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世界经济 >
世界经济
  • 徐长文:安倍政府上台后日本与中、美贸易的发展变化 2016-08-15 09:58
    日本对中国的出口持续减少,既有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日本企业对中国投资设立的企业产生和出口持续增长,代替了从日本直接对中国出口增加之外,两国关系恶化后,双方企业交流减少,中国企业从其他国家、地区增加进口则是更重要的原因。所以,要改变目前双方经贸合作持续下降局面,日方首先要设法改善与中国关系非常重要。而且日本对华投资的下降,势必影响对华出口增长。
  • 徐长文:中国游客赴日本旅游并“爆买”不可持续 2016-08-15 09:56
    今年以来日元汇价持续升值了近10%,加之在国外游客大量涌入日本之时日本旅店趁机大幅提价、日本公交运输、翻译等基础设施已经明显不足等因素,包括中国大陆游客在内的海外观光游客赴日本旅游人数增幅明显减少,在日本的购物消费也大幅度下降。此外安倍政府的倒行逆施已经激起周边国家、地区人民、特别是广大日本民众和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所以,中国游客增加赴日本旅游,并在日本的“爆买”也是不可能持续的。
  • 张茉楠:须加快构建面向全球价值链的贸易政策框架 2016-08-15 09:55
    从增进全球贸易福利和价值创造的角度看,首先要以降低贸易摩擦成本和减少贸易壁垒为切入点,提升亚太乃至全球价值链合作水平。应进一步降低平均关税水平,削减最高关税,鼓励部门贸易自由化(零关税),抑制关税升级,取消进出口中的配额和其他数量限制,修改原产地规则中的累计原则以鼓励区域价值链的贸易发展,进而消除价值链壁垒。同时,我们希望应该在今年G20的框架下,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大国,应积极主动推动全球价值链合作伙伴倡议和相关议题的谈判,加快构建和完善贸易增加值统计体系,降低中间品进口关税,完善中间产品知识产权制度,促进全球价值链伙伴关系合作。
  • 张敬伟:IMF为全球经济开出药方 2016-08-10 15:49
    IMF副总裁认为,“必须结合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才能实现增长目标。”预计今年内各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将以稳健为主。在剩下的几个月内,主要是消化掉英国脱欧、美国大选和恐怖滋扰等等非市场因素带来的负面效应。然后再考虑适合本国市场的货币政策选项。值得一提的是,全球市场要想真的走出危机周期,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结构改革依然要进行到底。全球市场要走出危机阴霾,各国应该一起努力,抱团取暖,才能真正走出危机颓势。
  • 刘军红:安倍经济学遭遇政治“天花板” 2016-08-05 18:54
    从过去三年半看,“安倍经济学”及其创新版推进日元贬值、股价上涨,服务于大资本的政治倾向显而易见。而此间,日本经济总量并未改变泡沫崩溃后总的停滞趋势,工薪阶层的可支配收入不升反降。“安倍经济学”的政治工具属性决定其无法解决日本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面临无法逾越的政治界限。
  • 黄刚:起底新一轮日本经济刺激计划:“安倍经济学”还有希望 2016-08-05 18:50
    今天的日本外有新兴市场国家的竞争、内有少子老龄化和财政赤字问题的困扰,已经不再享有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那种得天独厚的市场条件、充裕的人口红利以及稳固的财政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日本至少应该先提出措施应对人口减少和老龄化以及财政状况恶化等中长期问题。而安倍经济学却依然延续以往的以增长为本的思路,不惜以扩大财政支出来追求短期的经济效应,显然是本末倒置。正如京都大学名誉教授佐伯启思所说,日本与其勉为其难地强调增长,倒不如以低增长作为前提更为现实。
  • 张敬伟:美联储加息何以变成“纸老虎”? 2016-08-04 16:29
    目前美联储加息预期依然存在悬念。未来9月、11月和12月,美联储还有三次会议决定是否加息。如果美国经济增长和通胀率符合预期,而且外部市场没有更多的“黑天鹅”飞来,年内加息维持1-3次还是可能的。但是由于美国和全球市场走势大局已定,IMF已经调低了今明两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 任琳:G20峰会如何应对充满变数的世界 2016-08-04 16:28
    摆在G20面前的要务包括了,在短期内,积极应对英国脱欧在短期内带来的潜在经济和金融震荡,把危害降到最低;也包括了,在中长期内,避免包括保护主义思潮在内的其他外部环境之不确定性因素可能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影响。此前在成都举行的财金渠道会议发布了相应公报,均涉及到上述议题。随着G20峰会步伐的邻近,我们将期待此次峰会能够有效回应充满变数世界,提出融入中国方案与世界期盼的全球经济治理之道。
  • 赵明昊:贸易保护主义必将损害中美关系 2016-08-03 18:07
    美国对中国产品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举措,最终会让美国人自己付出代价。在全球化时代,虽然自由贸易有时会给本国民众带来烦恼,但没有一个国家会因贸易保护主义而获利。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5年中美贸易额约为5600亿美元。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已超过加拿大成为美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毫无疑问,贸易是中美经济关系的支柱,双方需要用更明智的方式解决贸易摩擦。特别是,美国需要放松对华出口管制,让中国购买更多高技术产品。美国也需要促进中国企业在美国的直接投资,从而为美国人创造更多工作岗位。考虑到中美对于促进全球经济所肩负的巨大责任,中美需要向世界明确展现它们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政治决心,两国需要共同维护开放的、包容的全球贸易体系,这不仅事关经济发展,也是国家之间持久和平之所系。
  • 李长久:日本经济停滞长期化 2016-08-01 14:11
    “安倍经济学”的新旧“三支箭”难以奏效,外需不振对不景气的日本经济更是雪上加霜。日本政府预测2016年度日本实际GDP增长率为1.7%,日本银行的预期值为1.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6、2017和2020年日本经济增长率分别为0.3%、-0.1%和0.7%。美国《时代》周刊2016年2月23日的文章断言,对日本来说,这一切的后果就是日本经济更长期的停滞。日本《产经新闻》5月19日的文章也担忧,日本经济失常的局面恐将长期化。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