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中国周边 > 南亚 > 正文
华黎明:我们多大程度上可以相信塔利班的誓言?
发表时间:2021-09-08 21:30 来源:国际网
如果塔利班真的能兑现承诺的话,阿富汗真有可能发生一个历史性的转折,但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相信塔利班的诺言?塔利班想要兑现承诺,面临着几大挑战。首先,塔利班承诺做出的改变与曾经坚持的理念背道而驰,可能造成塔利班内部的分裂;其次,塔利班能否团结阿富汗的广大部落,以及长期以来存在并仍坚持战斗的反塔利班势力;第三,塔利班跟基地组织等恐怖组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能否与他们划清界限。对此,我们要听其言观其行。

阿富汗塔利班连日来与反塔力量在潘杰希尔省持续激战。阿富汗新政府组建在即,潘杰希尔是阿富汗境内最后一个未被塔利班控制的地区。

整整半个世纪前,现年82岁的中国外交官华黎明曾派驻阿富汗6年,担任中国使馆翻译。驻阿期间,他走遍了阿富汗的山山水水,其中也包括位于兴都库什山南麓的潘杰希尔谷地。

“1966年刘少奇访问阿富汗,双方签订经济合作协定中的一个水利项目在潘杰希尔,我去过很多次。”华黎明回忆,这个中国援建的水利项目只建了一半,就因为战争爆发而中断了。

饱经战乱的阿富汗也让美苏等大国吃尽了苦头,获得“帝国坟场”的称号。美军进驻阿富汗20年,最终狼狈撤离。在华黎明眼中,阿富汗人热情好客,同时也十分尚武,“当时是阿富汗和平安定的时期,成年男人也都扛着一杆枪。”

“我们每到一个地方,阿富汗人都宰羊、宰鸡,热情招待我们。但如果发现你是敌人,是侵略者的话,他们也会拼死抵抗,这就是阿富汗人的民族性格。”华黎明说。

1、老国王查希尔:中国是最可靠的朋友

1958年,正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读大二的华黎明经选拔进入了初创不久的北大波斯语专业。到外交部工作后,华黎明1965年外派的第一站正是阿富汗。

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等北部地区通用达里语,相当于波斯语的一种方言。1966年9月,周恩来总理访问罗马尼亚途经阿富汗,阿富汗巴拉克宰王朝国王查希尔的堂弟苏尔坦亲王去迎接,华黎明奉命担任翻译。这是华黎明第一次为周总理翻译。

因为工作关系,华黎明时常能见到查希尔、苏尔坦等当时的阿富汗王室核心成员。查希尔推行开明的为政举措,受到阿富汗人民拥戴。在华黎明的记忆里,那时的喀布尔十分繁荣,普通百姓虽不富裕,但生活安定,很多当时在中国国内见不到的东西在喀布尔都可以见到。

1973年7月,查希尔的堂兄达乌德趁其访问意大利发动政变,成立共和国。“从此,阿富汗就陷入了持续数十年的动荡和战乱,经历了多次血腥政变、苏联入侵、军阀混战、塔利班上台、美国入侵,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华黎明说。

塔利班政权被美国推翻后,2002年,刚从驻荷兰大使任上退休的华黎明时隔31年率团重回阿富汗,见到了结束流亡回国不久的查希尔。这时的查希尔已年近九旬,看到他垂垂老矣,行动不便,而喀布尔在美军轰炸过后满目疮痍,成为一片废墟,华黎明颇为感慨。

回国后,查希尔安度晚年。会见中国客人时,他还会愉快地回忆起自己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国老一辈领导人的亲密关系。查希尔说,作为与阿富汗相邻的大国,中国从没有欺负过阿富汗,阿富汗人民对中国人民怀有深厚情谊,视中国为最友好的邻邦和最可靠的朋友。

2007年7月23日,93岁的查希尔在喀布尔逝世。

2、和平年代,阿富汗男人也人手一杆枪

“我本来也没机会在阿富汗走那么多地方。1966年刘少奇访问阿富汗,双方商定进行经济合作。中方应邀派出两个考察组到阿富汗考察。”华黎明说,自己跟着工业考察组,走遍了阿富汗的山山水水,包括一些很偏僻的地方。

