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首页
时事追踪
观点探索
外交亲历
国际视野
热点聚焦
中国周边
研究成果
外国人看中国
/
中国人看世界
非传统安全
一家之言
走出国门
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国际形势
>
国际形势
吴正龙:法国大选:凸显欧洲政党碎片化
2017-05-11 17:16
产生政党碎片化的主要根源,是经济低迷,失业率高企,社会严重分裂以及身份认同缺失。由于在这些问题面前,传统政党束手无策,引发众多民众对其失望和不满,转而把选票投给非主流政党,催生政党碎片化。而政党越是碎片化,越是难以执行连贯有效的政策主张,反过来,又进一步助推政党碎片化,形成恶性循环。
郑永年:中国可以回避“金德尔伯格陷阱”吗?
2017-05-09 16:06
今天西方面临巨大危机,是中国提升自己国际话语权的一个机会。既然中国已经是世界经济体的有机部分,也没有任何可能性与世界经济体分离,那么中国不能坐等他国的“邀请”,而是要主动出击,和国际自由经济秩序对接,不仅容纳现存话语,而且进一步发展话语,抢占国际话语权的制高点。
俞 邃:特朗普上台后大国关系新动向
2017-05-05 17:52
中美俄欧四个方面最重要的还是美中俄三角关系。第一点,中美关系正在朝着进一步改善的方向发展。第二点,在可预见的未来美俄关系难以发生实质性变化。第三点,中俄关系的基础坚实。第四点,中美俄大三角关系微妙。中美俄之间客观上存在国际影响力之争,既相互借助又彼此防范,但侧重点明显不同。美国对俄罗斯防范多于借重,反之俄罗斯亦然;美国对中国防范与借重注意保持平衡,中国对美国尽量做到彼此借重;中国和俄罗斯可以说是相互倚重。中俄关系与中美关系既不取决于俄美关系,也不排斥俄美关系。
唐世平:冷静看待“世界中心向亚太转移”
2017-05-03 16:47
无论是“世界经济中心向亚太转移”还是“世界经济中心向东亚转移”,都不等于中国本身的崛起。如果中国要享受“世界经济中心向亚太或东亚转移”的和平繁荣红利的话,需要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我们必须让大部分亚洲或者东亚国家喜欢我们,或至少不会因为害怕和敌视我们而试图联合起来“围堵”我们。否则,“世界经济中心向亚太或东亚转移”对于中国可能不是福音。同样重要的是,在今天的亚洲和东亚,中国的和平发展恐怕不可能拥有美国在美洲崛起那样的天时地利。中华之伟大复兴主要依赖于我们的努力和智慧。专注国内改革,沉着、冷静、耐心依旧是战略美德。
郑永年:互联网:光明天使抑或黑暗陷阱?
2017-04-25 17:13
互联网是工具,既然是工具,“光明”的力量或者“黑暗”的力量都可以使用。不过,是“光明”还是“黑暗”并不取决于互联网本身,而是互联网生存的社会环境。无论西方还是非西方,今天的强势利益集团通过各种办法,毫无限度地来攫取利益和保护自己的利益,并使得大多数普通人陷入困境。对于普通人,互联网就如他们的祖先或者前辈使用过的石头、棍棒或者枪支。对既得利益集团来说,互联网或许使得他们陷入“黑暗”,而对普通人来说,互联网则有可能通向“光明”。由此看来,改善社会环境才是促成互联网扬善恶的唯一方法。
沈逸:读懂中美俄三角,先要认清两个美国、两个特朗普
2017-04-24 17:13
在对特朗普进行分析的时候,不要忘记美国政治制度对特朗普的影响,也就是说在这个体系中特朗普也许不能把他的言论全部转化为行动。不要过高地估计特朗普的战略意志和行动能力,以及可能带来的新挑战。其次,尽管有不同版本的特朗普,但是他遵循的是同一种逻辑。他是一个功利主义者,他强调自我中心,他非常擅长做理性选择,他的利益衡量的标准从来不是美国的国家利益,他们关注的是个人的政治计算和收益。朝鲜不同于叙利亚,除非美国有一揽子解决方案,不仅仅能干掉朝鲜的核能力,不仅仅是在朝鲜进行政权的更迭,而是整体性地解决朝鲜半岛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除非满足这个条件,否则朝鲜半岛将长期处于一种敏感但稳定的僵持状态。
刘宝莱:当前中东地区政治与安全局势走向
2017-04-24 17:00
目前看来,2017年,中东地区总体局势将进一步向稳、治方向发展。不过地区安全局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不稳定、不可测因素在增长。主要表现在:1、“伊斯兰国”继续发威,难以彻底铲除。2、地区热点,起伏不定,难见曙光。3、地区宗教矛盾继续发酵。穆斯林逊尼派和什叶派的争端加剧,明争暗斗,互不相让。4、美国新政府正在调整中东政策,将直接影响地区局势走向。从目前特朗普的一些做法来看,恐难以给地区带来安宁。
张敬伟:中美俄大三角变“孙刘抗曹”?
2017-04-21 16:43
中美俄大三角关系,不管美俄怎么变,中美互为最大贸易伙伴关系不会变,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也不会变。而且美俄关系,因为叙利亚问题变得更糟糕了。美俄关系的不确定性,决定了中俄关系的稳定性。尽管中美关系也存在变数。不过好在中美存在经贸利益的战略稳定基础,特朗普无论怎么闹,中美关系都不会失控。大国关系,终究是利益为基。中美俄大三角关系也是如此,在目前的情势下,中美俄大三角关系并不会失衡到“孙刘抗曹”的地步。
王晋:美国空袭叙利亚影响几何
2017-04-20 18:06
美国此次空袭叙利亚,更多的是显示出在叙利亚化武问题上的“红线”,而打击目标、过程的限制,以及美国自身条件的制约,都显示出美国可能不会扩大在叙利亚的打击范围,此次空袭仅仅是一次“点到则止”的军事行动。因此,尽管美国中东盟友会因为美国空袭而欢欣鼓舞,但是美国和俄罗斯关系恐怕很难受到太大影响。
归泳涛:中美日的地区影响力竞争
2017-04-19 17:02
在当前的亚太秩序中,美国在军事上占有优势,中国在经济上占有优势,日本在军事上、经济上配合美国,牵制中国,三国在地区制度上相互角力,难分轩轾。长远来看:军事方面,美国的绝对优势将被中美之间的新均势所取代。经济方面,中国在贸易领域的优势十分明显且可能进一步扩大,但美、日对这一地区的投资和贸易也在增长,三国在经济上的竞争将持续下去。制度方面,中、美、日以及其他亚太国家还没有就地区合作的架构达成共识。在大国竞争的背景下,亚太地区的制度建设面临“碎片化”的危险。
1893条
上一页
1
..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
190
下一页
推荐文章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李硕:中国气候外交转身悄然撬动世界秩序
钱文荣:朝核向题:为何美国要承担最主要责任?
吴祖荣:特朗普施政百日,美国未见剧变
李家成:韩国大选:"文安对决"由不分伯仲到拉开差距
热门文章
日媒:安倍发誓全力推进修宪 近九成民众支持现行宪法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安倍再次表明任内修宪强烈欲望 称时机已经成熟
民调:安倍支持率稳定 64%日本人批其有所懈怠
特朗普:在适当的情况下愿与金正恩会面
频道编辑
国际网
网址:
WWW.CFISNET.COM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
版权及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9049794号-1
国际网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须注出处
Copyright©2012 cfis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