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外交与战略 >
外交与战略
  • 张树华:世界新格局下软实力建设的“道”与“术” 2017-05-15 18:27
    对外文化传播以及国家“软实力”竞争的根子,还是在政治上,实质拼的还是政治价值和政治自信。正因如此,提炼中国道路、中国价值及其相关的制度、模式、政策规则、标准等,对于我们的对外文化传播和软实力建设极为重要。这是根本上的“道”,除此之外的其他都只是“术”。不过在明确政治价值观这个文化传播和“软实力”建设的“道”之后,“术”的安排将决定这项工作的成效甚至成败。
  • 王义桅:再造中国与再造世界——中国与世界关系的“一带一路 2017-05-15 18:24
    从人类历史上看,大国崛起一定会提出引领世界未来的合作倡议和价值理念。“一带一路”就承载着这一使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彻底告别了近代以来中西体用、赶超西方的思维逻辑,成为世界领导型国家,不再纠缠于哪个外国月亮比中国圆——其实我们共一个月亮,这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提出后,国际社会不只是抽象谈论中国崛起,而是“一带一路”。这就一下子把国际话语体系从近代几百年拉长到两千多年,解构了西方中心论,尤其是命运共同体超越普世价值,倡导人类共同价值。
  • 王文:中美俄新大国时代,中国位置最佳 2017-04-25 17:15
    正是因为中国战略地位上升到了三角关系的顶端,我们从种种迹象中看到美俄两国对中国的倚重程度达到了空前的状态。而且总体上,以中国“稳中求进”、和平解决国际热点问题的外交政策总基调的主张,正在引导着全球问题解决的进程,也引导着美俄两个大国对这两大热点问题解决方案的重大判断,使得美俄两国往常所惯用的武力军事解决方案,变得不那么通行。而美俄对中国诉求的重视,为中国可持续性的崛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 唐世平:塑造国际秩序需要超强国力 2017-04-14 17:43
    目前我们还无力塑造国际秩序,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就应毫无作为。中国国内的改革和发展永远是第一位的,没有超强国力,其他一切都是空谈。而且只要我们把中国治理好了,中国肯定会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中国要去塑造国际秩序,恐怕也还需要解决以下两个突出挑战:国家统一和“经营东亚”。两岸统一有助于中国崛起,塑造国际秩序通常是“先地区,后全球”,因此我们也不能回避“经营东亚”这一挑战。当然,我们也确实可以做一些具体事情。在那些对国力的要求不是特别高,且制度化和内化程度都比较低的领域,我们可以联合其他国家以推动一些有限的变革。
  • 王秋彬:周边国家对华“近而不亲”:困境、原因及其化解路径 2017-04-07 18:32
    在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下,周边国家对华“近而不亲”的困境愈发凸显。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具有非对称性、中国与周边国家存在领土争端和历史问题、美日的势力在中国周边地区的介入和离间等是导致“近而不亲”现象的影响因素。化解“近而不亲”困境,不能只依靠公共外交,还需综合运用其他手段。
  • 王文:主动塑造特朗普,建立更长远的中美关系 2017-04-06 17:45
    ——基于华盛顿三十多位美国政商人士调研的建议——对待特朗普,中国不骄傲、不惊恐,是最好战略定力的表现。目前,美国处于前所未有的主动收缩之势,中国且处在离民族复兴最近的时刻,两相比较,维持住中国持续发展的常态,保持两国平等交往的常态,防范两国互动突变发生,便会有效地推进中国发展,也将大大提升中国在全球的吸引力,最终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郑永年:特朗普与南中国海问题 2017-03-28 16:44
    南中国海问题很难成为特朗普外交的重点,今后美国既不会停止在南中国海的活动,但也不太可能在南中国海投入太多的精力和财力。对此中国要:寻找和抓住稳定南中国海局势的机会。第二,继续改善和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第三,和美国形成一个斗而不破的互动模式。第四,合作形成中美G2共治模式。中国可以主动邀请美国呆在亚洲,共同承担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第五,即使上述各种模式失灵或者成为不可能,中国也可以采用斗争模式。不过,即使是斗争模式,中国也没有必要直接和美国发生军事冲突。中国可以利用南中国海问题把美国拖住,消耗其能量和能力。
  • 冯昭奎:中日关系“走冷”如何才能“缓和” 2017-03-23 17:32
    与当初美苏相比,中日之间虽然存在着历史宿怨,钓鱼岛领土主权的现实纷争等,然而作为至今仍存在着约3000亿美元的贸易关系,在环保、经济等领域存在着众多利益交汇点的邻国,中日虽然暂时(在安倍执政时期)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关系改善和“破局”,但促使安倍改变处处同中国对抗的错误政策,挽回几乎已有名无实的中日“缓和”使之持续下去,应该说是有可能的,当然,这也是维护我国经济建设所必须的稳定的周边环境之需要。
  • 吴心伯:实现与美国的“相互调适型”互动 2017-03-17 17:10
    要处理好特朗普执政时期的对美关系,首先要积极研究、接触和影响对方,争取中美关系较快和较为平稳的过渡,但也要根据中美之间“不打不相识”的情况,做好充分的斗争准备。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尚在形成中,其出发点应该不是要搞坏中美关系,而是从中最大限度地谋取利益。但如果美方胃口太大,或处理双边关系方式不当,中方必须坚决回击,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能够推动对方的政策调整。在与美国新政府的关系步入正轨之后,还要注意在互动中不断引导对方,继续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
  •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 2017-03-17 17:03
    亚太地区是地区国家共有的家园,我们不希望、也不愿意看到冷战思维下所谓“选边站队”的事情发生,有什么事情要按是非曲直来说话,总的还是要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和稳定。在亚太地区,我们始终把东盟作为中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在区域合作中发挥中心地位作用。我们希望看到的亚太地区是一个稳定、有秩序的地区,是一个可以协商一致达成原则的地区,是一个有能力管控分歧的地区,也是一个有智慧解决争端的地区。中国和东盟正在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我们还会继续积极推进。我们希望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有关争端由当事方直接对话解决,各方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