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世界经济 > 正文
姜英梅:经贸合作:中阿关系“压舱石”
发表时间:2023-01-17 19:53 来源:国际网
经贸合作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的压舱石。近年来,中阿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经贸合作全面深入发展,取得显著成果。“三环峰会”的举办开启了中阿经贸合作新时代,将为双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中阿经贸合作硕果累累

自2004年中阿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阿经贸合作日益深化。目前,中国是阿拉伯国家最大贸易伙伴国与能源出口目的地,阿拉伯国家则成为中国最大能源进口来源地、重要的海外投资市场与工程承包市场。具体而言,当前中阿经贸合作主要取得以下五大成果。

一是经贸合作机制化建设不断推进。迄今为止,中阿双方举行了九届中阿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中国已同21个阿拉伯国家,以及阿拉伯国家联盟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与此同时,中国已与14个阿拉伯国家签署《双边投资协定》,与12个国家签署《避免双重征税协定》,17个阿拉伯国家支持2021年9月习近平主席出席第76届联合国大会时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15个阿拉伯国家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员国,14个阿拉伯国家参与2021年发布的《中阿数据安全合作倡议》。

二是贸易和投资合作迈上新台阶。中阿双边贸易互补性持续上升,贸易方式日趋多元化。2004~2021年,中国与22个阿拉伯国家的进出口总额从367.1亿美元增长到3302.4亿美元,年均增幅达13.8%。此外,中阿相互投资领域和投资目的地也日益多元化。2004年中国对阿直接投资额仅1.8亿美元,但至2020年底达到28.3亿美元,增长近15倍。

三是能源合作日益深化。在传统能源领域,中阿“油气+”合作模式深入推进,形成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开采、炼化、储运等全产业链合作,双方合作建设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陆上石油勘探区块、沙特阿拉伯延布炼厂等一系列旗舰项目。2021年,中国从阿拉伯国家进口原油量达到2.64亿吨,占同期原油进口总量的51.47%。在新能源领域,中阿不断拓展在太阳能、风能、核电、氢能等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助力阿拉伯国家能源转型。

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合作的重要领域。埃及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斋月十日城”轻轨铁路与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决赛场馆卢赛尔体育场等基建项目成为中阿在该领域合作的标杆。同时,新基建也成为中阿基建合作的新领域。例如,中国企业中兴、华为等已与近20个阿拉伯国家电信企业开展固网、无线网、智能终端等领域合作,并与多个阿拉伯国家电信公司签署了5G技术协议。

五是高新技术领域合作不断突破。在航天领域,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在2017年建立了中阿北斗合作论坛机制,并于2018年在突尼斯建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个海外中心——中阿北斗中心。在核能领域,中国企业与阿联酋、沙特、苏丹等国签署了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定,并在铀矿勘探、核燃料供应、核电站运维等领域达成合作意向。在数字经济领域,中国企业凭借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电子商务领域积累的优势,助推阿数字化转型。

“石油人民币”还有多远

能源合作一直是中阿经贸合作的主轴,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大幅提升及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速,国内外舆论对中国与中东国家是否将以人民币定价石油并进行贸易结算的讨论日渐增多,这种关注在“三环峰会”召开之际达到顶峰。2022年12月9日,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海峰会上提出充分利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平台,开展油气贸易人民币结算,并在金融合作领域开展本币互换合作。这一提议虽传递出积极信号,但从官方发布的文件来看,“石油人民币”并未获得实质性突破。

20世纪70年代,伴随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和中东石油危机的全球蔓延,为维持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美国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龙头老大”沙特确立了以“石油美元”换取美对沙安全保障的美沙同盟关系。石油美元定价机制由此确立,它也成为美国经济和金融霸权的根基。近几年,为打破美元霸权地位,全球“去美元化”浪潮愈演愈烈。欧洲国家、俄罗斯、中国、日本、委内瑞拉、伊朗等国都有相关举措。但是,去美元化是一个漫长且充满激烈博弈的过程。当前,无论是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还是从货币流动性的角度考虑,美元仍是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要货币。

