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国际视野 > 美国 >
美国
  • 卢斯:奥巴马的阿富汗苦旅 2015-10-27 16:27
    最新的阿富汗计划不会比之前的计划更具效力,而且其目的也不在于此。奥巴马的部分反转是为了支撑美国在阿富汗驻军14年取得的极为脆弱的成果。但任何值得一提的阿富汗战略,都必须建立在把巴基斯坦变为真正盟友的计划上。比之阿富汗,巴基斯坦才是更大的麻烦。虽然巴基斯坦的将军们或许对国内的伊斯兰主义势力的容忍度较低,但他们仍然沉迷于阿富汗的“战略纵深”。没人相信巴基斯坦军方已经放弃了对阿富汗塔利班的支持。奥巴马没有让巴基斯坦回心转意的计划。华盛顿方面至今没有讲明白在阿富汗做什么。将领们继续主导决策。塔利班的触角越伸越长。而美国的领导人仍然任由他们无力控制的事件摆布。
  • 张汉音: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之失 2015-10-26 17:46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当下版利少而弊多,而其根源则是出于对中国的误判和“离岸平衡”手法的错用。中美两个大国和则双赢,斗则两伤。互相尊重,走合作共赢之道,不会妨碍美国在亚洲的经济利益和军事存在,也不会妨碍美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发展中运用其现有的优势,但是却可以消除或减轻当下版亚太战略的弊病,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安定与和平。美国需要能够超越现有迷思的政治家去明悟此理,并运筹战略内涵的调整。
  • 约瑟夫·奈:美国外交政策何去何从 2015-10-23 17:07
    美国要如何强化机构、建立网络、制定处理跨国问题的政策?在外交事务上花多少钱,和如何干预遥远的危机都是重要问题。但美国人必须同样关注的,是美国“例外论”正在退化为“豁免论”(exemptionalism)。如果其他国家认为美国国会总是在阻挠国际合作,美国要如何保持全球领导力?这一争论还尚未开始。
  • 史泽华:美军为何舍不下阿富汗? 2015-10-23 10:01
    驻阿美军多次欲退不能的背后,是外部强势干预与内部民主重建两大进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在阿富汗,塔利班实行逆现代化的独裁专制和政教合一体制,但在被推翻前统治了阿富汗的大部分地区。以阿富汗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条件,不管什么样的新政权取代塔利班,也都首先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权力体制实现治域的整合。但在民主选举和军队国家化的条件下,新政权又很难有这样的能力。其使命,只能解铃还须系铃人,长时间由外部干预者承担。这才是导致美军无奈长期滞留阿富汗的深层原因。
  • 顾正龙:面对俄在叙的空袭美国为何“身段柔软” 2015-10-12 15:38
    美国针对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而可能采取的立场将取决于以下因素: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必须能确保美国的国家利益不受损害,能打击和阻止极端的恐怖分子向美国等西方国家扩张和蔓延的势头,必须切断恐怖分子的网络系统,并能消除因叙利亚事态快速变化给以色列的国家安全和利益可能造成的伤害。
  • 史泽华:俄罗斯出兵叙利亚为何刺痛了美国 2015-10-08 16:17
    对奥巴马来说,叙利亚问题就像一块“鸡肋”。在政治议程上把该问题的位置提前,还不如稳中求进慢慢打。而俄罗斯的贸然强力介入,打乱了奥巴马的阵脚。此外美国不努力,叙利亚问题的主导权有可能落到俄罗斯囊中,美俄矛盾的焦点也会离俄罗斯家门口更远。更大的问题是美国在价值观领域的损失。多年以来,奥巴马政府一直在中东地区积极寻找和扶植温和民主力量,想让他们填补相关国家“政权改造”以来的权力真空,但效果总体不彰。如果叙利亚再失败了,“邪恶”原则和力量将会对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产生重大冲击。
  • 冯明:从解除原油出口禁令看美国中东战略转向 2015-09-30 15:28
    如果说2014年下半年石油价格的“腰斩”标志着过去二十多年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的话,那么美国石油出口禁令的解除则极有可能标志着美国中东战略进行大调整。美国1970年代中期之后的中东战略是建立在保障国内石油供应安全的大前提之上的。这一前提即便在“9·11事件”之后的反恐时期也仍是美国中东战略最重要的基础。但近年来,美国国内新兴的油气产业方兴未艾,页岩气革命的兴起将从根本上动摇这一战略前提。一旦美国能源自给自足,甚至成为石油净出口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上成为中东国家的竞争者的话,那么它过去四十多年既定的中东外交战略就一定会发生较大的转向,美国将不会主动维持中东稳定。未来中东局势在一定局面上失控,对美国的负面影响也要相对小得多。最大的成本将由欧洲、中西亚国家,以及中国来承担。
  • 马光远:制造业回归美国是个伪问题 2015-09-25 10:25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奥巴马大力推行的“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的国策,本质上是检讨美国产业的空心化,及争夺新一轮全球产业革命特别是高端制造业的竞争制高点。不管美国如何节约成本,新兴市场国家的成本比较优势仍然很明显,制造业的全球产业链的分工和外包仍然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美国强调制造业回归,是重视制造业的重要性。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学习的,而不是担心产业真的会全部回到美国去。
  • 达巍:观察美国要看涉华舆论的主流 2015-09-23 10:25
    中美两国在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上有着重大差别,这是美国舆论对中国“有看法”的根本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过去20多年美国涉华舆论的主流一直不那么积极,对此我们应该已经习惯。今春以来,美国涉华舆论从过去的调调上继续向消极方向移动,对此有关政府部门和研究单位已有高度重视。但总体看,美国涉华舆论环境并没有发生什么天翻地覆的变化;美国政府对华战略目前没有发生变化,未来想变也没那么容易。中美交往的历史显示,两国高层互访有助于消除误解、减少分歧,释放正能量,塑造相对健康的舆论环境。因此,我们可以对习主席此访抱有积极而理性的期待。
  • 汪舒明:“纸牌屋”内外的犹太团体与伊朗核协议的斗争 2015-09-16 09:56
    针对伊核协议,以色列公开反对。而伊核协议能否在美国国会通过并生效执行的关键因素,在于高度关注以色列安全的美国犹太人的态度。核协议的反对者和支持者都开始积极行动起来,争取美国犹太社团支持自身的立场,并以此影响国会(尤其民主党)议员投票。截止9月8日,参众两院的28名犹太裔议员中,有17名已经宣布支持协议,有9名声明反对,还有两名尚未宣布。在参议院,宣布支持的议员已经达到41位,这实际上意味着国会已经难以阻止该协议。如何缓解与以色列政府和美国犹太人之间的紧张,这将是奥巴马政府的新任务。这场围绕伊朗核协议的恶斗,也可能对2016年大选中犹太选民的立场产生影响。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