在华黎明的印象里,当时的阿富汗社会在查希尔统治下安定祥和。中国专家对阿富汗人平等相待,淳朴的阿富汗百姓也热情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阿富汗人对别人是特别客气和尊重的。但是有一个条件:他认为你不是敌人。如果他认定你是敌人,就会像当年塔利班起来反抗一样,毫不客气地对付你,这时他们又是非常凶悍的。”

骁勇善战的阿富汗人从未让入侵者全身而退,阿富汗也因而获得了“帝国坟场”的称号。时至今日,以民族和血缘为基础的部落仍然是阿富汗的基本社会形态。华黎明说,自己跟随考察组走访时是阿富汗的和平时期,但在兴都库什山以南的普什图部落中,成年男人也都扛着一杆枪,不参加生产劳动。

“干活儿是女人的事。这都是他们部落的习惯。加上部落之间经常进行争斗,养成了他们剽悍的民族性格。”

2001年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仅用一个月就推翻了塔利班政权。然而20年之后,当美军撤出,卷土重来的塔利班又轻而易举地重新掌控了阿富汗。“20年前塔利班被打垮了,但是他们并没有被灭掉,仅仅是不再执政了。塔利班回到农村部落地区,20年里始终占据阿富汗的许多地方,美国人扶植的中央政府实际上只控制着喀布尔。美国人一撤,塔利班就势如破竹地拿下喀布尔了。”

阿富汗是个多山的国家,交通不便。当年除了美国和苏联帮助修建的几条公路外,道路大多是土路,考察组在阿富汗都坐吉普车。“当时阿富汗奉行不结盟政策,美国和苏联都在争取它。苏联在喀布尔修了一个机场,美国就在坎大哈修了一个机场。这两天喀布尔机场很热闹,我在电视上一看,就发现还是那个老机场。”华黎明说。

3、各国都对塔利班抱有希望,但是……

美军训练的30万阿富汗前政府军为什么在塔利班面前一触即溃?“如果一支军队没有信仰,没有目标,就为了拿一份军饷去打仗,真正需要上战场的时候,士兵大概就都跑了,都不想打仗。阿富汗发生这样的事情其实很容易理解,现在伊拉克也是这个状况。”华黎明说。

近些天,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多年前的一段谈话内容再度在网上受到热议。谈话中希拉里明确表示,在苏联入侵阿富汗期间,正是美国为了对抗苏联,与沙特等国合作投入人力物力,并引入极端主义思想,在阿富汗培植了反苏武装力量,最终形成了塔利班势力。华黎明坦言,塔利班能不能彻底改变与生俱来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基因,是阿富汗接下来向何处去的关键。

“塔利班在占领喀布尔前几个月就派代表团去多哈与美方谈判,访问了俄罗斯、中国和伊朗,做出了一些承诺。这些承诺是让人比较乐观的,例如建立包容性的政府,要实现和解,不歧视妇女,跟恐怖主义划清界限。各个大国都希望塔利班能够兑现这些承诺,尤其是阿富汗不能再成为恐怖主义的温床。”华黎明说,现在来看,世界各国都对塔利班抱有一定希望,希望如今的塔利班会跟20年前的塔利班不一样。

“如果塔利班真的能兑现承诺的话,我觉得阿富汗倒是真有可能发生一个历史性的转折,建立一个既有能力控制全国局势,政策又不极端,不支持恐怖主义的一个政府。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相信塔利班的诺言?”

华黎明指出,塔利班想要兑现承诺,面临着几大挑战。首先,塔利班承诺做出的改变与曾经坚持的理念背道而驰,可能造成塔利班内部的分裂;其次,塔利班能否团结阿富汗的广大部落,以及长期以来存在并仍坚持战斗的反塔利班势力;第三,塔利班跟基地组织等恐怖组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能否与他们划清界限。

“这些都是不确定的因素,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的话,对塔利班来说都是相当棘手的。对塔利班,我们还是要听其言观其行。”华黎明说。

(受访者华黎明系中国前驻伊朗大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9月6日《北京日报》客户端,原标题为《半世纪前的阿富汗什么样?82岁老外交官华黎明忆查希尔国王》。文章转自“人大重阳”公众号)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