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国际视野 > 欧洲 >
欧洲
  • 董一凡:几经难产的欧盟“复苏基金” 2020-08-04 18:39
    “复苏基金”经过多方妥协后达成的协议与欧盟最初的政策设想已经出现差距,其虽然取得了很多突破,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 石宏:美国从德国撤军?另一国伸出了橄榄枝…… 2020-07-30 18:45
    战后至今,每当美国难以向欧洲部署大量军队的时候,德国在军事上的实力和话语权反而得到增强。因此,美国从德国撤军,反倒给德国推行欧洲防务自主提供了更大空间,并可能进一步推动德国与俄罗斯协商欧洲安全问题。所以,美国从德国部分撤军,可能适得其反。最终无论美国是否从德国撤出部分军队,由于双方利益诉求越来越大,德国在欧洲地位越来越强,美德关系将进一步疏远。
  • 张骥:欧盟如何才能尽快找准战略定位 2020-07-24 18:32
    面对中美战略竞争的上升,欧盟面临的既是战略困境,也是战略机遇。欧盟希望成为世界格局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就需要超越双边关系的范畴和旧秩序的惯性思维,把握国际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着眼于新秩序的构建,在其中找到一个恰当的定位。
  • 沈孝泉:马克龙如何走好任期内剩下的 600天? 2020-07-23 18:31
    在总统任期前半段,尽管马克龙改革取得两大成果,却也留下两大“祸根”。这导致执政党在市镇选举中受挫,选举受挫成了马克龙总统任期的转折点,这是从强力改革到全面治理的转变。所以在马克龙的“600天”行动中,改革已无踪影,复苏经济成了关键。鉴于目前正是马克龙最艰难时刻,放下身段、低调行事,也许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 崔洪建:美榨取“跨大西洋伙伴”剩余价值的三板斧 2020-07-21 18:17
    欧美这对盟友之间的关系的确正在经历巨大的转变,政治上更多各自为政,安全上更多各自盘算,经济上更多自力更生,外交上也更多折冲樽俎,但美国当前仍会倚仗其实力并轮番使出“三板斧”,对欧洲拉拉打打。欧洲也难免在对华政策上摇摇摆摆,这将成为国际变局中三边关系的新常态。我们要有驾驭这种复杂形势的信心、智慧和能力。
  • 慕阳子:马克龙重组政府 “国家复苏计划”困难重重 2020-07-15 17:56
    2020年7月初,法国总统马克龙火速完成总理更迭、政府重组,正式开启下半程任期。新政府将围绕“国家复苏计划”为受疫情重创的法国寻求出路,为马克龙争取2022年连任增添砝码。然而,面对疫情反弹和经济衰退等压力,“马克龙2.0”团队的“复苏之路”必将困难重重。
  • 赵俊杰:德美关系变化的连锁反应 2020-07-07 18:05
    美国突然从德国撤军,“一箭三雕”:一是打压欧洲独立防务建设的“领头羊”德国;二是离间“新老欧洲”国家,让欧洲独立防务建设半途而废,或形同虚设;三是把美国在欧洲的军事影响,东扩至波兰和乌克兰,让俄罗斯感到后怕,不断制造俄欧冲突以便从中获利。
  • 肖云上等:法国前总理刚卸任就被调查,他有可能成为马克龙的 2020-07-06 17:39
    由于菲利普在抗疫过程中的表现虽然被法国人认可,却极有可能犯了马克龙忌,又加之其与马克龙政见不同。所以他放弃总理职位出任勒阿弗尔市长。不过从菲利普当前表现出的政治敏感度和政治抱负来看,他是不会安心于只当一个市长的,他有可能冲击总统宝座,但这一可能的前提之一是共和党能否接纳他。
  • 沈孝泉:绿党为何在法国市镇选举中成最大赢家? 2020-06-30 16:57
    这次选举中,法国执政党失利、绿党成为最大赢家并非偶然。马克龙执政两年多,虽强力推行了多项改革,但民生问题没有足够重视,引起社会强烈不满。再加上执政党缺乏基层力量,在选举中又提不出符合民心的纲领,因此在市镇选举中遭挫折,难以避免。目前马克龙想尽快翻过市镇选举这一页,为他总统任期最后两年的“重新创造”做出安排。
  • 夏国涵:欧盟“恢复基金”是欧盟财政统一的新尝试? 2020-06-29 17:47
    至少在德国和法国的眼中,如果“恢复基金”最终能够顺利落地,就相当于迈出了欧盟财政一体化的重要一步,接下来不排除法国总统马克龙倡议成立“欧洲财政部”的可能,即继欧洲央行可以决定欧元区怎么印钱之后,这个“欧洲财政部”还能决定欧元区国家怎么花钱。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