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国际形势 >
国际形势
  • 华黎明:伊朗核协议——背景、意义及影响 2015-08-03 17:47
    对美国来说,解决伊朗核问题妥协、谈判是唯一的明智选择,无论美共和党,还是以色列和沙特都不可能将美国拉回中东的战场,为核问题与伊朗打一仗。美伊关系缓和以及伊核协议的签订是中东地区具有分水岭意义的历史事件,在后伊核时期,美国将以为最低的代价维系它对中东局势的主导权,减少以色列和沙特对美国中东政策的掣肘,将伊朗推上反恐战争的第一线。以、沙退潮,伊朗涨潮是必然的趋势。美国确保不损害伊朗政权的安全,承认伊朗的地区大国地位。美伊关系处于非敌非友的后伊核时期为欧盟、俄罗斯和中国在伊朗和中东施展影响和博弈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 张志洲:全球治理无非是“治国平天下” 2015-08-03 17:41
  • 俞 邃:金砖上合双峰会检验美国对策 2015-07-30 11:04
    金砖国家和上合组织“双峰会”无论其意图或是成果,非但不应理解为一味排美,而且要看到这是为美国今后如何与之应对、沟通、合作提出了新的命题。
  • 郑永年:地缘政治阴影下的中美关系 2015-07-28 18:17
    近年来,地缘政治回归世界政治舞台。而地缘政治的变迁使得中美两国都有强烈的对对方的恐惧感。在互相存在对对方的恐惧的情况下,两国间的政治和战略信任关系难以建立。虽然美国的恐惧有其自身的原因,但在一些方面,美国的恐惧往往是和中国互动过程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对中国来说,应当思考的问题就是能够做些什么,来减少美国人的恐惧而改善中美关系。在很多方面,中国仍然可以做更大的努力。一个和平的国际秩序需要中美两国的有效合作。美国需要中国,也不能失去中国;同样,中国也同样需要美国。在实际国际政治生活中,两国的合作也一直是主流。如果双方都能意识到,两国的合作是双赢的,而在核武器时代,冲突一定是双输局面,那么要建立和平共存的新型大国关系并不困难。
  • 陈向阳:战后七十年之际世界和平面临四大挑战 2015-07-27 18:56
    201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当今世界正处在“战后国际秩序”新陈代谢的过渡期,围绕秩序变革与秩序主导权的大国博弈复杂激烈,国际矛盾多元交织,国际形势动荡不定,国际安全传统与非传统挑战并存,“四大挑战”值得警惕。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及地区安全形势,中国将大力弘扬内外统筹、义利兼顾、德力俱足、刚柔并济的“务实王道”,积极引领国际秩序新变革,不断释放促进世界和平的“正能量”,致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 庞中英:中国一举一动都是国际政治重要信号 2015-07-24 17:54
  • 韩立群:国际发展合作的三大转变 2015-07-20 17:33
    由联合国推动的发展议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它们实际上贯穿着一种朴素的认识,即一部分人从道义上不能接受另一部分人长期处于极端贫困,要通过国际合作来改善后者的生存条件,以提高全人类的发展水平。但这种认识在国际社会关于新发展议程的讨论中被“升华”了,国际发展理念不再“单纯”,至少产生了以下三大转变。一是从“托底”到“均衡”。二是从“道德规范”到“行为准则”。三是从社会发展回归经济发展。上述这些转变应当说都是根本性的,且主要体现了发达国家意愿,未必全部能实现。为降低实施难度,各方有可能简化目标清单,拿出一份更加务实、更易被各方所接受的新方案。
  • 张敬伟:伊核谈判最终协议非最终成果 2015-07-17 18:06
    尽管伊核危机内蕴复杂原因,且和大国博弈及中东地区的形势密切相关,但结果令人欣慰。好事多磨,但要最终取得好效果,还需各方切实努力。在华盛顿和德黑兰的强硬派,他们不仅一直阻挠伊核谈判达成协议,而且还要经过美伊两国国会批准同意。而两国国会,则是-两国强硬派的集散地,因而伊核谈判的最终协议还存在着一定变数。更重要的是,即使经过两国国会的最终批准,协议在执行过程中也将面临着波折。美伊关系不彻底解冻,伊核协议就很难得到有效执行。而且,伊朗谈判达成协议的最终成果,还要看中东局势的发展。伊核谈判达成最终协议,但要达到最终成果还要漫漫之路要走。
  • 吴祖荣:伊朗核问题协议与世界多极化态势 2015-07-16 17:19
    伊朗核协议的达成,是国际社会用政治外交手段解决国际争端的范例,也是多边主义取得成功的有益尝试,其最根本的深层次动因则是国际格局向多极化方向的深入发展。首先,经济全球化浪潮已经使世界各国利益不断融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其次,单边主义已经失败,世界多极化助推多边主义占据上风。第三,美国只有同英、法、中、俄、德等其他国家加强合作,才能为世界和平和繁荣发挥应有作用。伊朗核问题协议的达成告诉世人,美国企图仰仗其唯一超级大国地位,使用超强军事力量为所欲为、独霸世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世界多极化态势的推进正在构建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崭新国际格局。
  • 张敬伟:俄罗斯少了西方伙伴并不孤单 2015-07-15 18:30
    金砖上合双峰会,对俄罗斯而言的确很重要,可向西方展示俄罗斯并不孤独。西方世界可以嘲弄俄罗斯,亦可以自己的意识形态来解读这两场峰会。但是会议仪式终有时,西方世界观照这两场峰会,应该从现象看本质,从现在看未来,正视两大组织的正效应,学会和其打交道,才是应有之义。全球经济依然不景气,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中印俄新兴市场,在提振全球经济上,拥有共同责任,属于利益攸关。至于政治烦扰和地缘政治冲突,应该服从于经贸合作的大局。毕竟,前者可以通过协商谈判化解分歧,后者则是全球化互联互通的一部分,谁也离不开谁,经济制裁的大棒打下去,在棒喝对手的同时,自己也深受反作用力之害。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