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外交与战略 >
外交与战略
  • 庞中英:消除全球治理赤字路在何方? 2017-07-17 17:59
    总体来看,消除和填补全球治理赤字的途径和方法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革现有的全球治理及其体制。二是充分发挥联合国和联合国成员国的主导作用。三是大国协调、大国合作、大国带头。在这方面,G20应该起到相对有效而成功的协调和合作作用。四是坚持主权平等,形成完善全球治理的合力。
  • 沈国放谈多边外交的特点与中国参与 2017-07-07 17:51
    沈国放把多边外交的特点归纳成三个“多”和一个“大”,将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以来中国参与多边外交分为五个阶段:第五阶段是自2013年以来,是中国引领全球治理与变革的阶段,中国对多边外交做了一系列全球性、战略性和开创性的谋划和部署,使中国多边外交从理念到机制,从行动到成效都进入了蓬勃发展深入灌溉的新时期。
  • 查培新:坚持理论创新,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 2017-06-21 16:18
    目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世界进入了一个格局重构、秩序重建的重要时期。加强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作为一项长期但又紧迫的任务已经摆到全世界面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条件也有义务担当起历史的重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成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引领者、推动者、建设者,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 卢秋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外交理论创新的几点思考 2017-06-14 16:52
    外交理论的创新是继承基础上创新,是要继往又要开来。以下四点似可作为我们理论创新的思考。第一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考;第二是“和而不同”的处世原则;第三是“同舟共济”的合作理念;第四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黄金法则。
  • 薄燕: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协定之后:联邦政府不干,州政 2017-06-07 17:03
    由于特朗普政府的退出,气候变化也难以在短期内成为中美两国双边关系的支柱和亮点。然而,中美之间在气候治理方面仍然存在合作空间。特朗普虽然改变了美国联邦政府的气候政策,但美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地方政府仍会积极参与气候治理。此外,中美许多城市都是较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因此城市政府合作对于中美减排具有重要的实质性意义。而且中美企业可进一步促进两国清洁能源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商业化,推动清洁能源领域相关的市场开拓以及创造就业机会。
  • 梅兆荣:中国外交理论创新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2017-06-07 16:58
    纵观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不难看出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贯穿着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今时代特点和中国发展要求相结合的产物;二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蕴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哲学的智慧,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制作功夫,本着“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原则,从中吸取养分的结果。事实上,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的一系列理论和理念、政策思想和重大举措,都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和养分。
  • 社起文:中国传统文化与外交理论创新研讨会开幕式致辞 2017-06-07 16:56
    中国外交的自信,必然扎根于文化的自信。中国外交的特色,必然体现中国的人文传承。我们要积极挖掘和阐发中华民族的丰厚历史资源、文化资源和思想资源,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加强对外话语建设,提出能够展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汲取原创性的养分,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增强文化软实力,是中国实现大国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外交理论创新,帮助国际社会更好的应对21世纪的挑战,是正在民族复兴道路上阔步前进的中华民族对人类社会应有的贡献。
  • 顾正龙:卡塔尔断交危机来得快,但愿去得也快 2017-06-07 16:54
    卡塔尔断交事件对中国会有影响,但影响有限不会很大,从某种角度对我有利。我宜从长计议,对阿拉伯国家之间矛盾保持超脱不介入态度,多做劝和工作。让阿拉伯人进一步信任中国人是真正朋友。“一带一路”为中东带来的是和平和合作的希望可以取代中东的暴力和冲突,在中东问题上,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区别在于中国的“一带一路”是为促进和平和合作,西方干涉带来的是冲突和暴力,这是中国可以为阿拉伯人所作的贡献。
  • 张海滨: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后的气候变化协定履约前景及中 2017-06-02 17:59
    美国的退出,意味着:中国的生态脆弱性和面临的气候风险更加凸显;中国的排放空间将被压缩,中国的减排负担和成本将增加;中美气候合作在中美关系中的支柱作用明显弱化;中国面临急剧上升的重新定义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角色的国际压力。有鉴于此,我们应:保持节奏不扛旗,但适度回应国际社会的期待。其次,保持耐心不放弃,千方百计拉住美国。第三,保持初心不放松,紧紧扭住绿色低碳发展这条主线。
  • 刘玉琴:新形势下的中拉合作:挑战与机遇 2017-06-02 17:54
    虽然有种种问题,但中拉已经分享了十几年共同发展的红利,而且现在各自经济都在转型,面临新的机遇。当前中拉经济合作应当找好找准双方发展战略对接的切入点,把各自的优势和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未来中拉合作潜力巨大。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