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外交与战略 > 正文
梅兆荣:中国外交理论创新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发表时间:2017-06-07 16:58 来源:国际网
纵观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不难看出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贯穿着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今时代特点和中国发展要求相结合的产物;二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蕴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哲学的智慧,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制作功夫,本着“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原则,从中吸取养分的结果。事实上,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的一系列理论和理念、政策思想和重大举措,都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和养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狠抓全面深化对内改革、对外扩大开放的同时,把握国际形势的新变化,着眼中国发展的新要求,在保持对外大政方针稳定和连续性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和新举措,使中国外交出现了新面貌和新布局,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影响力和规则制定参与权明显提升,中国外交的目标、路径、原则、手段等等日益清晰,可以说形成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的基本架构。概括其内涵,可以做这样的表述:

第一,追求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维护和延长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为此,习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联合国系列峰会、日内瓦国际组织等场合,不仅积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而且全面阐述了政治、安全、发展、文明、生态五位一体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路径和总布局,并把中国的发展同各国的共同发展紧密结合,阐明了中国外交既为民族复兴尽责,也为人类进步担当的重要使命。

第二,基本途径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争取与世界各国在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开拓共进。习主席指出:中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其他国家也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坚持和平发展,但决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为了确保和平发展,必须加强国防建设,中国人民解放军必须专心致志于能打仗、打胜仗。习主席还说过:“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仗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

第三,核心原则是合作共赢。就是要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老框框,把合作共赢理念运用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关系的方方面面;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推动各国同舟共济,携手共进。这是对过去国际关系理论的突破,符合推动人类进步的方向,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美好世界提供新思路。

第四,主要手段是建立伙伴关系。就是要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伙伴关系具有平等性、和平性、包容性。习主席还特别指出,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这是对传统的结盟或对抗的国与国关系模式的超越,为国际关系应该如何发展提出了“中国方案”。

第五,价值取向是践行正确的义利观。就是要在政治上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经济上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国际事务中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习主席还特别提出,对那些长期对华友好而自身发展任务艰巨的周边和发展中国家,要多考虑对方利益,多予少取,甚至只予不取,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新中国外交的良好品格,彰显中国外交的核心价值观。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的上述架构,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顶层设计,已在世界舞台上留下了深刻印记。表现在:近年来我国首脑外交空前活跃,多边外交达到新的高度,以国家利益为对外政策底线的原则更加明确,维护领土主权和地区稳定的立场高度坚定,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的引领作用日益显现。还必须指出,不论是建立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和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主张,还是坚持结伴而不结盟的政策原则,或者对欧洲提出的共同建设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的主张,还是针对亚洲的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亚洲安全观,或者对周边国家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践行“亲、诚、惠、容”理念,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特别是对非洲国家奉行“真、实、亲、诚”的方针,等等,不仅体现了中国外交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思路,凸显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魄,而且其成效日益显现,并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纵观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不难看出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贯穿着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今时代特点和中国发展要求相结合的产物;二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蕴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哲学的智慧,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制作功夫,本着“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原则,从中吸取养分的结果。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宽广深邃的历史视野,统揽全局的战略思维,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勇于担当的博大胸怀,从容应对国际风云变幻,努力走出一条与历史上传统大国不同的复兴之路的表现。尽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和实践还在路上,但正如王毅外长指出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已显示出三大特征,即先进性、开拓性和稳定性,已使中国成为国际形势中的稳定锚、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平发展的正能量、全球治理的新动力。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习主席在传承和发扬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率先垂范,不论在国内外发表演讲或讲话时,或在会见外宾和记者的谈话中,经常引经据典,既生动而令人信服地阐述我国内外政策,又深入浅出地阐释、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事实上,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的一系列理论和理念、政策思想和重大举措,都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和养分。个人在这方面体会最深的有三点:

一是中华传统的“和”文化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比如“和谐共处”、互利互惠、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以德服人、提倡王道、反对霸道等和平合作理念等等,也蕴含着“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这是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促进国与国之间、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同进步,齐心协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历史渊源。

二是自强不息、独立自主的传统精神。它是中华文明最显著的文化特征之一,是中华民族极为崇尚的民族精神,也是中国革命成功经验的精髓,已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础和灵魂。习主席指出:坚持独立自主,就是要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做主张、自己来处理;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就是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三是注重并践行正确义利观。即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义轻利”、“先义后利”、“义然后利”等理念,以此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打造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并为我国外交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更为重要的是,习主席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习主席这番话具有重要意义。习主席还告诫我们:“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神的中华优秀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因此,“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要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习主席的这番话说明,研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外交及其具体执行者外交官们的职责,而且也是中国13亿人特别是我国广大知识界的共同任务。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前驻德大使)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