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世界经济 >
世界经济
  • 徐坡岭:平抑制裁长尾效应,俄罗斯如何深化对华经济关系 2023-04-03 18:44
    目前,俄对抗西方制裁取得初步成效,但制裁长期影响难以消除。对此,俄以多重举措推动中俄经贸合作深化升级。第一,俄采取多方面措施确保能源行业稳定,而稳定和扩大对中国的能源合作是其战略选项。第二,扩大人民币债券发行是俄预留的确保财政安全的政策选项。第三,俄积极寻求扩大对华贸易合作,以重构国际供应链。第四,俄金融领域采取多方面自救措施,把中俄合作视为战略选项。
  • 王晶:制裁对俄金融业冲击与中俄金融合作方向 2023-04-03 18:34
    乌克兰危机以来,美西方对俄实施一系列金融制裁,对俄造成多方面冲击,也对中俄金融合作形成干扰,两国如何应对,是当下维护双边合作所面临的紧迫挑战。面对国际贸易、金融、货币体系变革,务实推动中俄金融合作可有效突破美元霸权,双方正在围绕人民币构建以大宗商品交易和稳定经济增长为信用背书的新型国际货币体系。
  • 卢光盛等:CPTPP各国态度不一,未来中国该何去何从? 2023-03-31 17:22
    当前,中国已提交CPTPP的加入申请一年多,但CPTPP成员国对中国申请加入态度分化明显。对于加入CPTPP,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主动对接CPTPP规则。选择合适时机开展申请谈判。争取更多成员国支持。抓住RCEP生效的战略机遇期,利用RCEP促动CPTPP谈判进程。
  • 张雪领:RCEP背景下中日韩产业与投资合作新举措 2023-03-29 18:17
    近年来,中日韩产业投资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在全球新冠疫情、中美贸易战等影响下,中日韩投资合作仍保持稳步增长。在新发展格局下,应积极拓展中日韩合作领域,推动中日韩共同投资基金落地、建立中日韩产业与投资合作先导区、加快打造中日韩企业交流合作机制平台等,进一步巩固中日韩合作积极成效,对促进区域经济繁荣发展及维护全球经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 马雪:美国国会令中美经贸关系更趋紧张 2023-03-22 23:09
    当前国会特别针对中国推动的立法,意味着美国对华经贸政策大转型获两党一致支持,已经走上了制度化、法制化不归路。美国国会正日益成为中美竞争的“操盘手”,但经济问题政治化,加之国会议员缺乏专业经济技术官员的经验,其政策在实际运行中对美国企业难言真正有益,也令本已脆弱的中美经贸关系再承压。
  • 徐坡岭:美欧大规模制裁俄罗斯,致使全球经济秩序深度调整 2023-03-22 23:04
    俄乌冲突升级和美欧大规模制裁不仅给俄罗斯经济带来长期负面冲击,还深刻改变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延续几十年的俄欧经济循环已经打破,原有国际分工模式亦遭破坏,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的遏制与博弈愈演愈烈,安全优先成为世界经济的主题。放眼全球,美元深陷信用危机,替代性国际货币的重要性上升,全球贸易格局和流向发生转变,能源格局进入重组,产业链供应链面临调整。
  • 贺文萍:开放的中国不希望与美国“脱钩” 2023-03-17 17:29
    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际市场和对外开放,也同样离不开美国这一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和重要贸易伙伴。首先,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无论外部形势怎么变,中国都将坚定不移向前推进。其次,相互依存的中美关系是合则两利、斗则俱损。
  • 徐刚:“明星”的坠落:美国硅谷银行危机解读 2023-03-16 22:16
    SVB之“死”源于美联储货币政策转换速度过快、幅度过大导致商业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所引发的流动性风险。SVB为满足流动性需求被迫出售其投资组合而出现亏损就是这一风险的生动体现,而它一经挤兑迅速倒闭更是凸显了中小银行抵御流动性冲击的脆弱性。未来SVB的倒闭会不会演变为一场新的“雷曼危机”尚难确定,但从市场反应看,美银行业的潜在问题超出预期,加息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将持续发酵。同时在金融风险之外,SVB的倒闭对美国乃至全球科技行业也是一记重击。
  • 张茉楠:美国寻求供应链“去中国化”几乎不可能实现 2023-03-09 17:40
    几十年来,全球已形成对中国产业链供应链高度依赖的产业分工格局,且中国早已深度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并成为全球贸易网络中心。美国实施“供应链遏华”战略并寻求供应链“去中国化”几乎不可能实现。但鉴于产业链供应链博弈正在成为中美竞争博弈的主战场,中国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同时,中国仍要坚持全球化下的开放与合作,充分发挥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以及可以定义产品、技术、标准、规则的市场优势。
  • 美智库:美国供应链战略的局限性 2023-03-09 17:35
    “友岸外包”战略,意为把重要商品的生产设施转移至友好国家中,并把贸易活动限制在这些国家间,从而降低美国对地缘政治对手的贸易依赖程度。事实上,美国一直利用美欧贸易与技术委员会来协调与盟友的技术政策,对“友岸外包”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但该机构存在一定局限,并在推动美欧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方面遇到了瓶颈。另外,该战略能否如同拜登政府所描述的那样,有效地将美国与“可信伙伴国”凝聚在一起仍有待观察。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