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世界经济 >
世界经济
  • 龙永图:区域贸易推动全球化 2016-10-18 16:10
    TPP对于全球化来讲是非常积极的,对全球化是一个推动。区域贸易在推动全球化的过程当中非常明显。WTO推动不了,就靠区域来推。现在我们最好的一个结构就是如果和TPP、RCEP能够在某种意义上衔接起来,形成APEC。“一带一路”是一个重大的转折。过去我们主要是和发达国家分享全球化的利益,现在是如何和新兴市场国家通过对外开放来分享全球化的利益。不过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主要还是对发达国家开放。今后不是说我们一股脑的和穷哥们儿打交道了,只是我们跟穷哥们儿打交道开始打得少,现在打得多一点。我认同现在建立命运共同体的建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过去主要是我中有你,吸引外资,今后我们要开始你中有我。
  • 徐长文:日本经济持续低迷 安倍政权举步维艰 2016-10-11 16:45
    修宪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即使众参两院议席均占三分之二,也不能马上修改。宪法修改的路径是不能用新宪法直接替代现在的宪法。而必需是逐条修改并获得两院三分之二以上通过。而且最后还需进行全民投票,有效投票过半数才能实现修宪。目前国民多认为没必要修宪,所以通过将很难。另外对安倍政权最棘手的问题是,天皇宣布生前退位。天皇的生前退位是涉及天皇制的大问题,比宪法第9条更重要,安倍政权目前必需优先解决这个问题。安倍修宪举步维艰。
  • 卞永祖:911法案:沙特从昔日的盟友变为美国的敌人? 2016-10-09 16:24
    此时美国通过911法案似乎很不明智,但如果能够仔细分析当前的世界局势,美国国会推翻奥巴马的决定,实际上有一箭三雕的效果。未来美沙之间关系愈走愈远,也是当前美国相对实力在下降的表现。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也会不断加大全球治理的参与力度,完善当前的经济治理秩序,这也是大势所趋。
  • 李巍:人民币加入SDR,中国将成全球金融治理的“常任理事国” 2016-10-09 16:20
    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人民币加入SDR并不必然保证人民币国际化的成功,而只是国际化的万里长征中的重要一步。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最终需要接受市场的检验,人民币能否在未来激烈的货币竞争中获得属于自己的稳定份额,还取决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前景、法治水平、政治稳定程度和货币政策的可信性等多种因素。
  • 苏庆义:全球化的三难选择 2016-09-30 13:27
    我们需要一个充满智慧的全球化,而非越来越深的全球化。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至少应进行结构性的改善,避免全球化的倒退。为了让所有国家选择支持全球化,为了破解三难选择,世界各国应致力于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协调国内利益的方式方法。
  • 东艳:贸易协定何以成美国大选辩论核心议题 2016-09-30 13:24
    当今贸易政策与外交政策日益紧密结合,TPP等贸易协定是美国主掌地缘政治博弈的重要工具。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经贸战略的重要支柱,TPP并不会被轻易放弃。此外围绕TPP,TTIP产生的争论以及英国脱欧等将对全球区域一体化进程产生一定冲击,但这并不意味着全球区域一体化的退潮,而是表明在区域一体化纵深发展的新形势下,区域合作需要融入新的治理理念与治理模式。不论外界风云变化,中国需要处变不惊,以大国心态稳步推进开放进程。
  • 吴正龙:经济全球化已走到尽头? 2016-09-22 16:26
    目前经济全球化的基本面没有变。第一,当前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为经济全球化创造的根本前提没有变。第二,由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组成的二十国集团(G20)联手出台各种应急措施,为经济全球化扫清各种障碍的基本格局没有变。第三,世界贸易组织推动全球贸易治理机制的形成,为经济全球化提供的制度保证没有变。第四,作为经济全球化主体的跨国公司的发展,加速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没有变。第五,最重要的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和各地区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整体的趋势没有变。
  • 徐长文:日本加大农水产品出口力度 谨防核辐射产品流入我国 2016-09-19 16:59
    日本农水产品增加出口面临的最大课题是,出口市场多元化问题。目前在东亚市场上,那些具有发展潜力的市场几乎已被美国和韩国企业所占据。日本企业要将农水产品出口到东南亚地区市场,实际就是挤占美国和韩国的市场份额。所以,日本企业必需首先选择好适合日本的国家或地区,完善那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并确保及时地提供“新鲜的日本农水产品”。也可以说,扩大食品出口的关键是解决好物流问题。
  • 徐长文:中日韩印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 2016-09-18 17:52
    日本的基本态度是,推动TPP尽早生效、RCEP放在TPP生效之后,以便建立“高水平协定”。韩国因为与中国经贸关系密切,非常重视对中国的关系,所以会上(RCEP部长级会议)韩国始终与中国相互配合。印度的立场很微妙。因为涉及问题较多,会议也未达成一致意见。
  • 宋泓:亚太区域一体化,RCEP后来居上 2016-09-13 16:39
    基于美国主导的TPP模式来整合亚太地区,推进FTAAP的建设却非常困难。对于收入水平较低的大国而言,比如中国、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在谈判过程中,将它们排除在外,形成协议之后却强制要求它们进行“接受”“不接受”、“加入”“不加入”的选择是非常生硬、甚至霸道的。而RCEP所继承的东盟以及“10+1”模式,则更具包容性。长期来看,基于这种模式之上的亚太区域整合大有可为,也更有可能。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