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首页
时事追踪
观点探索
外交亲历
国际视野
热点聚焦
中国周边
研究成果
外国人看中国
/
中国人看世界
非传统安全
一家之言
走出国门
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国际形势
>
国际形势
薛力:中美关系的性质:“冷缠斗”而非新冷战
2018-11-06 14:13
目前中国对美外交的基调依然是合作,“新冷战”论说服力不足。“新冷战”论从美国的角度看有一定说服力,但美国无意这样做,而是试图在不引发大规模冲突的前提下,采取灵活而坚定的手段,限制美所认为的中国的“不当”优势,以便为美国获取实实在在的好处。因此,中美关系并非“新冷战”,而是一种利益互相纠缠的角力,或可称之为“冷缠斗”,其目的是:在每一个议题领域,确定中美关系的“新均衡点”。
钮松:制裁重启:美步步收紧打造封锁链,伊朗“借力打力”苦
2018-11-06 14:09
对于美国来说,对伊石油制裁的成效主要取决于是否能堵住缺口,打造出一条对伊朗国际石油贸易围追堵截的“封锁链”,美国正朝着这一目标不断迈进。由于美伊之间实力悬殊,伊朗回旋余地不大,最主要的反制手段只能是“借力打力”,即利用国际关系中的大国矛盾来对美国进行牵制,影响其对伊石油制裁的扎实推进。
吴正龙:此大国竞争,非彼大国竞争
2018-11-05 17:16
美国重提“大国竞争”,并将中国定位为“主要竞争对手”是无奈和焦虑的表现。但毕竟时代不同了,美国很难复制30年前的“大国竞争”。中国需沉住气,冷静应对。既不对美方视中国为“主要竞争对手”做针锋相对的战略性回应,也决不在具体问题上做无原则的让步。办好自己的事,我们一定能够应对得了美方这一轮“大国竞争”。
张维琪:2018巴西大选回顾:极右翼小党候选人缘何胜出?
2018-11-02 17:04
与喜欢使用推特治国那位的美国总统相类似,博索纳洛在竞选中也大量使用社交网络来为自己做宣传。其次,博索纳洛出格的竞选言论得到了民众认同。而且,中间派表现薄弱也是影响大选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年的巴西大选,中间派政党缺乏亮点,也没有提出具有吸引力的治国方案。
傅莹:中美关系能否从危险的边缘回归?
2018-11-02 17:02
此刻,中国人需要了解中美关系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虽然新的形势令人担忧,但人们没有放弃重返稳定和发展的希望,并且愿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即便“修昔底德陷阱”是存在的,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踏进去。
庞中英:WTO改革的《渥太华公报》将中、美排除在外,地缘冲
2018-11-01 17:11
国际制度是用来调控(协调)差异、治理冲突的。如今,现存国际制度的有效性大为降低,而改革这些国际制度又困难重重,国际制度的危机升高地缘冲突的风险。
崔守军:拉美“右转”,中国不必忧虑
2018-10-31 16:49
以巴西大选为标志,拉美地区政治形势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但中拉关系发展的政治经济基础依然坚若磐石,中拉之间互为机遇、互有需求,中拉友好的大局不可能发生根本性变化。中拉相向而行是基于双方的战略对接需要,不是基于意识形态的相似性,中拉关系不会因为拉美政治左右易手而发生根本改变。
兰顺正:卡舒吉案峰回路转,土耳其为何对沙特穷追不舍
2018-10-31 16:47
尽管沙特和土耳其都对伊朗输出伊斯兰革命进行抵制和防范,但双方也存在尖锐矛盾。同时,此次土耳其抓住沙特不放,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美国。土耳其现在与美国交恶,此次对沙特不依不饶,也是利用这个机会向美国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要我放过沙特,你就得对我有所表示”。
邹志强:土耳其借卡舒吉事件打了一手好牌,却难撼动中东格局
2018-10-30 12:54
尽管土耳其在卡舒吉事件中成为最大的获益者,但卡舒吉事件的影响无法高估,不论是土耳其、沙特还是美国,最为关注的还是各自的现实利益。土耳其借此所获得的利益和优势将是有限的,中东地区在国家利益基础上形成的阵营分野与对抗不会出现根本变化,沙特等海湾国家还是会留在美国的盟友体系里,美国的中东战略以及联合遏制伊朗的目标不会轻易改变,地区热点问题不会消失。
李秉忠:卡舒吉案暴露美国在中东的纠结
2018-10-29 17:15
美国当下的中东政策与中东局势并不合拍,由此导致其犹豫不决。卡舒吉事件是否会赋予中东变局以新的动力,将会决定美国犹豫不决的中东政策将向何种方向调整。可以肯定的是,现任美国政府解决中东问题的抱负无法实现,更可能的结果是问题彼此叠加。
1894条
上一页
1
..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
190
下一页
推荐文章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李硕:中国气候外交转身悄然撬动世界秩序
钱文荣:朝核向题:为何美国要承担最主要责任?
吴祖荣:特朗普施政百日,美国未见剧变
李家成:韩国大选:"文安对决"由不分伯仲到拉开差距
热门文章
日媒:安倍发誓全力推进修宪 近九成民众支持现行宪法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安倍再次表明任内修宪强烈欲望 称时机已经成熟
民调:安倍支持率稳定 64%日本人批其有所懈怠
特朗普:在适当的情况下愿与金正恩会面
频道编辑
国际网
网址:
WWW.CFISNET.COM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
版权及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9049794号-1
国际网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须注出处
Copyright©2012 cfis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