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中国周边 > 东北亚 >
东北亚
  • 曹世功:2018年朝鲜半岛局势:会持续紧绷和陷入高危状态吗? 2018-01-18 17:43
    朝鲜的战略构想是试图通过主动“塑造”,让国际社会接受和适应其“有核国家地位”。由于朝坚持拥核基本方针,半岛难有真正的和平稳定。另一方面,国际社会普遍反对半岛“生战生乱”,但又缺少有效解决办法,朝的缓和攻势可能得到呼应,有所斩获;美国不敢打、不想打的心态难变,不会单兵举事。这决定了2018年朝核问题不可能得到解决,半岛将维持“紧中有缓”、“不战不和”的局面。
  • 李敦球:朝鲜半岛2017年有影响力的十件大事 2018-01-17 18:33
    2017年朝鲜半岛的形势比2016年更加惊险,更加惊心动魄,更加接近爆发战争。半岛局势不仅跌宕起伏,朝美互相斗狠,而且朝美领导人互怼增添了半岛剧情的看点。朝鲜的核导技术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取得了巨大的、实质性的突破,对美国股市和居民生活首次产生了冲击和影响,朝美关系正在发生某种微妙的变化。朴槿惠成为韩国历史上首位被弹劾下台的总统,文在寅在韩国政治危机中入主青瓦台等,这些都喻示着朝鲜半岛正在经历着历史性的蜕变。笔者疏理了过去一年来朝鲜半岛众多的新闻,并从中选出最有影响力的十大新闻事件。
  • 郑继永:2018年朝鲜半岛局势:不可预测性高涨,或处高危震荡 2018-01-15 17:48
    目前令接近核门槛的朝鲜弃核几成妄想;而在朝鲜的核“敲诈”下,美国更不可能在兵临城下的情况下与朝和谈;军事打击的选项又面临着韩国与日本成为朝鲜“人质”的束缚,而对美国亚太战略未来的影响更不确定。因此,在2018年,朝鲜半岛局势将前所未有地敏感、微妙,不可预测性高涨,或将走入战争风险高、威胁性语言和动作频发却又受到各方牵制的高危震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朝鲜半岛是走向战争还是维持和平或许取决于某个细微的变化。
  • 苏晓晖:朝鲜半岛缓和势头能不能延续? 2018-01-11 17:34
    当前半岛局势缓和是各方的必然选择,但半岛局势仍存在不确定因素。朝韩之间的防范戒备远未消除,双方关系存在再次恶化风险。美对朝政策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而且美还刻意忽视地区国家对局势失控的担忧,不顾中俄等国劝和促谈的努力,单方面强调当前朝韩关系转圜是美极限施压政策的成效,进而要求韩国与本国保持步调一致,继续压朝鲜弃核。冬奥会后美韩再次军演,必将刺激半岛紧张升级,半岛恐再次落入对抗黑洞。
  • 时永明:朝韩会谈:隆冬有暖意,春来尚需时 2018-01-10 16:51
    此次会谈已经触动了半岛的困局。要走出这种困局,就需要各方从半岛持久和平和人类社会整体安全的角度,来理解认识自己和对方,通过对话共同构建半岛的和平机制。这将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智慧的历史过程。
  • 孙兴杰:韩朝关系回暖与朝鲜外交突围 2018-01-08 17:05
    目前面对国际社会的“无核化”共识,朝鲜选择的突破口就是韩国,不过南北关系在不谈及核问题前提下的缓和,经历过不止一次,往往无疾而终。朝鲜在外交上的战术性突袭也不止一次,游离于大国之间,频频使用“楔子“战术,屡试不爽。朝核问题发展到今天,拒绝承认和接受朝鲜拥核,已经是底线和共识。不在核问题上有所调整,朝鲜的外交突围也难以成功。
  • 曹世功:朝韩关系急速升温的背景及未来走势 2018-01-08 16:12
    当前由于朝韩互有紧迫需求、利益契合较大,并且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双方此次通过平昌冬奥会窗口谋求关系解冻成功几率较大。不过也要冷静看到,朝韩关系的基本面没有任何变化,围绕朝核问题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外来因素的干预和影响有增无减。因此,双方全面、持续改善极为困难,南北关系前景未可乐观,2018年半岛局势走出紧张对峙殊为困难。
  • 张琏瑰:“美朝肯定要接触,要互相摸底” 2018-01-05 16:07
    近来南北关系的改善会让美国感到反核扩散的国际合作正在被朝鲜瓦解,进一步通过和平谈判或极限施压促使朝鲜弃核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但这不能排除美朝要接触,要互相摸底,看对方有没有妥协的可能性。目前特朗普政府与前任政府对朝核问题从认识到形势的判断都发生了变化,朝鲜半岛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始终存在。但是,哪怕是美朝双方真的到了爆发战争的临界点上,朝核问题通过和平方式解决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比如,朝鲜在面临生死抉择时最终选择弃核。
  • 刘迪:中日互信出现“代际断崖”,怎么破 2017-12-27 17:27
    这些年,两国政府关系停滞时,民间交流也受影响。我们是否可设想,假如两国民间人、知识人跨越国界,建立许许多多稳定的交流渠道,甚至建立许许多多不同专业领域的“市民共同体”“知识共同体”,那么这种跨越国界的“市民共同体”“知识共同体”,将很可能成为稳定两国关系的“碇石”。中日必须超越“战略互疑”。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日需要以高度热忱推进相互理解进程的新领袖,需要构筑许许多多“市民共同体”与“知识共同体”。
  • 李敦球:中韩关系“保暖” 韩国还需做很多 2017-12-20 16:29
    目前韩国社会应戒除“小国心态、大国做派”。生怕自己受到冷落或者欺负,过分地爱面子,进而苛求中方。此外,韩国在对外政策上特别是在中美之间,应摒弃“战略投机心理”。现阶段,韩国希望从中国获取经济上的红利,从美国获取所谓安全保障,想两边通吃。但从历史教训来看,这样的投机心理有时会弄巧成拙,两边不讨好。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