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国际视野 > 欧洲 > 正文
张艳璐:“白俄罗斯”国家和国名的由来
发表时间:2020-09-22 18:16 来源:国际网
20世纪,白俄罗斯经历了两次国家建构过程。在世纪初的第一次,白俄虽形成了一定的民族身份意识,但最终未能形成独立的国家主体。在苏联解体的第二次建构中,白俄民族主义者未能对此前的政治传统做出重构。进入21世纪,世界再次进入大变革时代,如何把立陶宛大公国的概念、白俄罗斯人的东正教信仰以及关于苏联的记忆等白俄罗斯民族理念整合在一起并加以重建,将是白俄罗斯新时期民族国家建设的关键。

8月9日,伴随白俄罗斯(Республика Беларусь,Republic of Belarus)新一届总统选举投票的结束,现任总统卢卡申科以80.1%的得票率胜出,再次连任,将开启其第六个任期。白首都明斯克等城市随后多次发生抗议活动,对总统选举结果提出质疑,俄罗斯、美国、法国、德国等国领导人针对白局势密集表态。此番引发多方势力角力的白俄罗斯到底是怎样一个国家?其民族和国家起源是什么?

“白俄罗斯”一词的由来

白俄罗斯拥有悠久的人类居住历史。有考古证据证明,早在公元前10万至四万年的旧石器时代中期,今白境内东南部地区就已存在原始居住点。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所著《历史》一书中就对居住在今白境内的居民进行过文字记述。公元862年,白俄罗斯土地上建成波洛茨克城堡。9至12世纪,以该城堡为中心形成波洛茨克公国。不过,直至13世纪后半期,“白俄罗斯”(俄语Белая Русь,英语为White Rus)一词在《都柏林手稿》中首次出现。

13世纪中期至18世纪末,今白俄罗斯境内土地先后归属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等。几个世纪里,“白俄罗斯”一词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着。波兰历史学家克罗梅尔在其1555年出版的《波兰人史》一书中首次使用“白俄罗斯”一词来描述当代白俄罗斯土地。1596年,在当时属于波兰共和国的布列斯特召开了东正教和天主教会联合的宗教会议,史称“布列斯特教会合并会议”。布列斯特教会合并后,维捷布斯克和莫吉廖夫地区信仰东正教的部分居民开始自称“白俄罗斯人”。17世纪,“白俄罗斯”一词成为官方术语。当时的官方文件中开始出现“白俄罗斯东正教教区”和“白俄罗斯主教”的表述。1623年的华沙会议文件、1675年的扬·索别斯基国王法令以及1689年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与俄罗斯签署的《永久和平》和约中都使用了“白俄罗斯”一词。

18世纪起,“白俄罗斯”并入俄罗斯帝国,直至1917年,白俄罗斯一直处于俄国的统治之下。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白俄罗斯”正式获得政治法律地位。1796年,俄国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将波洛茨克省与莫吉廖夫省合并,并将合并后的省称为“白俄罗斯省”,这也是俄国唯一拥有民族身份的省。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白俄罗斯”一词在地理上指维捷布斯克、莫吉廖夫、明斯克、格罗德诺和维尔纽斯等诸省,并成为对这一地区及其居民的固定称谓。

古罗斯即基辅罗斯,是诺夫哥罗德王公奥列格公元882年征服基辅及其附近地区后建立的国家。白俄罗斯是带有古罗斯方言特征的斯拉夫族群,其又是在文化与政治上远离东斯拉夫族群的主体,是斯拉夫文化传统与波罗的海诸部族文化传统相结合的产物。在“白俄罗斯”这一名称中,“白”与“自由”“独立”等词同义,标示白俄罗斯的前身波洛茨克是首先从古罗斯帝国独立出来的公国之一,并且其大部分土地未受到蒙古人的统治。

“白俄罗斯”与“白罗斯”