尽管推进“石油人民币”进程一时较难实现,但无疑值得期待。推动能源等大宗商品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是中美博弈下中国做出的理性实践,有利于扩大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体系特别是能源支付体系中的占比。同时,对阿拉伯国家而言,此举也有益于其提升战略自主性,摆脱美元霸权。事实上,人民币正逐渐成为一些阿拉伯国家外汇储备多元化的新选择。2018年3月,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原油期货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挂牌交易,来自国外的可交割原油品种均产自阿拉伯国家。此外,作为中东地区首家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和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直参行,中国工商银行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分行2022年人民币清算总量破4000亿元,同比增幅超60%。未来,随着中阿经贸合作不断深化,“石油人民币”结算仍具备合作空间。

中海自由贸易区谈判峰回路转

中国与海合会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进程是“三环峰会”期间另一个备受国内外舆论关注的话题。首届中海峰会发表的《中海峰会联合声明》等文件都指出要尽快完成中海自由贸易区谈判。该自贸区若能成功建立,将成为规模仅次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全球第二大自贸区。

海合会是中东海湾地区最具活力的地区组织,其成员国为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阿曼、巴林六国。长期以来,中国都是海合会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和第一大石化产品出口国。2021年,双方贸易额突破2300亿美元,中国从海合会国家进口原油总量突破两亿吨大关。

早在2004年,中海自贸区(CGFTA)谈判便已启动。然而,谈判过程一波三折,多次因外部环境等原因搁置。2004~2009年,中海双方共进行了五轮谈判。但2008年欧盟在与海合会签署自贸区协定前临时反悔,导致后者终止了所有双边自贸区谈判,直到2014年才决定陆续重启。2016年1月,借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访问沙特的东风,中海自贸区谈判快速重启。同年12月19~21日,中海自贸区第九轮谈判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双方在核心问题上取得积极进展。然而,2017年6月,沙特、阿联酋、巴林、埃及等国以卡塔尔支持恐怖主义活动为由,纷纷宣布与之断交。该事件阻滞了自贸区谈判进程,海合会国家之间能否加强政治、战略互信也因此成为未来中海自贸区谈判的关键。2022年1月,我国外交部同海合会秘书处发布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尽快完成中海自贸协定谈判,统筹推进双方经贸利益。同年9月29日,中海自贸区第十轮谈判部级首席谈判代表会议举行,双方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与贸易便利化等议题开展深入讨论,取得积极进展。当前,中海自贸区谈判进入新阶段,一旦协定达成,将成为中阿高质量合作的重要促进动力。

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激烈竞争前所未有。然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自20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中国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创造更多机遇成为中阿经贸合作的最大机遇。与此同时,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与阿拉伯国家“向东看”趋势及阿各国发展战略高度契合。打造中阿“绿色丝路”、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金融投资合作、以科技赋能合作的创新发展与数字化转型及新基建等领域成为中阿经贸合作新领域。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中阿经贸合作同样面临一些挑战。一是中美战略竞争成为影响中阿经贸关系的最大挑战。美国正试图强化与地区盟友的关系,削弱中国在阿拉伯国家的影响力,从而达成其遏制中国的全球战略。二是部分阿拉伯国家战乱频仍,因此面临政治政策稳定性欠缺与相关法律法规、资金、高端人才不足等问题,这给外国企业在当地投资运营造成一些困难。三是中阿在宗教、文化等方面差异较大,同时美西方在国际媒体上不断炒作“地缘政治扩张论”等不实信息,可能会给中企在当地寻求合作带来一定影响。四是不断涌入地区的外国投资者将加剧市场竞争。欧美国家已深耕中东地区市场多年,日本、韩国和印度的竞争力也不容小觑。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中阿在经贸领域优势互补、相互支持、互有需求的趋势将长期持续。“三环峰会”达成的一系列成果,将引领双方未来经贸合作方向,推动实现更丰富的发展成果,促进双方携手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员,文章转自世界知识期刊)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