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国际视野 > 欧洲 >
欧洲
  • 黄静:欧洲的左与右 2017-08-23 16:54
    从上世纪60年代到现在,欧洲政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个变化是欧洲内部的发展所带来的,而第二个变化则是欧洲与外部世界互动所带来的。这两大变化导致欧洲的左与右更加复杂。
  • 史志钦:英国政客自食其果 2017-08-22 17:35
    政客们因为自己或多或少的私利的驱动,不仅葬送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也给整个社会,整个地区,甚至全球的政治、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动荡。这场英国政坛的风云和英国脱欧的前景究竟会怎样演绎,我们也只能拭目以待。事态发展证明,英国离开欧盟未必会像疑欧派幻想般地使欧盟终结;但会否逆转般地导致联合王国的终结却不得而知。
  • 周谭豪:马克龙执政百日缘何高开低走 2017-08-21 17:02
    最新民调显示,马克龙支持率暴跌,甚至不如前任奥朗德同期的水准。他的“三扇门”之所以如此沉重,是因为这牵涉到马克龙的4项关键改革即缩减军费、加强总统权威、整治政治道德和松绑劳动力市场。马克龙竞选总统时过于“壮怀激烈”,其“彻底改革并复兴法国”的口号给了民众比前任更高的期望,也难免令他们转向更大的失望。因此,留给马克龙的时间也许并不多了。
  • 扈大威:欧洲经济走出危机泥潭了吗 2017-08-10 17:23
    进入2017年以来,欧元区经济持续稳步增长,并有望在未来2-3年里维持短期向好的局面。但欧元区内外政治、经济风险并存,成员国之间发展不平衡现象显著,影响其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受金融和主权债务危机后续影响,以及人口老龄化的拖累,欧盟经济实现中长期强劲增长存在较大阻力。进一步推动结构性改革、深化经济一体化,是欧洲经济行稳致远的关键。
  • 孙兴杰:美国制裁俄罗斯,为何欧盟在心疼? 2017-08-02 16:11
    美国的法案在欧盟引发的是愤怒,无论欧盟还是德国、法国都认为美国的做法很蛮横。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就说,欧洲的利益应该被充分的考虑,否则欧盟将做出反制。目前这一法案能否生效的关键可能已经不是俄罗斯的反应或者特朗普,而是欧盟。俄罗斯的反制能力有限,经济毕竟不是自己的强项,而特朗普则被“通俄门”掣肘,看看欧盟的怒火能不能挡住国会山的脚步吧。
  • 孙海潮:马克龙改革法案可能引发大规模社会风潮 2017-08-01 17:28
    目前马克龙当选后的“蜜月期”业已结束,各行业工会组织为了显示自身存在和影响力,都会以捍卫民众利益的旗号组织抗议活动,但马克龙已表示不会向反对改革的力量妥协。由于马克龙执政时间尚长,不会重蹈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因坚持改革劳动制度而下台,但夏季假期后的社会大动荡已不可避免。
  • 贺之杲:马克龙魅力的“保鲜期”还有多久:上任后改革不顺支 2017-07-31 17:13
    尽管马克龙给法国带了巨大的机遇,但鉴于所需改革的范围和规模,马克龙的政治蜜月是短暂的。马克龙必须通过实施财政政策、税收、劳动力市场和教育的改革来继续获得民意。法国最紧迫的问题是增长乏力和就业机会不足。所以马克龙必须迅速取得成果,否则他的魅力很快消逝,法国选民则会让他从政坛消失。
  • 孙海潮:法国三军总长辞职引爆总统与军方严重危机 2017-07-28 16:41
    马克龙当选后的“蜜月期”业已结束,民众即便认为马克龙倡导的改革势在必行,却极不情愿自己的利益受损。庞大的各行业工会组织为了显示自身存在和影响力,都会以捍卫民众利益的旗号组织抗议活动。马克龙已表示不会向反对改革的力量妥协,将利用议会多数的有利因素推动“大胆改革”,提高经济竞争力。由于马克龙执政时间尚长,不会重蹈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因坚持改革劳动制度而下台,却让默克尔坐收渔利的覆辙,但夏季假期后的社会大动荡已不可避免。
  • 王鹏:“硬脱欧”之争的背后:阶层分化与金融城的陷落 2017-07-20 16:59
    英国在“硬脱欧”一事上的反复与纠结。其背后真正最本质的,其实是英国国内阶层的分化,以及在全球化浪潮下这种分化及其所带来的阶层矛盾的扩大。作为一个有为政府,英国官方早就有责任、有必要采取切实措施,渐进弥合由于社会分工所带来的阶层分化,尤其是全球化给这种原本就已存在的分化所带来的放大效应。不过英国领导人、政府不敢也不愿意为国家的未来承担风险与责任,这恰恰是英式民主制度培育出来的领导集体最大的悲哀。这种浓黑的悲哀,不仅决定了英国当下在“硬脱欧”问题上的反复与纠结,在未来的岁月中,它仍将进一步消耗这个昔日帝国的余晖与能量,直到日落。
  • 约瑟夫·奈:特朗普给欧洲的礼物 2017-07-20 16:27
    目前欧洲的反特朗普情绪可能有助于强化欧洲的价值观。过去,欧洲防务合作方面的进步,不仅受到主权忧虑的钳制,而且还受制于美国提出的安全保障承诺。随着特朗普让欧洲对美国的可靠性产生怀疑,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引人注目。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