白俄罗斯国名的中文译名曾引发广泛讨论。白俄罗斯驻华大使馆于2018年3月公开发文表示,白俄罗斯的中文国名应是“白罗斯”。白方称,“白俄罗斯”中的“白”是白色的白;“俄”是个形容词,“俄罗斯”是其含义之一;而“罗斯”是古代巴尔特人、芬兰乌戈人和东斯拉夫人的土地上的国名。从语言翻译方面看,白俄罗斯国名的中文译名其实是个历史问题。

1223年蒙古军队侵入罗斯,建立了金帐汗国,其范围包括今日俄罗斯的大部疆域和乌克兰基辅。蒙古人西征接触到古罗斯时,把俄语“罗斯”音译为蒙古语Oros。这是蒙古语发音习惯所致,蒙古人遵循遇到以卷舌音[r]开头的外来语时便将其第一音节向前提的读音规则,因此将罗斯译为Oros(我国元代时音译为斡罗思、斡鲁斯等)。清乾隆年间,在官修《四库全书》时,我国将外国语和少数民族语中的地名、人名和国名汉字音译进行了统一规范,把蒙古语Oros的中译名统一为“俄罗斯”,此后才有了“白俄罗斯”的称谓,并沿用至今。

“白俄罗斯”国家的流变

虽然白俄罗斯被认为是波洛茨克公国、图罗夫公国以及立陶宛大公国的继承者,但先后受到波兰和沙俄权力的控制,直到20世纪初才开始在本民族基础上进行建设独立国家的尝试。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欧洲的地缘政治格局,使白国家地位问题变得更加紧迫。

1916年6月,在瑞士洛桑举行的中东欧民族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第一次有白代表提出,白俄罗斯人作为自己土地的“主人”,应该拥有政治、历史和文化权利。1917年12月5日至8日,第一届全白俄罗斯代表大会在明斯克举行,会上提出并讨论了建立白俄罗斯国家的想法。1918年3月9日,由安东·卢茨克维奇领导的白俄罗斯民族委员会宣布成立白俄罗斯人民共和国;3月25日,白俄罗斯人民共和国宣告独立。

一战期间,苏俄政府与包括德意志第二帝国、奥匈帝国在内的同盟国于1918年3月3日签署布列斯特条约,同年底,德国战败,该条约被废除。德国军队占领白俄罗斯一直持续到1918年底,白俄罗斯人民共和国实际存在时间不到一年。1919年1月1日,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宣告成立。

1919年2月2日至3日,第一届全白俄罗斯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会上宣读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全俄中央执委会于1919年1月31日做出的关于承认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独立的决议。至此,白俄罗斯完成了第一次在苏维埃基础上建设独立国家的尝试。1922年12月30日,白与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一道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白俄罗斯开始了第二次建设独立国家的尝试。1990年7月27日,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颁布国家主权宣言。1991年8月25日,白国家主权宣言被赋予宪法地位,宣布脱离苏联独立。9月19日,新的国家名称——白俄罗斯共和国获得批准。

白于1994年开始实行总统制,同年7月,卢卡申科当选首任总统。1996年11月,卢卡申科通过全民公决,将其总统任期延长至2001年。2001年9月,卢卡申科再次当选白总统。2004年10月,白举行全民公决和议会选举,取消宪法关于总统任期不得超过两届的规定。卢卡申科于2006年3月、2010年12月、2015年10月连任总统。卢卡申科执政下的白俄罗斯成为了一个保留苏联秩序和价值观的国家,是欧洲政治中一个独特的存在。

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构建是个复杂的历史进程。20世纪里,白俄罗斯经历了两次建构过程。在20世纪初的第一次建构中,白俄罗斯虽形成了一定的民族身份意识,但最终未能形成独立的国家主体。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第二次建构中,白俄罗斯民族主义者未能对此前的政治传统做出重构。进入21世纪,世界再次进入大变革时代,这为白俄罗斯民族国家的塑造带来了机遇。未来,如何把立陶宛大公国的概念、白俄罗斯人的东正教信仰以及关于苏联的记忆等白俄罗斯民族理念整合在一起并加以重建,将是白俄罗斯民族理念现代流变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白俄罗斯新时期民族国家建设的关键所在。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文章转自世界知识期刊)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