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国际形势 >
国际形势
  • 陈向阳:亚太战略博弈凸显“中国主动权” 2014-12-09 16:03
    随着2014年国际战略形势的新演变与中国和平发展的新进展,亚太格局呈现新面貌,中国的亚太战略主动权稳步增强。首先,美国推进亚太“再平衡”备受掣肘、渐露疲态。其次,亚太其他主要力量呈现新态势,亚太新格局“一分为三”。再次,习主席开创周边工作“新常态”,中、美、邻三角博弈中国迎来主动有利的新转机。
  • 赵可金:限制金砖五国合作的因素 2014-12-05 18:23
    金砖五国的未来走向很大程度上受中国选择与能力的影响。此外每个金砖国家都有其自身的发展日程,但五国在努力平衡彼此间的异同。并且金砖五国框架并未显示出效率或实质性作用。金砖五国最大的考验是是否能够抵挡住诱惑不去建立正式同盟且不去挑战西方国家的领导。利用这一平台或通过表现团结来表达反西方情绪都是具有风险性的。金砖国家也不应试图将该集团转变成为传统安全框架。金砖五国不应挑战现有体系,而应进行改革使其更加公平。
  • 袁鹏 王湘穗:中美未来怎么走? 你我不能不知的五点 2014-12-03 15:51
    中美关系正在出现有别于过去35年的,一个重大的、甚至根本性的变化。如果不进行战略上的根本调整,那势必是“头疼医脚”,最终的结果就是病重。美国除了基辛格、布热津斯基这些老一辈人大家,还在思考大战略外,美国战略界出现了断档,都是策略性的东西。美国的势已衰,尚未竭。美国周期进入生命的退行期——美国老了,还是真老虎,但却是真的老老虎。后美国时代或出现三大经济圈。中国战略目标,不是要取代美国去引领世界,而应利用美式全球化的余热、美国周期世界总体稳定的环境,开辟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 张杰:亚洲正在形成的“中国秩序” 2014-12-01 13:24
  • 孙兴杰:亚太秩序的中国“菜单” 2014-11-28 15:03
    现在亚太秩序又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美国主导、日本配合的模式可能走到了尽头,但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在亚太新秩序构建过程中会发生激烈对撞,因为亚太新秩序并不仅仅是由政府推动。市场早已越过国家的边界,而社会之间的交往日渐频密,社会与市场同样是亚太新秩序的支柱,一定程度上对冲着大国实力消长带来的风险。从政府间合作来说,亚太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制度过剩,但同时又陷入了碎片化的困境,这恰恰是亚太多元性的体现,利益多元化、理念多样化,为每个大国都提供了施展的空间。亚太秩序的重构就像自助餐厅,毫无疑问,中国菜系已经成功入驻,至于能不能得到食客们的欢迎,不仅看自己的厨艺,还要看食客的口味。
  • 傅莹对话基辛格:美国因高估中国而对华焦虑 2014-11-21 17:41
  • 坎贝尔:不虚此行:奥巴马的亚洲之旅 2014-11-21 17:09
    通过此次亚洲之行,奥巴马增强了他的底气和信心。此次亚洲之行表明,美国重心正继续向亚洲转移,且速度在加快。美国在事实上提醒亚洲各国,美国在全球其他地区的所作所为,对其在亚洲扮演怎样的长期角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最重要的一点,是奥巴马与习近平达成了一系列雄心勃勃且范围广泛的计划。以此表明,在美中关系当前所处的复杂阶段,培养合作习惯将是至关重要的,这可以在这两个主导亚太地区的国家之间搭建起更稳固的桥梁。此外,奥巴马政府表示,要将美中双边关系纳入更广泛的亚洲互动背景之下。
  • 布热津斯基:太平洋宪章——大棋局的嬗变 2014-11-14 18:13
    中美关系需更进一步,这种关系不应局限于维护双方具体的国家利益,而应专注于维护世界稳定,防止当前的各种矛盾进一步失控。中美两国的确差异巨大,但更重要的是,双方都已认识到彼此唇齿相依。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促使两国加强合作。中国自身的利益已遍布全球各地,这使得它必须接受这一挑战。美国和中国对彼此来说如此重要:合作更紧密,两国都会受益;任由全球秩序崩坏,两国都将受损。现今的世界已不再有唯一的霸主来承担维护稳定的责任。世界上最大、最有影响力的两大国共同为全世界建立秩序的基础,合乎情理。所有国家都能在全球新秩序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 刘宝莱:美国在中东的日子难熬 2014-11-14 16:11
    中东历史和传统独特。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国都难以控制该地区。美国以霸主心态调整中东政策,只能越调越乱。只有美改弦更张,停止干预地区事务,让地区人民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地区局势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国际社会应该支持他们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 刘宝莱: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上升 2014-11-14 16:09
    中东地区是中国的大周边,同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该地区发生的任何重大事件均同中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随着国际、地区形势的发展和中国对外战略的需要,中国参与中东事务日益活跃,已进入地区政治舞台的重要位置,并正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使国际社会更能看到中国因素,听到中国声音。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