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首页
时事追踪
观点探索
外交亲历
国际视野
热点聚焦
中国周边
研究成果
外国人看中国
/
中国人看世界
非传统安全
一家之言
走出国门
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国际形势
>
国际形势
葛洪亮:美国在南海问题上应知止
2015-06-01 17:17
愤怒的争吵对问题的解决和区域和平的维护无益;以冒着战争的风险去维持“秩序”,只会给南海问题制造更多的复杂因素,只会给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添堵。“香会”后,美国应“知止”,并为6月下旬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做好准备,也更应为9月中美两国元首的再次聚首创造一个合适的氛围。若能如此,中美关系将“不殆”,南海局势亦将“不殆”。
吴祖荣:美国试图抢先获取太空财产权的一个法律步骤
2015-06-01 16:32
在美国太空商业法符合《外层空间条约》的舆论宣传下,《外层空间条约》的解释和实施必将为美国所左右,各国和平地共同探索和利用太空的意愿将面临空前挑战。首先,美国的立法行动本质上是对《外层空间条约》“不得据为己有原则”的单方面解释和实施。美国这一擅自行动的破坏性作用巨大,后患无穷。其次,美国自私的立法行动将直接导致《月球协定》的修改和谈判陷入无法摆脱的困境。世界各国共同探索和利用太空的愿望很可能成为泡影。第三,各国探索和开发太空的竞争将更趋激烈。
张宇燕:全球治理:共同利益与冲突利益的权衡
2015-05-29 18:05
考虑到形成全球集体行动极其困难,特别考虑到世界本质上是一个垄断竞争市场,故绝大多数集体行动属于小集团性质。一旦受到特定选择性激励驱动而形成的狭隘利益集团取得支配地位,那么由此产生的全球治理便会是非中性的或偏袒性的,他们甚至不惜牺牲大多数行为体的利益来增进自身利益。在此,激励和公正之间的矛盾,无非是全球治理中的有效性和代表性之争的另一种表述。
薛力:中美并未进入南海军事冲突倒计时
2015-05-27 17:36
从重要性角度看,美国在南海的三项利益,尚不属于核心国家利益。而且,美菲同盟关系的重要性也不如美日同盟关系,美国与东盟其他国家关系的重要性更弱。加上中美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中国的综合国力等,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美国不大可能因为南海问题与中国开战。对中国来说,建设一带一路是未来若干年的首要战略目标,为此,有必要在强化与东盟的经济关系的同时,消除东盟声索国的安全疑虑。因此,有必要着手下述事项:加快调整南海政策、清晰化南海主张、提出自己的南海争端解决路线图,作为第一步,可以宣布断续线不是国界线。此外,中国似乎可以适当公开建岛规模、用途等信息,并建议其他声索国采取类似措施。
安惠侯:中东乱中有治,美国进退失据
2015-05-26 16:44
中东大乱局后,阿拉伯国家总体稳定,局部动乱,乱中有治。同时阿拉伯国家民心思稳,期盼变革。然而中东地区仍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种种不稳定因素,使得中东地区难以完全稳定下来。尽管中东虽乱,但不致崩溃和解体。奥巴马当选总统后,将美国全球战略重心向亚太转移,执行“亚太再平衡战略”,减少对中东地区的投入,避免再卷入中东地区的战争,以免牵制美战略重心东移。但中东战略地位重要,能源资源丰富,地区许多热点问题与美国渊源深厚,美从保持全球领导地位的霸权战略利益考量,不可能放弃中东。对中东动荡局面,美国不可能无动于衷,对美战略重心东移势必构成牵制。美综合国力呈相对衰减态势,军力收缩,经费减少,经常面临力不从心,顾此失彼的尴尬局面。
郭振家: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迟滞性及其原因分析
2015-05-21 18:13
傅莹:中国的成长与“秩序之争论”
2015-05-21 18:08
世界已经发生变化,许多旧的概念失去了意义。首先,在当今世界,不同的秩序像过去那样,在各地区隔绝地共同存在、应对不同的问题,这种可能性已经没有了。今天的秩序需要具有开放性,要逐步调整以适应新的现实和多元的观点。其二,再通过大国之间战争的方式实现“权力转移”,重新决定新的力量平衡,也没有可能了,因为世界各国关系已经如此紧密交织。其三,我们所面对的大量新型问题都是全球性的,超越了主权国家和区域的边界。像埃博拉病毒、ISIS、像试图乘船从非洲前往欧洲的人们。需要新的思维和新型全球框架或者说是全球秩序,去应对新型挑战。
张业遂:共建“一带一路” 谋求合作共赢
2015-05-20 17:53
霍尔迈茨:TPP是亚洲版北约
2015-05-20 17:52
TPP对于日美两国具有重大意义,这不仅在贸易和投资等方面,地缘政治上的利益也极为明显。如果成功签署,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存在感也将进一步加强。欧洲有北约,但“亚洲版北约”尚未成立。这个地区也需要同样的机构。但这并非意味着要像北约那样专注于防卫,而是指TPP成员国借助这个机制来加强经济联系以及(在全球变暖等方面)建立广泛的合作框架等。TPP对于中国不能成为负面因素。虽然全部成员国均以美国为伙伴,但大家同时也在与中国进行贸易。不应该将TPP视为“围堵中国”的政策。
拉赫曼:美日无法用TPP遏制中国
2015-05-20 17:48
美日领导人对TPP所作辩解中的焦虑情绪,反映了美日双方担心中国在亚洲崛起的事实。面对目前在亚洲的挫折,奥巴马决心达成TPP,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影响力的明显标志。奥巴马已经把向亚洲“重新平衡”作为其外交政策的一项标志性举措。然而,TPP无法真正满足其如今被赋予的战略希望。首先,TPP涉及的12个谈判国能否达成协定并在各国国内获得通过,仍远远不明朗。更重要的是,现在阻止中国成为亚洲经济的核心为时已晚,尽管美国仍然是亚太地区占主导地位的军事强国,但中国如今是该地区实力超群的经济强国。一个TPP协定不足以、也来不及改变这一点了。
1804条
上一页
1
..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
181
下一页
推荐文章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李硕:中国气候外交转身悄然撬动世界秩序
钱文荣:朝核向题:为何美国要承担最主要责任?
吴祖荣:特朗普施政百日,美国未见剧变
李家成:韩国大选:"文安对决"由不分伯仲到拉开差距
热门文章
日媒:安倍发誓全力推进修宪 近九成民众支持现行宪法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安倍再次表明任内修宪强烈欲望 称时机已经成熟
民调:安倍支持率稳定 64%日本人批其有所懈怠
特朗普:在适当的情况下愿与金正恩会面
频道编辑
国际网
网址:
WWW.CFISNET.COM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
版权及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9049794号-1
国际网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须注出处
Copyright©2012 cfis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