-16 15:31
    加纳债务危机是非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时刻,其债务重组经验将给其他非洲国家带来宝贵启示。首先,债务管理对于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借款国不仅应科学有效地规划国家的借贷规模和发展支出,还应构建合理均衡可持续的融资伙伴关系。其次,加纳大部分债务来自私人债权人,与之前非洲国家以债务减免为主的债务处置方案不同,加纳将基于市场化和规范化的原则进行债务处置。这是非洲国家融入国际金融市场的必经阶段。
  • 王晋斌:全球货币进入地缘大博弈时代 2023-02-16 15:28
    全球经济多极化是全球政治多极化的基础。美国地缘政治关系是美元维持霸权的基础支撑。新地缘经济-货币关系是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关键力量。2022年乌克兰危机显化了次贷危机以来全球地缘政治经济关系的矛盾和冲突,也凸显了美元主导、欧元跟随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地缘政治化性质。作为具有全球公共品属性的国际货币,如果以地缘政治关系作为能否使用的标准,必将带来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由此,全球货币进入了地缘大博弈时代。
  • 周太东:道路不同而利益交汇,中欧非三方合作潜力巨大 2023-02-15 14:35
    中国与欧洲在许多非洲事务方面存在共同利益,中欧非发展三方合作潜力巨大。中国提出的发展道路不同于西方,但不应被欧洲视为威胁或竞争对手,而是可以与欧洲国家形成协同效应。中国对非提供基建援助和发展融资,是欧洲以社会发展项目为主导的投资的重要补充;欧洲此前多年来在发展援助方面的经验教训也可为中国提供借鉴。
  • 江瑞平:欧洲沦为全球滞胀重灾区 2023-02-10 22:40
    全球经济正在滞胀困境中苦苦挣扎,欧洲沦为全球滞胀重灾区。对俄制裁反噬、盟友趁火打劫,成为欧洲滞胀尤为严重的直接原因。鉴于目前的严重滞胀很难迅速走出,预计欧洲经济未来前景更加艰难。
  • 周密:RCEP生效一周年:在动荡环境中创造大市场 2023-02-09 20:58
    2023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一周年。作为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它不仅降低了13个已生效成员经济运行和商业活动的成本,而且为企业在当今日益动荡的国际经贸环境中创造了一个大市场,减少了市场预期的不确定,促进了相关领域跨国产业链供应链网络的重新调整与优化。
  • 张秀青:国际粮食市场震荡传导国内,中国应早做准备 2023-01-19 17:40
    受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等因素影响,国际粮食市场的正常运行遭遇挑战。中国国内粮食市场虽相对平稳,但外部环境的剧烈波动仍一定程度上推高了粮食种植和进口成本,阻碍了进口通畅。为应对当前国际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中国应加强粮食保供顶层设计和宏观调控,高效利用资源,优化流通渠道,完善应急供应体系和农产品储备调节功能。
  • 姜英梅:经贸合作:中阿关系“压舱石” 2023-01-17 19:53
    经贸合作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的压舱石。近年来,中阿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经贸合作全面深入发展,取得显著成果。“三环峰会”的举办开启了中阿经贸合作新时代,将为双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 中经网:非洲经济力保温和稳定增长 2023-01-16 21:03
    2023年的非洲经济将在动荡中展现韧性。大多数非洲国家的经济虽然前景略显黯淡,但能够经受住考验,保持总体稳定。从非洲大陆整体情况来看,2023年非洲经济仍将面临诸多风险挑战:一是世界经济走弱波及非洲,二是通货膨胀冲击弱势群体,三是非洲货币汇率继续承压,四是非洲公共债务可持续性受到威胁。非洲国家需要像“走钢丝”一样谨慎施策,并着力促进经济多样化发展,厚植经济发展优势;国际社会也应及时向非洲伸出援手,帮助非洲走上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 Kalantzakos:“不是芯片, 不是5G, 中美关键竞争已转至第 2023-01-16 20:53
    当今位居关键矿产清单之首的是稀土、锂和钴,因为它们对高科技设备的运行必不可少,地理分布高度集中,往往位于不稳定地区或争议地区,并且需求在不断增长。中美贸易战和新冠疫情影响下,关键矿产的地缘政治开始凸显。通过分析三种矿物的地缘政治格局,作者发现,中国已经在稀土和锂这两种关键矿产上占据了主动位置,并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不同的经济选项,以获取在其他矿产上的联盟或互惠关系。与之相反,西方国家则难以提出有效的资源战略,互相之间也缺乏有效协调。由此,作者呼吁政策界和学术界应克服市场和技术万能思维,借鉴中国的战略经验,尽早做出系统性应对。
  • 曹远征:去全球化?新全球化?世界产业重构背景下,中国经济 2023-01-13 21:59
    当前世界正经历产业重构与地缘政治重构,这对深度融入全球化的中国经济构成重大挑战。全球产业格局的重构既是去全球化的表现,又是全球化新安排的机会。中国需要在2023年采取新的经济策略,推动经济好转。一是扮演好欧亚枢纽角色,扩展区域合作;二是大力投资低碳经济;三是防备房地产业下行带来的金融风险;四是警惕美元指数波动导致债务国违约风险。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