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国际视野 > 美国 > 正文
达巍:未来中美互动的四种可能性
发表时间:2017-04-24 17:19 来源:国际网
特朗普的对华政策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他是在大框架下出来的,这个框架下就是美国对华政策变得越来越消极与焦虑,整体趋势也越来越强硬。特朗普竞选期间的表述就反应了这种焦虑,他是焦虑里的一个代表,而且是极端、强硬的代表。另一方面,他上台后所的“曲线”其实是中美内生性力量正面力量的反应。未来中美之间互动也存在不确定性。美国对华政策一定是对中国塑造的,不是美国单方面所能决定的。这里面存在四种情况,算计型的对抗、算计型的合作、大国对抗和大国合作。如果未来中美互动比较好,美国对华政策可能会朝着倾向于合作的方向走,这里就有两种可能性:算计型的合作与大国合作。如果中美处理的不好,那中美之间就是算计型的对抗和大国对抗。

4月21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达巍日前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及《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编辑部共同举办的“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政策走向”政策圆桌上就特朗普危机出现的深层原因以及未来中美关系走向做了详细解读。

达巍表示,特朗普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他是在大框架下出来的,这个框架下就是美国对华政策变得越来越消极与焦虑,整体趋势也越来越强硬。

达巍认为,特朗普竞选期间的表述就反应了这种焦虑,他是焦虑里的一个代表,而且是极端、强硬的代表。另一方面,他上台后所的“曲线”其实是中美内生性力量正面力量的反应。”达巍说。

对于未来中美关系不确定性,达巍认为,首先是特朗普内部力量消长的不可预测性。“到底是特朗普说了算,还是那些国安团队强?是国安团队发挥大作用还是特朗普本人发挥的作用大?”

未来中美之间互动也存在不确定性。美国对华政策一定是对中国塑造的,不是美国单方面所能决定的。这里面存在四种情况,算计型的对抗、算计型的合作、大国对抗和大国合作。

达巍表示,如果未来中美互动比较好,美国对华政策可能会朝着倾向于合作的方向走,这里就有两种可能性:算计型的合作与大国合作。如果中美处理的不好,那中美之间就是算计型的对抗和大国对抗。

特朗普危机从何处来?

达巍表示,谈特朗普危机,要从美国对华战略的逻辑演变这个大背景下去分析与理解。因为特朗普上来以后大家谈论最多的就是不确定性,好像特朗普什么都不能确定一样。另外,大家谈的比较多的就是特朗普上台后大家普遍对中美关系的未来感到比较悲观,那么特朗普上台是不是真的一团漆黑?

达巍表示,在习特会晤之后,大家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感觉乐观了一些,但还是预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还是会有很多负面事件出现。“但是这种出现的消极小事是不是坏事?我觉得要从长线的眼光来看,特朗普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他对华战略是美国长期对华战略演变出来的,然后再加上他自己的特色。”

达巍表示,从格局的角度来分析中美关系,从“内外强弱的格局”演变到今天的在一个体系内,中美正在向着两强的格局演变。

什么是“内外强弱”?达巍解释说,在冷战刚刚结束的时候,包括80年代到90年代相当长的时间里,美国是在国际体系之内,中国是在国际体系之外,美国是一个强国,一个引导国家;中国不是弱国,但相对美国来说是弱国。

“在那样的格局下,美国长期对华战略就是‘接触’,所谓‘接触’就是通过交往来塑造影响力,这是美国80、90年代的对华战略的逻辑起点,这基于‘内外强弱’的格局。”

美国对华战略的改变

然而,到了小布什和奥巴马时代,达巍解释说,内外强弱的格局在不断变化,因为中国正慢慢融入进国际体系中去,中国正在变强。因此,内外强弱格局正朝着两强的方向变化。因此,美国对华战略从一开始单纯的接触,通过交往塑造,到小布什政府的时候,变成接触加防范,也就是我们“两边下注”。

在奥巴马时代,达巍认为,美国对华战略变成了接触加规治,“继续接触你,塑造你,但是通过国际制度来限制你,来规范你,来支制衡你。我们会看到有这样的逻辑线变化。”

在上述提到的逻辑线变化当中,达巍认为,里面有一些基本力量在变化。

首先,达巍认为,过去20多年来,美国对华战略的判断逐渐趋于消极,对中国战略走向的判断也越来越消极。

达巍解释说,上世纪90年代,美国认为可以塑造中国;到小布什政府的时候,仍然对中国未来有所期待,虽然有些疑虑;但是到奥巴马时期,美国变得对中国空前焦虑,美国对华战略判断的朝向消极负面发展。

