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首页
时事追踪
观点探索
外交亲历
国际视野
热点聚焦
中国周边
研究成果
外国人看中国
/
中国人看世界
非传统安全
一家之言
走出国门
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中国周边
>
南亚
>
南亚
牛弹琴:关键时刻,王毅在天津面告塔利班!
2021-07-30 17:00
7月28日,中国和塔利班代表在天津会晤。分析双方表态,作者认为,第一,阿富汗正处在大变局前夜。塔利班正攻城略地,尽管中国不会干涉阿内政,但作为其最大邻国,中国也必须未雨绸缪。第二,塔利班也在进行角色转换。经历了惨痛的教训,现在的塔利班或不同于20年前。他认为阿富汗应同邻国和国际社会发展友好关系。第三,塔利班已着眼于未来的阿富汗了。所以,希望中方更多参与阿富汗和平重建,还承诺要改善营商投资环境。
林民旺:印度被锁定在“美国战车”上?
2021-07-29 17:04
“印太战略”是印美战略伙伴关系的核心支柱,拓展双边和多边层面上的防务安全合作是其最主要的目标。印度曾一度在“印太战略”上小心翼翼。但随着中美战略竞争升级,印度认为中美关系已发生“质变”,由此在“印太战略”上大胆迈进。布林肯这次印度之行,最重要的任务是落实四国领导人的线下峰会,协调措施将“印太战略”进一步坐实,以将印度进一步“锁定”在“美国战车”上。
林民旺:印度全面"亲美"致印俄关系渐行渐远
2021-07-26 16:17
印度外长苏杰生访俄没有达成任何实质成果,且暴露了印俄之间的分歧。当前印俄在诸多问题上都渐行渐远,根本原因在于莫迪政府的全面“亲美”损坏了印俄两国战略关系的基础。
胡仕胜:巴中企班车爆炸案,谨防“三个挂钩”
2021-07-20 17:47
在激愤之余,我们还需平复心境,冷静思谋,不要中了施暴者的“连环套”。特别是,还需防范中企班车爆炸案催发“次生灾害”。首先,不要将爆炸案与中巴关系挂钩,谨防破坏中巴友谊与互信。其次,不要将此次事件与中巴经济走廊挂钩,谨防冲击走廊建设大局。第三,不要将巴塔与阿塔混为一谈,谨防干扰我地区综合战略目标。
楼春豪:俄印关系不会单向线性发展
2021-07-16 16:49
尽管俄印关系不会完全分道扬镳,但他们也不会亲密如初。俄印在对待中美关系、“印太”战略上的政策分歧短期难以消弭,且会逐步逐级传导至双边关系其他领域,两国“间隙”增多是不争事实。展望未来,俄印关系能否稳中求进,有赖于两国能否做出及时、相应的政策调整,不断挖掘双边合作的潜能,妥善处理彼此分歧,就全球和地区问题进行有效沟通。
程春华:俄巴推进“巴基斯坦溪”天然气项目的考量
2021-07-09 17:08
推进“巴基斯坦溪”,俄巴战略需求互补,同时加强俄巴经贸联系,巩固双边关系。这是俄实行东西方“双头鹰”能源外交的重要举措,为俄实施对南亚地缘战略提供抓手。而巴方也需要俄方的天然气、资金、技术与人才,保障能源与经济安全。不过由于项目推进面临挑战,可能难以执行。
周俊华等:美国拍拍屁股走人了,塔利班会重新上台执政吗?
2021-07-09 16:52
鉴于塔利班相较阿富汗政府,并不逊色,而且阿富汗政府目前面临极为艰难的处境。再加上拜登政府的撤军速度超出预期,阿富汗有可能在近期爆发更大规模冲突,届时塔利班所拥有的优势或将更加显著。然而,由于塔利班内部成分复杂,存在分裂危机。同时,阿富汗其他恐怖主义威胁剧增。综合判断,阿富汗快速“变天”也没那么容易。
张家栋:中国不会踏入“阿富汗陷阱”
2021-07-08 17:34
阿富汗问题并不涉及中国核心利益。中国在阿富汗问题上的主要关切,一是履行大国责任。二是非传统安全问题。因此中国对于阿富汗问题采取的是“建设性介入”方式,重点放在设法推动阿富汗内部和解进程,而不会像之前几个大国那样直接介入阿富汗内部事务,陷入其中难以自拔。
刘中民:美国撤军后,阿富汗会重蹈32年前的覆辙吗?
2021-07-05 17:32
如果美国和国际社会对美国和北约撤军后的阿富汗缺乏系统安排,阿富汗重新陷入混乱甚至内战几近定局,这种局面甚至与当年苏联撤军阿富汗的情况极为相似,因此塔利班卷土重来乃至重新掌权或者建立割据政权,也就成为大概率的事件。预计阿富汗未来或再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同时鉴于阿各派的争夺均有外部势力介入,这势必引起该地区新一轮动荡。
潘光:阿富汗局势变化,关键在巴基斯坦?
2021-06-30 17:02
由于真正对塔利班有影响力的是巴基斯坦,所以他必须参加阿富汗斡旋。此外,鉴于中国政府评估阿富汗形势比较危急,作者建议,第一尽快撤走中国公民,由使馆统一组织,不由个人决定。第二大型项目暂停,不要出现利比亚的情况。第三与美国、北约就撤军步骤保持联系,了解对方情况。第四与俄罗斯及周边邻国建立协调机制,最重要的是跟俄罗斯协调妥当。第五,与塔利班直接接触,要求他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侵犯中国利益,还要强调他不能支持东突。预计塔利班回归政治主流的难度非常大,关键看战争形势,如果他打赢了,他会要求大家都听他的。
435条
上一页
1
..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44
下一页
推荐文章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李硕:中国气候外交转身悄然撬动世界秩序
钱文荣:朝核向题:为何美国要承担最主要责任?
吴祖荣:特朗普施政百日,美国未见剧变
李家成:韩国大选:"文安对决"由不分伯仲到拉开差距
热门文章
日媒:安倍发誓全力推进修宪 近九成民众支持现行宪法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安倍再次表明任内修宪强烈欲望 称时机已经成熟
民调:安倍支持率稳定 64%日本人批其有所懈怠
特朗普:在适当的情况下愿与金正恩会面
频道编辑
国际网
网址:
WWW.CFISNET.COM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
版权及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9049794号-1
国际网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须注出处
Copyright©2012 cfis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