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世界经济 >
世界经济
  • 林伯强:新能源“赛道”上,美国祭出新“武器”,中国如何继 2022-12-01 21:23
    美国近期通过的《通胀削减法案》,表面来看是为了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实则会扰乱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最终目的是限制中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短期看,由于中国在该行业优势明显,美国仍难以摆脱对华依赖;但长期看,中国政府和相关企业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坚持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提升核心竞争力,拓展多元合作,以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 赵俊杰:欧洲能源危机:欧盟“对自己的肺开枪”,受伤的不止 2022-11-29 20:20
    由于乌克兰危机的长期化和复杂化,加之欧盟自身能源体系的脆弱性,欧洲今年6月出现能源危机并持续至今。它扰乱了欧洲经济和社会发展,不仅考验着欧盟政治团结和纾困能力,也对中欧经贸合作产生直接影响。
  • 刘云:美日瞄准产业链安全,是“重建”还是“破坏”? 2022-11-28 23:01
    近年来,日本跟随美国“重建”产业链供应链,但这一做法正在破坏地区价值纽带。东亚是世界三大经济圈之一,中日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日本很难与中国“脱钩”。美日合谋印太产业链供应链多边“小圈子”,实质是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化和阵营化,不仅无助于解决自身经济和安全问题,反而会对地区稳定构成长远危害。
  • 杨荣珍:美国《芯片与科学法》的合规性及其影响分析 2022-11-14 21:16
    美国于2022年8月推出的《芯片与科学法》,试图重构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链和创新系统,并推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和创新网络实现“美国中心化”和“去中国化”。该法对全球芯片企业形成了选边站队的压力,以芯片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链正由全球化、一体化的分工协作网络,走向本土化、区域化、并行化。该法还改变了美国科技政策的传统社会契约,对美国以及全世界的科技创新产生重大影响。面对美国的极限打压,中国应始终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和开放发展的方向不动摇,超越传统的产业政策思维,建立并实施新型举国体制,完善自主开放的信息技术产业生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大创新投入。
  • 庞中英:CPTPP:“英国加入模式”成为今后“高标准”? 2022-11-14 21:07
    在全球化遭遇挫折的情况下,对英国和中国这样的世界主要经济体来说,加入CPTPP具有重要意义。然而,CPTPP似乎是“远水”,难解“近渴”。CPTPP协定文本规定了新成员如何加入,而在实践上,CPTPP以英国的加入来确立以后新成员加入的规矩,中国等国的申请即使被接受并启动正式谈判,也可能将面对更加复杂、严格、耗时的过程。
  • 庄巨忠:务实改革是亚洲走向繁荣的关键 2022-11-14 21:05
    过去50年来,亚洲的经济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人口红利以及总体和平稳定的内外部环境,但更重要的因素是健全的经济政策和有效的制度手段。通过务实改革,亚洲经济体整体上实现了持续的快速增长。未来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经济体的跨越更具挑战性,要求广大亚洲发展中国家转变增长模式,实现创新发展。
  • 杨水清:高通胀下的美国经济:衰退难以避免? 2022-11-10 13:48
    2022年美国宏观经济总体形势呈现出两个主要特征:一是由盛转衰,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速为负值;二是通胀高企,通胀正由能源端推动转向服务业推动。2022年,私人消费支出仍是美国GDP贡献的主力军,私人投资则持续下滑。目前,美联储正实施激进的紧缩货币政策,以遏制通胀水平,但房租、服务、核心商品价格依然处在高位,这也导致美元指数持续走强。预计2023年美国经济的主基调仍将是高利率、高通胀。
  • 姜云飞:苏纳克上任几天错误成堆?英国经济面临三重困境 2022-11-10 13:44
    目前,苏纳克政府短期内既难以扭转经济走势,也无法迅速紧缩货币政策。同时,英国短期内也难以改善贸易逆差高企的现状,英镑要走出疲软存在困难。这相互交织的三重困境,不仅是对苏纳克任期的考验,也是对英国保守党政府的考验。苏纳克政府能否通过考验,且看近日的货币政策决议和财政报告出台后拭目以待。
  • 王晋斌:美联储:通胀优先,但力求避免衰退 2022-11-07 20:19
    通胀优先不变,美联储激进加息接近尾声。终端利率可能会明显高于今年9月份预计的中位值4.6%。美联储继续遵循实际数据指标来决策,由于政策产生效果的滞后性存在不确定性,即使冲击因素减弱,美联储把握“有分寸”的紧缩以看到通胀“软化”的时间窗口难度很大,美联储实现经济“软着陆”的空间变窄,但仍然在力求避免衰退。
  • 卢锋等:全球滞胀来袭,中国如何应对? 2022-11-04 16:00
    由于疫情和能源危机等供给侧冲击,叠加滞胀风险突出的美西方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具有较大影响,目前全球经济出现滞胀风险较高。中国经济总需求偏弱的运行特点,使得我们近期遭遇典型滞胀的可能性较小,但外部滞胀风险仍会带来冲击。需要针对新的内外部经济环境,在体制改革、宏调政策、对外开放等方面系统谋划必要调整创新。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