达巍表示,美国过去的逻辑认定通过交往可以塑造中国的发展方向。到小布什政府及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发现中国的发展方向跟他们期待的不一样,因此,其对华的焦虑感不断上升,这使美国产生对中国的消极影响,这个力量现在没有改变。

中美关系内生性动力大幅上升

达巍认为第二个基本力量的变化是中美关系内生性动力在大幅度上升。在上世纪70、80年代,美国主要应对的是苏联的威胁。冷战结束后,外部威胁没了,中美关系当时是非常脆弱,因为内升性的力量很弱,外部的环境又没有了。

达巍说,在过去的20多年近30年时间里,中美的内生动力不断增长,最突出的就是经贸关系、人文交流的迅速增加,另外,中美在外交问题、地区和全球层面上的合作越来越多了,“也就是说过去美国跟中国交往更多是趋于想改变中国,这是首要动力,在最近10几年来越来越变成美国基于自己的利益,基于获取经济利益,基于解决全球和地区问题,所以必须跟中国交往。”

达巍表示,现在美国是因为中美关系的重要性本身在交往。“这股力量是中美关系稳定的力量,这个力量也在增长。”

此外,达巍认为,过去几年里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就是美国对华接触的战略逐渐消失了,“美国人有的(现在)还在讲接触,但是接触的核心是通过接触塑造你,老的没有了以后新的东西现在还不清楚。”

达巍认为,中美之间的关系可以称之为“两强”,尽管这“两强”是不对等的,但是两强关系是什么样子,这种新的关系还没有形成。

“在奥巴马执政后期的两年,中美关系出现了一种新的均衡态势,中美之间不断冲突和妥协有点找到稳定的感觉,但是奥巴马很快下去了,这个东西还没有定型。”达巍说。

此外,达巍还表示,美国两党不断在调试对华政策,民主党自由主义多一点,共和党往往从大国博弈的角度看中国,这是外部的东西。

在这样的大框架下出现了特朗普,达巍认为,特朗普不是凭空出来的,“他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他是在大框架下出来的,这个框架下就是美国对华政策变得越来越消极与焦虑,整体趋势也越来越强硬。”

特朗普的行为方式:以算计为核心

“特朗普竞选期间的表述就反应了这种焦虑,他是焦虑里的一个代表,而且是极端、强硬的代表。另一方面,他上台以后表现的‘曲线’其实是正面力量的反应,中美内生性力量。”达巍说,因此,在大框架下,特朗普比较强调的“互惠”,这是美国现在对华政策的一个热门词汇。

达巍解释说,美国人认为过去的中美关系是不互惠的,是单方面惠于中国的,美国人认为这种不对等、不互惠恰恰是因为过去“接触”战略的原因。

达巍提到,特朗普本人曾多次讲过,中国的快速崛起造成了中美在外交、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不平等,因此,特朗普政府要有建设性或是导向的方式来进行改变。特朗普的目标就是实现互惠,“互惠现在‘百日计划’有很多东西都是表现,最突出的就是经贸、社会人文方面,这是互惠主要目标。”

达巍提到,特朗普的行为方式上以算计为核心,美国人讲交易型中国,“但是我觉得可以叫算计型的中国。”特朗普认为他算计是个很聪明的行为,但我们认为不一定。“包括特朗普拿一中打牌,包括‘习特会’之后的一些行为都是算计的表现。”

未来中美有哪些不确定性

达巍认为,特朗普不认为中国是可以被塑造或者应该被塑造的对象。“特朗普有很多好像很强硬、很算计的东西,但这未必是坏事,这可能是中美关系变得更平等的表现,当中美变得更平等的时候,我们就要承受这些东西,承受美国这些消极的东西和追求平衡的东西,这是特朗普他的个性和他的框架。”

未来中美关系不确定的地方在哪儿呢?达巍认为,首先是特朗普内部力量消长的不可预测性。“到底是特朗普说了算,还是那些国安团队强?是国安团队发挥大作用还是特朗普本人发挥的作用大?”

另外,达巍认为,未来中美之间互动也存在不确定性。美国对华政策一定是对中国塑造的,不是美国单方面所能决定的。这里面存在四种情况,算计型的对抗、算计型的合作、大国对抗和大国合作。

达巍表示,如果未来中美互动比较好,美国对华政策可能会朝着倾向于合作的方向走,这里就有两种可能性:算计型的合作与大国合作。如果中美处理的不好,那中美之间就是算计型的对抗和大国对抗。

什么是算计型?什么是大国博弈?达巍指出,特朗普主导的中美互动就是以算计型为主;如果是他的团队主导中美之间的关系那就从大国博弈的角度来看。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文章转自中国评论月刊网络版)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