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外交与战略 >
外交与战略
  • 罗建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旨在回答的三个核心问题 2017-11-03 17:19
    党的十九大报告着眼于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事业,全面阐述了中国对世界发展的畅想与愿景,系统提出了新形势下中国外交的基本主张、原则及重大战略部署,科学回答了需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么建设这个世界、中国外交如何更加积极有为三个核心问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勾画了新的蓝图与实现路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清晰呈现,彰显了中国外交不断增长的大国气象与道义精神。
  • 王义桅:“一带一路”不是对外“撒钱”而是全球“合唱” 2017-11-01 15:52
    遵循“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国际惯例、政府引导”原则,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对外撒钱,而是新的征程,是中国在沿线国家的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将中国与有关国家的合作与友谊拓展与深化,极大提升中国制造、中国营造、中国规划的能力与信誉,提升中国威望。同时,解放全球生产力,重塑人类文明史与全球化话语权,体现中国崛起后的天下担当。
  • 刘建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部条件与国际战略 2017-10-31 17:2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途径就是打造新型国际关系,而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理念就是合作共赢。在以往的国际关系中,有些国家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有合作潜力,而且也开展一些合作,但是,要么是已经开展的合作往往难以持久,要么就是合作潜力开发不出来。究其原因,主要是合作没有形成共赢的结果。在现有的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框架下,西方发达国家往往凭借资本、技术、知识产权、国际话语权等优势,在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中获取明显对己有利的不均衡利益。有合作,但无共赢。这样的合作是新型国际关系要摈弃的。
  • 江时学:金砖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7-10-26 17:18
    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和南南合作的新平台,金砖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然而,金砖国家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多大的作用及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能否进一步强化政治共识、能否坚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原则、能否妥善处理与其他国际组织的关系、能否减少负面“溢出效应”、能否团结更多的新兴经济体、能否在机制化的道路上加快步伐等。
  • 李开盛:坚持做发展中国家代言人 2017-10-25 16:45
    未来的中国可能需要适应这种身份的转变:自己不再是发展中国家,但需要继续保持甚至发扬发展中国家“代言人”的角色。这既是中国自己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赋予中国的道义责任。
  • 陶文钊:在博弈中寻求合作 ——如何看待当前的中美关系 2017-10-25 16:39
    根据中美两国基本情况,可得出三点结论。一是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长周期已经过去。现在对中美两国来说都没有压倒一切的关切,两国关系呈现不断起伏的状况,这是中美关系的新常态。二是中美关系有一些颠簸也不怕,以后我们要习惯于在博弈中寻求合作,在颠簸中推进两国关系。三是要积极主动地塑造中美关系。虽然特朗普特立独行,但在实践中,在地区和全球问题上美国仍然离不开中国的合作。所以在两国关系中我们仍然有运作、回旋的余地,仍可争取主动。
  • 郑永年:塑造中国崛起的新国际战略 2017-10-24 17:13
    中国既要实现经济崛起,也要实现战略崛起。而后者则显然是中国的“短板”。尽管在战略崛起方面,中国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现在中国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即朝鲜半岛核危机。大国地位,从来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要经过多次大考。无论是南海问题、和印度的对峙,还是目前的朝鲜核危机,都是对中国的考验。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些也是中国崛起的国际机遇。处理成功了,就崛起一大步。
  • 陈向阳:习近平全球治理思想的大智慧 2017-10-23 17:37
    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秩序新陈代谢、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习近平总书记以天下为己任,继往开来、锐意进取,提出了兼顾中国特色与世界潮流的全球治理思想,极大地增强了中国对外战略主动权,彰显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 张燕生: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2017-10-18 18:01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中国在积极参与和大力推动全球治理改革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主动作为、越来越贡献智慧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说,不管全球治理体系如何变革,我们都要积极参与,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世界和平稳定提供制度保障。展望未来,中国将在进一步完善国际秩序、构建国际宏观政策协调机制、提升全球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建设等方面迈出更坚实的步伐,将我们共同生活的相互依存的“地球村”打造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美丽家园。
  • 金灿荣: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 2017-10-17 16:52
    当前世界各地区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受到西方文化和话语的影响极深。但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社会分化和分裂现象表明这样的治理模式存在严重弊端。随着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对于世界的治理理念也在不断进行一些大胆的、有益的创新。2013年3月,习近平访非期间,首次提出“正确义利观”。当年10月,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要找到利益的共同点和交汇点,坚持正确义利观,有原则、讲情谊、讲道义,多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些论述,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个负责任大国的理念和风范。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