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国际形势 >
国际形势
  • 李海东:“拥抱熊猫派”的声音为何小了 2018-10-25 17:20
    特朗普政府今年内在诸多议题上偏于极端的“全政府”政策大调整,不是骤然出现的,而是前期存在一个多年政策辩论和实施的铺垫过程。在此背景下,政策精英群体的辩论已不再是是否对华强硬,而是如何对华更强硬。而那些依然坚持美国应反省的政策精英已是少数,且在重大涉华政策辩论中缺乏有效发声管道而逐渐被边缘化。
  • 陈积敏:美国印太战略及其对中国的挑战 2018-10-24 17:03
    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有着明显的中国指向性。特朗普政府正试图把一个范围远大于亚太地区的印太地区连接起来,有意识地把印度包括其中,以扩大美国的传统战略利益,并将其视为对冲中国的一种平衡力量。综合而言,美国印太战略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军事安全层面的挑战更加紧迫;经济层面的挑战日益显化;中国地区影响力面临挑战。
  • 吴建树:接连“退群”,美国为何在国际上自我孤立? 2018-10-24 16:59
    美国未来政治和经济的日益孤立趋势倾向,将会对美国对外政策产生四点影响:第一,美国在全球事务中,将会减少参与程度和力度。第二,美国会大幅减少对盟国,在防务和安全上的义务和承诺。第三,美国在国际经济和贸易政策问题上将日趋孤立,甚至美国会对其他国家发动贸易战,进而转移它在国内日益尖锐的社会和经济矛盾。第四,美国对外政策会变得去道义底线化。
  • 孙兴杰:沙特记者之死:传统政治斗争手段已不合时宜 2018-10-24 16:56
    从沙特记者之死这一案例可以看出,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政治斗争手段似乎已经不合时宜,互联网时代解决分歧的底线是绝不害人性命。对沙特而言,卡舒吉之死无疑是传统政治思维的一次碰壁。本来土耳其与美国关系非常紧张,卡舒吉之死成为埃尔多安敲打沙特及美国的筹码。美国和沙特是盟友,更多的是基于经济利益和战略利益,而这次卡舒吉之死无疑会激发美国国内情绪的反弹。
  • 马洪范:大历史视角下分析中美经贸摩擦 2018-10-23 17:13
    总结美国的历史经验,对实现新时代的中国梦具有诸多启发和借鉴意义。第一,不对抗,增量蚕食。第二,坚持生产第一,做全世界的工厂。第三,推行自由贸易,建设全球市场。第四,全力解决国内问题,建设新交通、新消费和新社会。
  • 高尚涛:卡舒吉事件背后的利益纠葛:美国在沙特的核心关切与 2018-10-19 17:03
    鉴于沙特在美国中东政策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特朗普必须小心处理和精心呵护与沙特的战略友好关系。可以想见,特朗普派蓬佩奥赴沙特和土耳其访问,目的很可能就是撇清沙特的责任,促成一个让美国和沙特皆大欢喜的结果。然而,特朗普要想达到这一目的也并不容易,无论美国在哪一方面做出让步,都会触及美国政策的底线,特朗普恐怕很难轻易做出选择。
  • 王锦:美沙龃龉不会影响同盟关系 2018-10-18 16:58
    特朗普政府在中东坚决倒向以色列和沙特一边,形成“美国—以色列—沙特”轴心,与“俄罗斯—土耳其—伊朗”联盟在中东形成对峙局面。如美沙关系恶化,沙特会倒向中俄,中俄也会趁机扩大在中东的影响力,这才是特朗普最不愿看到的。美沙两国共同的敌人是伊朗,小萨勒曼又与特朗普政府深度捆绑,记者失踪事件不会动摇美沙同盟根基。
  • 访王缉思:美国发动贸易战不是为了离开中国 2018-10-17 17:13
    美国之所以发动贸易战打击中国,并不是想彻底离开中国,完全跟中国“脱钩”,而是想要改变中国的行为,从而赚更多的钱。美国确实有人想要改变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但它的政府和政治主流知道这做不到。但在一些具体领域,美国人是有诉求的,如果这些方面有所改变的话,美国还是会感觉有希望。200多年来,美国对中国的战略目标从来没有变过:一个是商品与资本的自由流动,另一个是信息与价值观的自由流动。中国对此一直是有保留。我们应该、也有理由批评美国,制约美国,但应当认识到,中国所做的事情改变了中美关系,改变了美国对中国的看法。
  • 杨光斌:中美关系进入“新阶段” 2018-10-16 16:38
    就中国而言,我们已经有了更多的能力和工具去应对新挑战,此时最需要的是理性和耐心,要有“以不变应万变”的战略定力。同时,也要习惯一些“新事物”。过去几十年中美关系都是以合作为主,以后或许不得不习惯“以对抗代替合作”的新关系,做到斗而不破。即便如此,也一定要认识到,在未来相当一个时期内,直到形成一个稳定的“新阶段”之前,“新事物”带来的中美关系不确定性已经大大增加。
  • 顾正龙:制裁伊朗宽限期临近,伊朗与欧盟关系为何骤然紧张 2018-10-15 16:08
    尽管欧盟对伊朗支持在欧盟的极端活动不满。不过现在欧盟所面临的的局面非常尴尬,一方面中俄英德法承诺将继续履行对伊核协议的承诺,但另一方面却没法承受美国施加的巨大压力。最终,其他五方的承诺将因此被抽空,失去实际意义。而这正是特朗普想看到的。预计未来伊朗在欧盟压力面前不会作出妥协,反而会在下阶段更加坚持其不妥协的立场,美国更多的严厉制裁将导致伊朗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愈加紧张。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