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首页
时事追踪
观点探索
外交亲历
国际视野
热点聚焦
中国周边
研究成果
外国人看中国
/
中国人看世界
非传统安全
一家之言
走出国门
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中国周边
>
南亚
>
南亚
王世达等:印巴缘何互抛橄榄枝
2021-05-13 16:23
鉴于此轮印巴关系改善的大背景是两国均在其他方向存在棘手问题。所以,尽管印巴互相释放善意有利于地区和平与稳定,但从中长期视角分析,很难期待印巴关系就此实现根本性改善。
刘小雪:拥有全球最大的疫苗生产能力,印度在哪被“卡了脖子
2021-04-30 14:58
有限的生产倘若再遭遇不公平的贸易政策,那么将会令局部地区的疫苗生产供需失衡更为严重。拥有强大技术优势的发达国家(如美英),无疑占据着生产的核心环节,又挟资金优势,轻易就能从市场上攫取充足的疫苗。此外,除了“卡脖子”的问题,印度政府在国内也对疫苗价格进行管控,从而削弱了印度企业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
林一鸣:拜登政府调整阿富汗政策,新意几何
2021-04-26 16:33
美国阿富汗新政策是“新瓶装旧酒”:通过国际斡旋促成阿富汗国内政治和解及政权重构、由临时政府向正式政府过渡,这是2001年启动的“波恩进程”的翻版。由于美方既想在战略上降成本,又想在政治上提收益,还想在反恐上避风险,同时想在操作上兼顾美军留驻和价值观考量。鉴于目前阿国内国际政治基础不牢,此方案具有相当不确定性。
赵明昊:伙伴以上,同盟未满:拜登怎么打“印度牌”?
2021-04-13 16:40
目前美印“准同盟”关系正不断深化,而且美印联合军事行动也持续强化。此外,印度与美国盟友之间的联动也在不断深化,印度成为美国印太网络状战略的重要“链接点”。然而,美印关系的未来发展并不会一路坦途。虽然印度相较于以往越发靠向西方,但它并不赞同与中国展开激烈的对抗。同时,美国和印度在经贸、气候变化、伊朗问题等方面也存在深刻分歧,拜登政府的对印外交仍面临不少挑战。
杨超:印度与“一带一路”:对接还是对冲?
2021-04-09 15:56
尽管印度国内不少政治家和经济学者认为加入“一带一路”、加强中印合作符合双方利益。但在实践中,虽然对“一带一路”倡议也有部分参与,但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性不强,而对冲性意味浓厚。鉴于印度有发展本国经济的雄心,而在区域经济融合已经成为大趋势的情况下,一个开放、合作的格局对印度和地区各国都更有利。
宋清润:印度也可为缅甸纾困解难
2021-03-25 15:44
鉴于印度与缅甸各方均有着良好关系,在缅甸民间也有较大影响力,在缅甸有很多战略和经济利益。同时,印度对缅政策相对理性和务实。而且,缅甸乱局对印度也已经造成影响。因此,印度等多国可以在稳定缅甸局势上发挥更大建设性作用。
林民旺:最近一轮中印边境西段对峙的回顾与思考
2021-03-19 16:12
在中印关系大局中,中国一向是维稳的一方,而印度则错误地抱有“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偏执态度。中国的高姿态,是否会在一定程度上助长印度的对华反制,还需要结合印度的文化背景,以及通过对中印关系历史的研究来做出准确判断。在两国关系史上,经常出现印方似乎不懂互惠,也不识大局的例子。
谷蕾:印度与海合会国家关系:密切但仍有多重束缚
2021-03-16 16:28
尽管印度与海合会国家在能源贸易与劳务合作方面联系紧密,但鉴于双方在宗教、巴基斯坦和伊朗等问题上立场的差异及对战略威胁认知的不同,使得双方难以在核心战略利益方面取得共识。同时也正是由于南亚与海湾国家在战略利益上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得印度难以在中东地区“大展拳脚”。印度在这一区域将不得不谨慎行事。
张家栋:历史争议与民粹主义是中印边界问题的症结所在
2021-01-27 17:17
印度认为,中印边界线是殖民者划定的,印度是继承,中印不存在边界争端,问题出在印度的边境管控不到位。所以,印度政府要把中国人从其认定的领土上赶走。此外,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对边界争端解决的影响也在上升。如果要用和平谈判来解决边界争端的话,一定意味着让步,但任何让步,哪怕是名义上的,都是民意不允许的。
钱峰:战略透支的歧路,印度正越走越远
2021-01-19 17:34
当前,印度在战略上的多点投入、战线过长、鲁莽冒进实为不智,长期持续下去不仅恐白白消耗前些年的成果,下一步还有陷入多线树敌、战略透支之虞。历史规律显示,对于崛起中的国家而言,在进取拓展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失误就是战略冒进,最终可能导致其短期和长期战略目标都难以达成。
452条
上一页
1
..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
46
下一页
推荐文章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李硕:中国气候外交转身悄然撬动世界秩序
钱文荣:朝核向题:为何美国要承担最主要责任?
吴祖荣:特朗普施政百日,美国未见剧变
李家成:韩国大选:"文安对决"由不分伯仲到拉开差距
热门文章
日媒:安倍发誓全力推进修宪 近九成民众支持现行宪法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安倍再次表明任内修宪强烈欲望 称时机已经成熟
民调:安倍支持率稳定 64%日本人批其有所懈怠
特朗普:在适当的情况下愿与金正恩会面
频道编辑
国际网
网址:
WWW.CFISNET.COM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
版权及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9049794号-1
国际网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须注出处
Copyright©2012 cfis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